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尿毒症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EPO的同时口服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EPO。治疗12周,两组红细胞生成素初始用量均为每周150U/kg,当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时,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两组Hb、Hc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EPO的维持用量更少。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EPO治疗尿毒症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推往左卡尼汀(雷卡)1.0g,每周2次。疗程共3个月。而对照组不用。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结果治疗组Hb、Ho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雷卡)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EPO治疗,对照组单用rhEPO,疗程12周。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rhEPO用量变化及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h及Hct上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hEPO的用量也低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应用rhEPO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铁缺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1月在北京市第六医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琥珀酸亚铁治疗2个月,血红蛋白(Hb)60—90g/L,红细胞压积(Hct)0.18%~0.3%,血清铁蛋白(SF)〈20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停用琥珀酸亚铁后给予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每次100mg,共10次。结果共28例患者完成本次临床观察治疗后,SF、TSAT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Hb及Hct升高(P〈0.01)。有7例患者退出观察,1例治疗无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EPO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森铁能)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2~3次/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期24周。口服组予多糖铁复合物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累计1 000 mg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 mg。若患者的血红蛋白(Hb)达到11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达到33%以上,则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减量以维持Hb及Hct水平。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1、2、24周时患者Hb、Hct、血清铁蛋白(SF)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静脉组Hb、Hct、SF、TSAT上升幅度均高于口服组(P〈0.05)。治疗后静脉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及口服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静脉组血清C反应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静脉组不良反应2例,口服组8例。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可减少rHuEPO用量。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2)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EPO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SF、TSAT均明显增高(P0.05),EPO用量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Hct、SF、TSAT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EPO用量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充蔗糖铁治疗MHD肾性贫血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对EPO的反应性、减少EPO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维持性血透(HD)患者红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更合理治疗肾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78例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成HD组、HD+EPO组、HD+ACEI组和HD(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血浆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D组比较,HD-EPO组治疗后,Hb,Hct,红细胞ATP酶(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和血浆GSH-PX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红细胞MDA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HD+ACEI治疗后,Hct有所下降,存在差异(P<0.05),而Hb,红细胞ATP酶(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血浆GSH-PX活力,红细胞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F维持性HD患者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不仅红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且通过提高红细胞ATP酶活性、血浆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少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延长红细胞寿命,纠正贫血。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有减少红细胞数量,加重贫血的趋势,但其对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种静脉用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全国十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共210例MHD患者入组,随机分成蔗糖铁组(n=105)和右旋糖酐铁组(n=105)。两组均静脉滴注铁剂100mg/次,每周两次,总量1000mg。观察期共8周,治疗期间每隔两周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透析龄、治疗前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无明显差异;(2)治疗第四周后两组患者的Hb、Hct、SF及TSAT均明显升高,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与右旋糖酐铁静脉使用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贾萌  孙蔚明 《山东医药》2011,51(13):91-9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与HD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D组15例,HD+online-HDF组17例。HD组采取维持性HD治疗,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HD+online—HDF组每周行online-HDF1次,HD治疗2次,时间均4h。观察6个月后两组在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并常规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情况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FER)、血清甲状旁腺激素(fyrH)、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及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及UR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KT/V、URR、ALB、FER、PTH、T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HD+online—HDF组Hb明显升高,与H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nline-HDF联合HD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温春福  张惠洁  覃学勇  杨俊生 《内科》2022,(1):83-85,98
目的 对比分析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铁剂、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治疗组将蔗糖铁10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0ml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滴注,30-60滴/min,2次/周,直至完成补铁总量。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100mg,3;A/d。两组均联合EPO,3000U/次,2次/周皮下注射,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b、HCT、RBC、SF、TSA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HCT、RBC、SF、TSA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补铁,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曾洪 《内科》2008,3(5):709-71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8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记录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需要常规补充铁剂,并且铁缺乏纠正后可以显著提高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静脉铁剂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缺铁及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及对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水平、肾性贫血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血肌酐、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实行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肌酐及胆固醇水平,提高患者肾性贫血纠正率。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仁丽 《山东医药》2010,50(35):98-99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慢性肾性贫血患者采用rhEPO治疗.治疗8周后判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治疗前后Hb、网织红细胞(R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外周血异型红细胞百分率.结果 有效率为92.9%(3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治疗后HCT、Hb、Rc均明显升高(P<0.01), 异型红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 rhEPO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刘传才  陈琦 《山东医药》2006,46(11):21-22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组)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Hb及RBC计数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TPO水平白血病患者(20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则低于对照组,除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PO水平与PLT计数不相关外,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与PLT计数呈负相关。提示除白血病外,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伴发的贫血均可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伴PLT减少时,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亲(rhTPO)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32例,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32例,对此64例患者的原发病、透析效果、营养指标以及近5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继发性肾脏疾病成为老年人尿毒症的主要病因。老年组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尿素下降率(URR)与中青年组比无明显差异,蛋白分解代谢率(PCR)低于中青年组(P〈0.05),心胸比值大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均低于中青年组(均P〈0.05),血清尿素氮(BUN)低于中青年组(P〈0.01),C反应蛋白(CRP)高于中青年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与中青年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在透析中低血压、血管通路血流不畅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01),高血压、感染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减少透析并发症,保持血管通道长期通畅,改善营养状况是提高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心功能、肾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老年CHF合并贫血(Hb〈110g/L)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n=44例)及对照组(n=43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皮下注射EPO。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明显升高[(112.1±3.4)g/LVS(98.3±5.4)g/L,P〈0.01],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2.1±39.3)vmol/LVS(185.0±31.2) μmol/L,P〈0.053,肌酐清除率增加[(43.5±7.1)ml/minvs(38.2±9.O)ml/min,P〈0.053,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2,5±0.5VS3.2±0.7,P〈0.01),血浆NT-ProBNP显著下降[(1636.3±436.7)ng/LVS(2217.8±960.2)ng/L,P〈0.053。对照组,上述参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HF合并贫血的老年患者中应用EPO和口服铁剂治疗,在纠正贫血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肾功能并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梁波  周方 《内科》2008,3(5):751-753
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能力下降,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铁缺乏也是造成病人对EPO治疗反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以往均采用口服补铁的方法来纠正缺铁,改善贫血,可达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暂时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维持性血透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12周后,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量表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a^2+、P^3+、PTH、β2-MG、ALB、Hb及CRP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因子中除催眠药物得分外,其PSQI总分及其他因子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0.01);SF-36量表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动、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低血钙、高血磷、高甲状旁腺激素的紊乱状况以及CRP、ALB、Hb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HDF4-HP治疗可改善维持性HD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