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单独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应用大剂量副作用明显增多。本文报道1993年元月-1997年元月采用两药并用治疗高血压115例,并与单方卡托普利80例和单方硝苯地平80例,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为90%,78%,75%,副作用的发生率为6%,16%,20%,合并用药未见不良反应,提示合并用药可明显提高降压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注射液与卡托普利注射液静脉应用治疗重症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和卡托普利两组,观察注射后15min,30min,60min,120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在用药后5min和60min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两组在用药后5min血压即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用药后60min血压下降至最低点,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用药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应用乌拉地尔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急症均有很快和明显的降压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特别适合并心力衰竭或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蝎毒制剂-速可平(SV)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组,采用蝎毒制剂-速可平保留灌肠(治疗组),同时与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肛栓剂(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肠粘膜结构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主要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也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4天,而对照组为48天(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3.3%与对照组33.3%和8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愈病例进行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11.1%和16.7%与对照组40%和6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1);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和13.3%(P<0.01),结论:速可平对UC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能改善UC相关的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C组采用阿替洛尔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0.O%,B组总有效率87.5%,C组总有效率9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三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5.
痹痛灵胶囊治疗活动期风湿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痹痛灵胶囊抗风湿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活动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痹痛灵胶囊治疗,并作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病人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1),各项理化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的改善(P<0.01), 病人总有效率为100%,副作用轻微,结论:痹痛灵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副作用。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针10μ连续静滴3夭,再用5μ静滴0-4天;对照组选用脉络宁针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满,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1.01)。发病24h内用药痊愈率高于24h后用药组(P<0.01)。结论:常规剂量降纤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注射液与卡托普利注射液静脉应用治疗重症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和卡托普利两组,观察注射后15min、30min、60min、120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在用药后5min和60min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两组在用药后5min血压即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用药后60min血压下降至最低点,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用药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应用乌拉地尔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急症均有很快和明显的降压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特别适合并心力衰竭或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氢溴酸加兰他敏胶囊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记忆障碍者96例,66例与脑复康的双盲对照者(各33例),另外30例为开放组。以韦氏记忆量表、简明精神状况检查表、长谷川氏痴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30.3%,有效率81.8%,MQ治疗前后分别为76.18±7.69及89.21±7.97(P<0.01);对照组显效率24.2%,有效率78.8%。MQ治疗前后分别为76.19±8.03及81.15±8.63(P<0.01);开放组显效率26.7%,有效率83.3%,MQ治疗前后分别为70.37±8.26及84.27±8.63(P<0.01)。其中MQ值的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18.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丹奥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6例,并设对照组70例进行分析。结果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93.02%)和总显效率(67.44%)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和45.7l%)(P〈0.05)。结论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中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针剂(赛莱乐),剂量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为对照,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7例(58.8%),显著进步24例(30%),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1例(88.8%);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17.5%),显著进步12例(15%),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26例(3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P<0.01),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亦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司来吉兰添加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在复方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国产司来吉兰治疗40例帕金森病患,分为司来吉兰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改良的Webster评分量表评估药物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司来吉兰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Webster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安慰剂对照组于治疗后第4,6周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或P<0.01),司来吉兰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1),司来吉兰组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与安慰剂组(40%)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司来吉兰组患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司来吉兰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抗帕金森病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每天晨服一次,总疗程6周。服该药后第4周若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则继续治疗至第6周,若舒张压超过或等于90mmHg,则增加剂量为160mg,每日晨服一次至第6周。结果:用缬沙坦治疗2周起,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至第6周降压幅度最显著(P<0.001),6周降压治疗总有效率82%,用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压对糖尿病脑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高血压组血糖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级(11.20±4.22mmol/L对8.00±3.84mmol/L,P<0.05);且恶化死亡率(8/57,14%)亦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0/28,0%,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脑梗死恶化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黛力新对内科病人中焦虑症状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内科病人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M)评定内科门诊和住院常见病的病人,并应用黛力新对其进行抗焦虑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变化。结果:176例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有焦虑的占80.3%,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24例应用黛力新抗焦虑治疗后有焦虑的占11.0%,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基本接近健康人群焦虑发生率。52例未加用黛力新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后有焦虑的占32.3%,也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但明显高于黛力新治疗组(P<0.05)。结论:内科常见疾病的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而适当的抗焦虑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病人的躯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合并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小脑顶核电刺激并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进行功能评定,根据临床四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2%(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合并高压氧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血压急症患肯占下含服硝苯地平降压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和动态血压仪监测5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20mg)前后的血压、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服药后2h内有3例患者脑电图改善,27例无变化,26例脑电图异常程度明显增加,0和6及其频段功率值明显升高(均P〈0.01),这些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也明显大于脑电图改善者及无明显改变者(均P〈0.01)。结论 含服硝苯地平降压急骤时,可造成或加重脑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于2011-01-2013-06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一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二组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氟西汀合并多虑平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TCA)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采用氟西汀合并多虑平与单用氟西汀开放性对照研究。经HAMD、HAMA、TESS评定,结果表明研究组HAMD减分率自第2周开始明显高于且(P<0.05),HAMA减分率自第1周末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副反应多于对照组,尤其是第1周最明显(P<0.01),但未见严重副反应,提示氟西汀合并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于单用氟西汀,副作用一般不影响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社区康复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预后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根据其居住区域不同,分为社区组(A组)66例,非社区组(B组)72例。对社区组病人早期采用心理康昨治疗,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控制其他疾病,预防性用药如何阿司匹林等。B组用一般治疗方法,未采用康复手段。全部病例随访1年。结果 1年后A组在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较B组有明显改善(P<0.01)。A组记忆,智能1年后下降不明显(P>0.05)。但B组1年后有明显降低(P<0.05)。1年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年复发率A组(6.06%)明显低于B组(16.67%)(P<0.05)。结论 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54例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对照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于中287bP片段的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表明:(1)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ACE插入纯合型基因(I/I)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6%vs29%,P<0.05);而插入/缺失杂合型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8%vs48%,P<0.05)。(2)6%携带ACE插入纯合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脑CT显示为多发性脑腔陈梗塞。结果提示,ACE插入纯合基因型可能与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