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针对选取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资料、部分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间质结节12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7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11例,CD10阳性37例,SMAdemin阳性13例。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一种诊断难度极大的子宫间叶肿瘤,其确诊需要依靠对应的组织病理与免疫组化抗体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在宫颈鳞癌及子宫内膜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0例宫颈鳞癌患者病理标本作为研究组1,同时选取3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证实无异常的宫颈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1。另选取3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病理标本作为研究组2,同时选取3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引物序列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析MTSS1在宫颈鳞癌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运用q-PCR测引物序列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表明研究组1和2中MTSS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表明研究组1和2中MTSS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同,均证明MTSS1在宫颈鳞癌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高表达,进一步在蛋白水平证实MTSS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临床癌症筛查提供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子宫肌瘤在我院手术的患者28例为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GFR4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异位内膜分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FGFR4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0%、30.00%、39.29%;FGFR4会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增加而升高。结论FGFR4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呈高表达,且与异位内膜分期呈正相关,表明FGFR4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S100蛋白中的表达。方法分析本院自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7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S10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在统计学上(t=2.184,P0.05)。②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比较,在统计学上(F=1.783,P0.05)。③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比较在统计学上(F=4.312,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S10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其与患者的病理分级无关,而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因此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蛋白中的表达,在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雌激素受体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确诊的32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再以诊断性刮宫的正常子宫内膜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诊断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雌激素受体α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20例,雌激素受体α阳性23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8例,雌激素受体α阳性12例。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雌激素受体α阳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病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雌激素受体α阳性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8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并给予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CT表现及病理情况,分析CT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多见于胃肠道、肠系膜及网膜。出现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肿瘤,伴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阳性,并有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细胞的分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差异较大,形态学、遗传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IL-21与Treg细胞及CD4+/CD8+T细胞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血清样本,50例为胃癌患者,50例为健康人群。对所有待测患者外周血进行IL-21与Treg细胞及CD4+/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IL-21与Treg细胞及CD4+/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1与Treg细胞及CD4+/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能检测出患者是否有胃癌,可以用于临床诊断,患者的表达值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 (1)5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24例为子宫内膜厚度为小于5 mm,21例为子宫内膜厚度5~10 mm;5例为内膜厚度均大于10 mm;(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14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4例,子宫内膜癌为3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且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为子宫内膜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CD1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的临床表达效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预测、发生及转归提供意义参考.方法:选取1998-01/2011-01于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多形性腺瘤初发瘤患者30例,多形性腺瘤复发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人的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MMP-2以及CD147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观察组患者进行一定的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的MMP-2以及CD147含量进行再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前,MMP-2和CD147在初发瘤和复发瘤患者体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P-2和CD147在初发瘤和复发瘤患者体内的阳性表达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CD147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有着直接关系,在临床诊断时,其可作为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为预测该病的发生及转归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病理学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2例子宫瘢痕妊娠孕妇和同期就诊的同年龄段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疾病患者4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D117、CD34、SMA、S-100等病理学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CD117、CD34、SMA、S-100等病理学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的体内虽然也有滋养细胞生长,但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疾病从病理学免疫组化角度而言存在根本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JAK2/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5例和健康妇女2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妇女STAT3、BCL-XL及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组STAT3、LIVIN和BCL-XL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JAK2/STAT3通路处于活跃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联系,临床上可以就此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育龄女性125例为研究对象,均于月经第20~24天行子宫内膜诊刮,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为活动性感染组(42例)、未感染组(38例)及既往感染组(45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孕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及妊娠情况。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及ER、P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活动性感染组患者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和既往感染组(P<0.05);未感染组和既往感染组研究对象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会导致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降低,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而对性激素受体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特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49例,A组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B组均为原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另选C组为同期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50例。结果 A组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和阴道不规则流血,B组患者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和阴道不规则流血,且包块多持续1/2年;A组患者年龄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5年存活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年龄较小,临床医师需依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10在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与意义,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35例胆囊疾病患者,其中胆囊腺癌(14例)、胆囊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胆囊粘膜腺上皮轻度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7例)及慢性胆囊炎(1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D10在这几种类型胆囊病变中腺上皮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0在胆囊腺癌中阴性11例,弱阳性3例,呈阴性表达;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阴性2例,弱阳性2例,呈阴性表达;CD10在正常胆囊腺上皮中弱阳性3例,中度阳性4例,呈阳性表达,CD10在胆囊腺上皮轻度/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中中度阳性9例,强阳性1例,呈阳性表达。结论 CD10的检测对胆囊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轻度/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8月-2020年4月42例下咽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设为观察组,并选取下咽癌切除时癌旁正常黏膜标本3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MP-9、CD147表达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诊刮组织中PTEN与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刮宫标本的存档蜡块132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与p16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和p16在腺癌子宫内膜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和p16在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Ⅲ-Ⅳ期,在组织学分化程度高分化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在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与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月经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正常率和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均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术式,但宫腔镜下电切术可显著缓解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B27,HLA-B27)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AS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外周血T细胞亚群,使用磁珠酶联免疫法测定HLA-B27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Th2、CD3~+、CD4~+、CD19~+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1和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0.61±0.19)显著高于对照组(0.08±0.03)(t=5.807,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阳性表达率(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0.00%)(χ~2=11.73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BASDAI评分为(4.89±1.3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HLA-B27蛋白表达为阳性,其量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据此了解患者疾病状态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有望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的控制患者疾病的复发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宫腔镜下不同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3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2例)选择宫腔镜下刮宫术疗法施治;观察组(31例)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术疗法施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1年后疾病复发患者2例(6.45%);1年后妊娠患者23例(74.19%);对照组32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1年后疾病复发患者19例(59.38%);1年后妊娠患者10例(31.25%);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1年后复发率以及1年后妊娠率比较,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改善程度均表现显著(χ2=22.910 8,11.641 6,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治疗工作期间,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术施治,对于1年后复发率降低、1年后妊娠率提高以及月经量减少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预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