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异丙基肾上腺素对心肌损伤模型 ,探讨辅酶Q10 和复方丹参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In cheolKim法和Lucile Smith法分别测定对照组 ,异丙肾损伤组 ,丹参保护组和辅酶Q10 保护组的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 ,心肌线粒体辅酶Q10 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 复方丹参组和辅酶Q10 组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 ,心肌线粒体辅酶Q10 含量都显著高于异丙肾组。结论 辅酶Q10 和复方丹参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有明显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辅酶Q10和复方丹参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制备异丙基肾上腺素对心肌损伤模型。探讨辅酶Q10和复方丹参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In-cheol Kim法和Lucile-Smith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异丙肾损伤组,丹参保护组和辅酶Q10保护组的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心肌线粒体辅酶Q10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 复方丹参组和辅酶Q10组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心肌线粒体辅酶Q10含量都显著高于异丙肾组。结论 辅酶Q10和复方丹参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有明显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时线粒体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损伤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和保护组(辅酶Q10组)。观察损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心肌损伤面积大小,以及以上3组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细胞色素C氧化酶比活力和辅酶Q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损伤组心肌损伤面积随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保护组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比活力显著高于损伤组。损伤组的心肌线粒体中辅酶Q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辅酶Q10组。结论 心肌损伤后能量代谢发生障碍,线粒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屈正 《陕西医学杂志》1989,18(12):37-38
辅酶Q_(10)是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生成ATP 的必需辅酶。动物实验表明辅酶Q_(10)能改善急性缺血心肌的生化代谢,缩小心肌坏死面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辅酶Q_(10)浓度减低。术前给予辅酶Q_(10)使心脏在缺血停跳期间可能提供更为充分的心肌保护,术后血液动力学方面恢复快。辅酶Q_(10)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简称异丙肾)可致大鼠发生非特异性心肌坏死。探讨预防这种心肌坏死的有效措施,对预防坏死性心肌疾病有实用意义。近年来,辅酶Q_(10)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引人注目。岳中典男用辅酶Q_(10)预防异丙肾所致的大鼠心肌坏死,明显减轻了心肌坏死的程度,并认为保护心肌线粒体是辅酶Q_(10)预防心肌坏死的主要机理。探讨异丙肾致大鼠心肌坏死机理的研究表明,注射异丙肾后,大鼠血浆和心肌的cAMP含量明显增加,并由此引起心肌代谢紊乱和功能异常。提示血浆和心肌cAMP含量的变化可能与心肌坏死的发生有关。Martorana以注射二丁酰cAMP的方法使大鼠发生与异丙肾所致者相同的心肌坏死,进一步提示cAMP在异丙肾致心肌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缺氧的保护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缺氧后心肌损伤模型,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共2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2周后,取新鲜心肌标本,测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酶(ATP),乳酸脱氢酶(LDH);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性变化。结果 缺氧组SDH,ATP酶减少,LDH升高,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排列紊乱。复方丹参组、 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  相似文献   

7.
慢性缺氧小鼠心肌酶组织化学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缺氧对心肌酶的含量和眼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吸入15%低氧混合气组和复方丹参注射组。实验2周后,取新鲜心肌标本,测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乳酸脱氢酶,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性变化。结果 缺氧组SDH,ATP酶减少,LDH升高,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8.
毛冬青甲素对家兔慢性心衰模型心肌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电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对实验性心衰家兔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核染色质集聚,核膜肿胀;胞浆基质呈现片状水肿空白区;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带区不清或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外膜破裂或基质致密,嵴突模糊;糖原颗粒减少,肌质网扩张或破裂;心肌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产物完全消失,或仅少许点片状分布于线粒体的外膜上,而用药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仅表现为线粒体肿胀与基质密度下降,与正常组仅有轻度差异。而用药组心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物质明显多于对照组,与正常组相近。实验结果提示,毛冬青甲素能提高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其对缺血状态心肌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缺失的缓解作用,可能是该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bFGF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对缺血心肌病理改变的影响以及bFGF和丹参的抗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改变以及bFGF和丹参的影响,并用图像分析仪检测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bFGF和丹参组SDH活性下降明显轻于I/R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有效地减轻I/R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阻断牛心脏前降支动脉45分钟作为缺血心肌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及超微定量分析,探讨辅酶Q_(10)、高压氧及控制性再灌注时间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再灌注中应用辅酶Q_(10)或高压氧能更有效地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害,两者合用疗效更佳。控制性再灌注时间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肉毒碱对实验性心肌损伤线粒体呼吸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大剂量维生素D造成心肌损伤模型,以肉毒碱作为影响因素,通过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肉毒碱对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结果表明,肉毒碱具有提高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及保护线粒体膜结构的应用,从而保护了呼吸链的完整性,改善了心肌氧化磷酸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大剂量VD3复制心肌损模型,通过光镜、常规电镜、细胞化学及硝酸镧电了示踪进一步观察VD3致心肌损伤的形态及VE对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Sialidosis type 1 or the cherry red spot-myoclonus syndrome (CRSM)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with the onset in adolescence of myoclonus and gradual visual failure. Here, a case of CRSM in a 12-year-old Bengali Muslim girl with the history of myoclonic jerks of limbs and the body since last 2 years and gradual impairment of vision since last one year is presented with a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4.
选择NG108-15细胞系,用MTT方法研究1-烯丙基氯-3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随毒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与毒物的作用时间有关,与接触1h相比,接触24h后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毒性明显增强。IC_(50)接触1h为186.53mmol/L,接触24h为4.05mmol/L,毒性增加46倍。提示1-烯丙基氯-3对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白鼠肾脏在缺血前、缺血60分钟时及缺血60分钟再灌注30分钟时肾脏的形态学变化及肾小管酶活性的改变。发现缺血时SDH活性降低,再灌注后SDH活性进一步降低。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重于单纯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硒、錳对大鼠心肌辅酶Q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注錳组大鼠心肌辅酶Q含量明显低于口服组。冰泳组也比未冰泳组低,说明过量錳能引起心肌损伤,冰泳能加重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和IL-10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死和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血浆IL-6和IL-10含量。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行溶栓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血浆IL-6和IL-10含量均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IL-6和IL-10含量较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溶栓后血浆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IL-6的含量有所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组IL-10的含量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呈不同程度的显正相关。IL-6的含量与CK和CK—MB无显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血浆IL-6和IL-10均显增高,它们在缺血损伤和再灌注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后心肌局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持续性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实时定量PCR检测干预后心肌组织的TNF-α和IL-10的mRNA,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0蛋白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碎裂QRS波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价值.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心梗组,两组大鼠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手术,心梗组开胸并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接扎.记录结扎(或穿线)10 min和60 min及术后4周大鼠心电图并分析碎裂QRS波及Q波变化规律.术后4周留取心肌梗死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大鼠在10、60 min及术后4周出现碎裂QRS波次数明显增多(P<0.01).HE染色显示,心梗组部分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出现空泡变性.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显示,碎裂QRS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梗诊断及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