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由于词的多义性 ,几乎每个词都可以和其它的词在不同的关系上对应起来 ,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从而使语言的词汇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因为这样 ,就有可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对应关系着手来观察词义的现象。你可以从同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了解词义的“异、同、反” ,而本文也可以从反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阐述词义的“反、异、同”。1、“反”与“同”的关系一个词的反义词有多有少。如果若干个反义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那么这些同义词群就从相反的关系表明那个反义词在意义上是单一性的。如 :come来  go去 leave离  com…  相似文献   

2.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语言中的反义现象,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在词汇上的反映。但是,并非所有的词都有跟它相配的反义词。一般说来,构成反  相似文献   

3.
传统训诂学认为以反义相训为反训。本文对“反训”说赖以提出的原始材料,即郭注《尔雅》和《方言》中的几组反训词,进行分析,认为反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是成立的,但作为一个训诂术语则是不妥的。在古汉语词汇中,有的词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意义,在具体运用时,人们使用的是与常用义相反的引申义,但在训释时,学者们则用反义词解释其与常用义相反的引申义。究其实质,反训仍然应属于互训或同训中特殊的一种,是同义相训而不是反义相训。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与它能否构成反义词的关系问题其。基本看法为:句法上,反义词双方应是同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若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与原词形成的是词与词组的关系,则不宜看作反义词。语义上,一个词加上否定词后在意义上跟原词不构成反义关系的亦不构成反义词。以上句法、语义、语用几种标准需加以综合考虑方可对两词是否构成反义词关系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5.
词是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共同的研究对象,因此词的意义可以区分为词汇义、语法义、语用义。词汇义、语法义是词典意义,在现代辞书中有形式多样的相应的表述方式,从中可看出它们各自的丰富内涵;语用义是非词典意义,即临时的具体的意义,在词语教学中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曹宇 《林区教学》2011,(11):50-51
反义同词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主要论述了反义同词的类型,力求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寻求答案,探析造成同词反义类型的认知机制。运用了“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来释读语言中这一特殊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交际中,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使不在同一反义义场中的两个词,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关系,这就是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个方面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生动、具体、色彩鲜明,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感,突出讽刺性,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  相似文献   

8.
山西二人台唱白对词汇修辞进行了三方面的积极运用:从词语的来源或结构上看,主要是利用了方言词、熟语等词汇成分;从词语的意义上看,主要是利用了词语的同义、反义和多义关系;从词形方面看,主要利用了拆词、倒词等变化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解     
每种语言的词汇都有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会增加初学者的学习难度.人类要表达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细微区别,就需要丰富的词汇.要增强表达能力,除了创造新鲜词汇外,人们还利用原有的词汇变化出新的词义,出现了同义、近义、反义等多种词汇变化.  相似文献   

10.
温露  周志莲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1):105-108
成分分析法(CA)是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分析词义的方法。它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的实义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语义成分"。根据这些"语义成分"的具体的解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反义、上下义等关系可以清楚体现出来。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可以通过语义成分分析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蕴含、同义或者矛盾等关系。句子的合法性也可以通过分析判断出来。这对于词汇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镇安县米粮镇方言的子尾词非常丰富.子尾词有双音节的,也有三音节、四音节的;子尾词有成词、别义、小称等语法意义.研究子尾的语法结构与功能,可以进一步展示镇安米粮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词都有固定的形式、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唯有如此,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人们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而临时改变某个词语的形式、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出现各种形式的词语活用,往往产生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共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中,之间不可能有一个分明的界线,重“通”或重“工”的语用功能是分别构式性质的前提。修辞构式必有语法构式的依托,语法构式衍变为修辞构式基于构式词变、义变、式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式意义压制的必然后果。修辞构式向新的语法构式的转化是语法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修辞构式有限的能产性磨蚀了构式不可推导性的根基,也成为衍生新的非典型语法构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天水方言人称代词述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水方言人称代词表达方式、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单数形式与汉语普通话基本相同,复数形式情况较为复杂,或自古语的沉积,或自身语音屈折,或自合音形式;且复数特殊语用现象丰富、突出,特别是复数单用,使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在语用中常常发生变化,是语用中的转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运用认知能力对语言成分进行编码,经过语言编码,语言表达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一种具有语言结构的信息,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传达给对方,语言理解者依据一定的句法关系,建立句子结构,构造相应的命题,作进一步的理解,找到句子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理解者要对语言进行主观能动的合理分类,构造句子成分,去同构句子的深层意义,从而达到对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民族受已有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句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意义相近的表达式,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会用简单熟悉的表达式代替复杂陌生的表达式,从而回避使用某个表达式或者出现使用错误。形容词AABB重叠式和"很+形容词"的区别在于: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状语,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或行为的生动鲜明的状态,具有描写性;"很+形容词"结构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谓语,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性质达到了充足的量,具有评价性。因此在教学上应该突出形容词重叠式的意义和功能,丰富练习形式,并增加语段和语篇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不是A,就是B”中的表述对象与该格式的语法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单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一贯或数次行为等标志词,其语法意义为表并列之外,其余都是表推测。复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两个中的一种”等标志词语,其语法意义是表推测之外,其余全部是表并列。  相似文献   

18.
“-わりに(は)”从语法意义上说,表示逆接,可以解释为“虽然……但是……”,但其在构句时,则带有一定的句式特征,从而将它与其他语法意义相似的句型区分开来。本文拟从基本义的角度、前接词的词性特征的角度、前后项是否为同一主体的角度及语感特征的角度来阐述“-わりに(は)”的句式特征:其前接词可以量化,强调前后项成反比关系;前后项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不同主体;体现差距感。  相似文献   

19.
从语法意义出发,通过比较,可以研究语法形式;从词汇意义出发,经语法意义,再到语法形式,也是一个研究语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古代突厥语动词ti-是古代突厥语中最常用的基本动词之一。它在古代突厥语中表达的语法意义较为复杂,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语法功能,本文试从ti-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方面对该动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