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并发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吸切术。结果:106例患儿术后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消失;其中84例伴发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中,3个月后随访78例鼻塞、多涕、闭塞性鼻音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减轻;22例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20例听力恢复正常,声阻抗检查示:A型曲线,2例偶尔耳闷,声阻抗检查示:C型曲线。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很重要的原因,适时行腺样体切除术对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割器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对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38例慢性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在内镜下切除。结果患儿打鼾停止,无腺样体残留,术后经药物治疗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是可靠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李晓琴 《四川医学》2006,27(2):205-205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基础因素。我们对27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物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观察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的效果。结果手术后1月、3月分泌性中耳炎25例(36耳)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00%;11例(21耳)纯音测听检查听力下降患儿术前和术后低频平均听阈上升(P〈0.05)。结论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4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取鼻内镜下或经口腺样体切除并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儿均达到治疗目的。结论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对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睡眠呼吸疾病的患者,是一种有效手术,且有良好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0例6~12岁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再辅以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无腺样体残留或复发,其中,治愈91例,9例有效,所有病例无任何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引起颌面部发育异常及生长迟缓。因此,一旦确诊腺样体肥大并引起相关症状时,需接受腺样体手术治疗。目前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以传统腺样体刮除及经鼻内镜腺样体吸切两种术式常见。现收集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10月的109例腺样体肥大病例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9例患儿,男68例,女41例,年龄3~12岁(平均6.6岁),术前症状:单纯打鼾17例;单纯鼻阻2例;单纯耳闷、听力下降3例;打鼾伴鼻阻25例,伴耳闷、听力下降28例;鼻阻伴听力下降18例。实验室检查包括鼻咽侧位片检查,听力检查(纯音听阈及声导抗)。鼻咽侧位片根据测定A/N值判断腺样体肥大的标准[1],病理性肥大97例,中度肥大12例,听力检查纯音听阈示传导性聋49例,声道抗示B型曲线28例,C型曲线21例。其中62例行鼻内镜腺样体吸切术,47例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1.2手术方法1.2.1经鼻内镜腺样体吸切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准备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手术采...  相似文献   

8.
覃丽玲  吴旋  陈锡辉 《四川医学》2010,31(4):462-464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的21例患者,进行常规鼻内镜检查,了解复发情况,鼻内镜下切除增生腺样体组织,并治疗相关疾病。结果复发21例腺样体增生明显,伴慢性鼻窦炎9例,分泌性中耳炎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21例复发患者经手术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治愈率100%。结论由于手术盲目性操作及术者经验不足,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是腺样体手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此外,合并慢性鼻窦炎也是复发的重要因素。鼻内镜下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治疗腺样体肥大,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关新成 《中外医疗》2010,29(21):110-1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同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及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95例慢性鼻窦炎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5例CRS患儿中,治愈60例(63.16%),好转26例(27.37%),无效者9例(9.47%)。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炎均治愈。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 2 0 0 1年 3月 ,对 3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 ,应用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4~ 15岁 ,平均 7.6岁 ,临床症状鼻腔堵塞张口呼吸伴睡眠时打鼾 36例 ,合并分泌性中耳炎 9例 ,合并慢性扁桃体炎 11例 ,合并慢性鼻窦炎 7例。术前均经纤维喉镜检查 ,单纯行腺样体切除 2 5例 ,腺样体切除术加扁桃体切除术 11例 ,所有病人随访至少 3个月。1.2 手术方法 手术用鼻内镜为 olympas公司生产的硬性鼻内镜 ,直径 4 .0 mm,0°镜 ,30°镜 ,70°镜 ,开筛钳、…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并发症[1],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作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5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既往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操作盲目、易残留并损伤周围组织[1],随着鼻内镜在腺样体切除术上的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对28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患者70°内镜下经口入路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0例患儿,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55例;年龄3~8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4个月至3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鼻塞、流脓涕、耳闷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伴有慢性鼻窦炎的患儿53例,过敏性鼻炎21例,分泌性中耳炎139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和鼻咽侧位片检查并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声导抗检查呈双耳"B"型曲线79例,单耳"B"型曲线60例,双耳"C"型曲线57例,单耳"C"型曲线45例.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腺样体增生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腺样体切除术对减轻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控制其发病是有效的.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26例患儿,采用鼻内镜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儿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与微波联合治疗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以“鼻塞,睡眠打鼾”为主诉,年龄4 ~14岁的腺样体肥大但无听力下降表现的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3例29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B组24例30耳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第2、6周随访复查鼓膜像、纯音测听和声阻抗检查.结果 A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89.66%(26/29)和96.55% (28/29);B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66.67%(20/30)和96.67%(29/30).结论 对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比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近期治愈率高,而远期预后效果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但听力下降不明显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仅行规范的腺样体切除,同样可以获得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指导下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对30例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采用等离子消融腺样体,再辅以药物治疗,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30例患儿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均治愈,后随访未再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对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到了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麻鼻内镜下电动吸切腺样体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作用的效果。方法:32例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电动吸切术。结果及结论:腺样体切除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起重要作用,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电动吸切术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  相似文献   

18.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并发症,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2007年2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电视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20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腺样体即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鼾症等多种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通过间接鼻咽镜、鼻内镜、纤维鼻咽镜下检查。治疗方法是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我院2004年3月-2006年6月收治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36例,进行了鼻内镜下经鼻或经口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电视监视经鼻内镜下电动切割系统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视监视经鼻内镜下电动切割系统为其进行腺样体切除,以治疗由腺样体肥大而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症,并对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54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无出血、粘连、咽鼓管口损伤、瘢痕、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纤维鼻咽喉镜复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的咽鼓管口区均无瘢痕、无腺样体残留,咽鼓管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鼻塞、耳闷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儿均恢复正常呼吸,夜间睡眠时无张口呼吸等情况出现,鼾声消失。其中12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病情未再复发,听力恢复正常;19例伴有鼻窦炎的患儿经保守治疗后也全部治愈。结论:应用电视监视经鼻内镜下电动切割系统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术野清晰、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