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消化道磁性金属异物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普外科收治的6例误食磁性金属异物患儿临床资料, 并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相关儿童误食磁性金属异物的文献进行复习, 总结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转归及预后。结果本院6例患儿发病年龄2~6岁, 误食磁性金属异物数目为2~11颗。3例无症状, 3例有不同程度腹痛、呕吐不适。1例经肛门自行排出磁性金属异物;5例经手术取出磁性金属异物, 其中2例行肠修补或肠吻合根治术;2例先行肠造口术, 后行肠造口闭合术;1例术中见消化道无损伤, 将异物推至结肠自肛门取出。共检索到1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共报道47例患儿, 其中4例吞入磁性金属异物1颗(均经肛门自行排出);3例一次性吞入多颗(≥2颗), 1例经肛门自行排出, 2例经内镜下取出;40例分次吞入多颗, 4例经内镜下取出, 36例经手术取出;28例详细记录了发病时间, 9例发病时间≤2 d者中, 合并消化道穿孔2例;19例发病时间>2 d者中, 合并消化道穿孔17例;35...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部位小儿消化道异物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异物种类、好发年龄,排出体外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104例中,男66例,女38例;年龄6个月~14岁.消化道异物停留部位:食管上段14例、中段12例、下段20例,胃内9例,小肠15例,回盲部5例,结肠22例,直肠6例,全消化道1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确诊,疑难病例行CT检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本研究中,1~3岁发病率最高,为45.2%(47/104).消化道异物留存时间:最短8h,最长3个月.吞入异物种类以金属性异物最为多见(77例),其次为植物性异物(17例)和化学性异物(10例).104例患儿中86例自行排出,18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访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消化道异物患儿,应及时就诊,并根据消化道异物类型、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异物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术式和并发症的处理,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儿肠道异物的手术治疗、转归,包括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诊治结果。结果9例患儿均予手术取出异物,住院时间7-15 d,平均住院时间10 d,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诊断明确,同时伴消化道症状的小儿肠道异物患儿,一旦怀疑自行排出困难,在尝试消化内镜取出失败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误吞多枚磁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误吞多枚磁性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2岁10月,其中0~3岁占58.1%;吞入至就诊时间5 h~60 d.误食磁铁数目2~24枚,中位数5枚;最常见的异物类型为巴克球(8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部手术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15±2.89)岁,年龄范围10个月至11岁4个月.结果 哭闹、腹痛(11例,68.8%)和呕吐(10例...  相似文献   

7.
例1男,5岁11个月,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无便1 d"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胃蠕动波,全腹软,右下腹部偏中有压痛;腹部X线立位平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异物"。经与家长共同反复追问病史,患儿承认约在10 d前有磁铁吞入史,吞入的为可粘附临时车牌的强力磁铁,吞入个数说不清,将腹部X线正侧位片与实物仔细对照,确定为3枚磁铁吸附一体(图1)。一天后复查X线片,异物位置无变化,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于右下腹空肠、中位小肠及乙状结肠末端聚集并粘连,可触及金属异物位于此聚集肠管中,各肠管间炎性粘连,分离粘连肠管,见紧密吸附的磁铁已将夹在其间的肠壁及系膜压迫成坏死、菲薄、透明的薄膜样结构,其边缘已与正常组织大部分分离,造成肠壁圆形缺损(图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儿童误吞纽扣电池致消化道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并整理国内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所有涉及吞食纽扣电池类异物的中文文献。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地区、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治方法等。结果 对所有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后,排除重复报道的2篇和临床数据不全的6篇,最终共48篇文献纳入系统分析,共涉及19个省份的508例误吞纽扣电池异物儿童病例,其中有明确性别信息的病例共222例,男142例,女80例,男女比例1.78∶1。有具体年龄信息的病例共82例,年龄(26±17)个月。纽扣电池嵌顿位置最多为食管,占比47.44%。导致消化道穿孔73例(含气管食管瘘)、不同程度食管狭窄20例、死亡5例。结论 对于儿童消化道纽扣电池异物,应选择以X线为主的影像学检查。根据纽扣电池滞留部位的不同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取出术、自然排出或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致消化道损伤217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异物,且出现消化道损伤的2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胃镜下表现、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217例患儿中,1~3岁患儿占比最高(114例,52.5%)。异物以硬币最常见(99例,45.6%),其次为硬质/尖锐食物(45例,20.7%)及金属(35例,16.1%)。消化道黏膜损伤以溃疡最多见(43.8%),其次为糜烂(33.2%)。纽扣电池较其他异物更易引起食管穿孔(P < 0.01)。食管为最常见受损部位(207例,95.4%)。217例患儿中,24例(11.1%)并发感染;异物致穿孔患儿较异物致溃疡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3)。217例患儿中,204例(94.0%)内镜下成功取出异物。98例因黏膜损伤较重需住院治疗,予以抗感染、抑酸治疗及鼻胃管肠内营养和/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10例患儿自动出院而失访,其余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幼儿期为上消化道异物高发年龄段;儿童上消化道常见异物为硬币、硬质/尖锐食物及金属;纽扣电池易造成食管穿孔;消化道黏膜损伤越重继发感染率越高;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合鼻胃管肠内营养等处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异物导致小儿肠梗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主诉阵发性腹痛1d。患儿于就诊前3d在果园连核吞食大量樱桃2d后逐渐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感腹胀,无呕吐、无肛门排气,有便意但解不出大便。体查:腹部稍隆起,下腹部有压痛,叩诊上腹部呈鼓音,耻骨上方呈浊音,肠鸣音10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平片提示低位肠梗阻,B超见肠管普遍胀气。后作肛门指检方发现直肠内大量粗糙块状物,用食指将其掏出,  相似文献   

11.
儿童消化道异物为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该文介绍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消化道异物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好动、监护者疏于监管、缺乏预防消化道异物的相关知识及防范意识等因素有关.通过建立危险品清单及清晰标识、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儿童、监护者及全社会对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认识,有助于预防...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38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丽蓉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702-704
目的阐述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及指征。方法2001年1月~2004年2月因偶然因素发生异物摄入的患儿38例,年龄7个月~13岁,摄人物包括铁钉、一元硬币、螺丝刀等,其中14例嵌顿于食管。选用Olympus GIF—XQ240电子胃镜和相关器械内镜处理儿童消化道异物。结果内镜下异物钳取成功33例,失败5例,成功率86.8%;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异物吞下后只要当时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可多给患儿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必须去除的指征为:①食管内异物;②吞人为尖锐或针尖状,或长度大于4cm或宽度大于2cm的异物,异物滞留于胃或十二指肠内;③含有毒性的异物;④钝形异物,2周后仍滞留于胃内或1周后仍滞留于十二指肠内。食管内异物因有引起食管穿孔和糜烂、瘘管形成的危险眭,必须在24h内去除。电池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食管,故若吞人电池必须在4h内尽快取出。  相似文献   

13.
小儿食管异物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1例食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异物患儿71例,其中男42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4岁,1~3岁发病率最高。在食管内异物存留时间短者2 h,长者15 d。吞入金属性异物43例,植物性异物12例,动物性异物9例,化学性异物7例;异物位于食管上段51例,中段9例,下段7例,食管入口上3例,入胃1例。71例患儿中发生并发症9例。71例患儿治愈69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7.2%,平均治愈时间4 d。结论及早诊治、避免食管穿孔是预防小儿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关键,及时准确处理食管穿孔等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4.
小儿气管 支气管异物13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13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转归进行总结。结果:130例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住院患儿,110例经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8例自然咳出,3例行气管切开,3例行开胸术,2例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儿经随访1年半后病变基本恢复,6例未取出异物自行出院。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在小儿很常见,对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避免发生不可逆的肺损伤。异物合并支气管扩张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泌尿生殖道异物患儿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共32例(男15例,女17例)患儿,平均年龄7.9岁.异物位于膀胱7例,阴道15例,尿道8例,阴茎根部皮下1例,阴囊内1例.异物种类多样,进入体内方式以患儿自行置入最常见(28例,87.5%),存留时间最短半天,最长逾1年.经X线摄片诊断12例,B超或联合摄片诊断10例,CT/MRI或联合B超诊断7例,体查诊断2例,内镜检查诊断1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完整取出异物,治愈出院,随访期内正常排尿.结论 X线摄片及B超为诊断的首选方法,联合CT或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确诊或高度怀疑泌尿生殖系统异物的患儿应尽早手术,需根据异物的种类、位置及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内镜为首选,开放手术亦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对儿童的看护、教育,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可以预防泌尿生殖道异物.  相似文献   

16.
异物进入消化道后,根据不同的理化性质及大小,多数可自行排出,但当异物具有毒性,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及全身毒性反应,或有锋利尖端时,或滞留于消化道并可进一步引起梗阻症状时,需要内镜及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对于一些短期内无法自行排出或保守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我院多采用内镜取出为主,外科手术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例上消化道异物病例,术前均经碘水造影检查定位,并分析该项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诊疗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儿,男童1例,女童2例,分别为9岁、11岁和15. 6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排黑便及腹痛等;胃镜可见胃部黏膜下肿物并出血,腹部CT提示胃小弯侧软组织占位;手术方法为胃部分切除或转移瘤切除术; 3例患儿术后均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随访10~48个月,1例复发,并再次接受手术,其余2例无复发。结论儿童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极为罕见,以野生型为主;胃镜及腹部CT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史霞  任洪波  鲁宏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067-1067,1075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对6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4例中有明确异物史45例,无明确异物史19例;X线检查有特异性阳性体征48例,无特异性阳性体征16例;2岁以下57例,2岁以上7例;且低龄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特殊肄物如笔帽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为主;误诊时间以7~15d最多,均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是防止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儿童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报告1例11岁女童胃间质瘤,对其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部前壁近胃小弯处,质硬,约(55×35×30)mm~3大小,浆膜完好无损,黏膜有溃疡.行胃楔形切除术,肿瘤切除完整.肿瘤病理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5个/50 HPF..免疫组化CD117、CD34阳性.术后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儿童GISTs罕见,近10年有增加趋势.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肿瘤具有恶性潜能,完整切除后仍可能复发转移.需探寻更有效的综合治疴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