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小面拟合的红外小目标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空和海空背景下红外小目标图像的分割与聚类是检测和识别目标过程的预处理部分。基于小面模型对原始红外图像的局部区域作灰度曲面的最佳拟合,利用导出的二阶方向导数算子在拟合曲面上进行灰度极大值的像素点位置估计,实现对图像中小目标像素的分割和提取。对模拟和实际的天空和海空红外图像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独特的拍摄视角和多变的成像高度使得遥感影像中包含大量尺寸极其有限的目标,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这些小目标对于构建智能的遥感图像解译系统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遥感场景,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目标检测进行全面调研。首先,根据小目标的内在特质梳理了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的3个主要挑战,包括特征表示瓶颈、前背景混淆以及回归分支敏感。其次,通过深入调研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算法。选取3种代表性的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任务,即光学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SAR图像小目标检测和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系统性总结了3个领域内的代表性方法,并根据每种算法使用的技术思路进行分类阐述。再次,总结了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常用的公开数据集,包括光学遥感图像、SAR图像及红外图像3种数据类型,借助于3种领域的代表性数据集SODA-A(small object detection datasets)、AIR-SARShip和NUAA-SIRS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ingle-frame infrared small target),进一步对主流的遥感影像目标检测算法在面对小目标时的性能表现进行横向对比及深入评估。最后,对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遥感场景下小目标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红外目标尺寸不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的改进。首先,对数学形态学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一种红外目标检测的改进算法,最后给出并分析了该算法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背景的复杂性和小目标的多样性,红外小目标已经成为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密度-距离的最新检测方法;首先,对红外图像参数计算引信上的传感器以设置目标检测方法的边界限制;其次,提出了基于密度-距离空间的候选目标检测方法;最后,自适应像素生长(APG)算法用于抑制杂波,从而检测出实际的目标;利用真实红外图像数据库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实施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红外图像引信上的传感器在弹丸旋转时具有稳定的视场,可以清楚地看到观察红外小目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不同大小的目标检测、多目标检测和各种杂波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种不同场景中的信噪比较低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平均检测概率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的多级滤波器。采用级联不同级数的滤波器可以将不同大小的候选目标从复杂背景中分离出来。通过图像高斯金字塔的多分辨率处理,能够改善多级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红外面阵传感器图像中小目标的特征,针对目标低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帧红外图像小目标的检测方法。首先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处理,抑制孤立噪声,然后对图像进行基于提升小波的分解,并用形态学对图像进行背景抑制,最后通过自适应阈值进行二值化分割检测出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面阵传感器红外弱小目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弱小目标的检测仍然是当今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复杂背景的抑制方面,针对红外小目标的特点,以及红外小目标实时性检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检测低信噪比的复杂背景情况下的红外图像点目标的新的算法.首先,用一个线检测器,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经过其处理后的图像,不仅可以大幅度抑制背景,而且还能增强目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其次,对处理后的图像用二维的Otsu自动阈值分割法进行分割,检测出点目标.通过对红外图像的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滤波和Markov随机场(MRF)模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设计基于图像局部熵优化的自适应形态滤波器,采用该滤波器进行背景杂波抑制和目标增强,利用MRF理论描述图像像素间关系,构造新的势函数和能量函数,建立目标检测识别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自动识别出红外图像中的小目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复杂背景下自适应地抑制背景杂波,成功检测出红外小目标。  相似文献   

9.
动态背景的序列图像中运动小目标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动态背景下红外运动小目标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连续四帧图像配准的基础上,对配准之后的图像序列进行沿时间轴的一维小波变换,实现目标和背景的分离。然后对主要包含运动目标信息的图像按像素相乘的方法得到目标增强图像,对其分割后提取运动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红外慢速和快速运动的小目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红外探测技术具有不受环境等因素干扰的优势,在红外制导、预警等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应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多样。本文通过对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特性以及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当前是否利用帧间相关信息,分别从基于单帧红外图像和基于红外序列两个角度,选取了相应的红外弱小目标算法进行对比,对其中典型算法的原理、流程以及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对每类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针对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信噪比低的特点,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目前各种算法的解决方法和不足,探讨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方向,即研究计算量小、性能优、鲁棒性强、实时性好和便于硬件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红外图像即使在低光照条件下,也能根据热辐射的差异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开来,而可见光图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纹理细节,此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都含有相应的语义信息.因此,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需要既保留红外图像的辐射信息,也保留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同时,也要反映出二者的语义信息.而语义分割可以将图像转换为带有语义的掩膜,提取源图像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能够克服现有融合方法不能针对性地提取不同区域特有信息的缺点.使用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并针对源图像的不同区域设计了2种不同的损失函数,以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首先通过语义分割得到含有红外图像目标区域语义信息的掩模,并利用掩模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分割为红外图像目标区域、红外图像背景区域、可见光图像目标区域和可见光图像背景区域;然后对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损失函数得到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融合图像;最后将2幅融合图像结合起来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融合结果目标区域对比度更高,背景区域纹理细节更丰富,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一图像源下目标跟踪精度不高和当目标存在部分遮挡时目标跟踪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特征进行融合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目标跟踪时,提取可见光图像的颜色信息作为目标模型的参数,提取红外图像的灰度信息作为目标模型的参数,并分别得到目标位置及其子图. 然后再利用目标子图和目标模型分别进行Bhattacharyya系数的计算,根据权值函数来计算各自系数的权值,最后用Mean Shift算法对加权后的目标进行跟踪.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优点,提高了目标跟踪的精度,解决了当目标存在部分遮挡时目标跟踪丢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荣太  吴庆祥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327-3330
模拟生物信息处理机制,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提取的脉冲神经网络(SNN)。首先,利用输入层脉冲神经元将激励图像转化为脉冲序列;其次,采用中间层脉冲神经元输出脉冲的密度编码红外图像目标的轮廓像素和非目标轮廓像素;最后,根据输出层神经元输出脉冲的密度是否超过阈值提取红外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脉冲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红外目标提取性能,并且符合生物视觉信息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是红外图像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有效地从背景中检测出弱小目标对于后续的跟踪、识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滤波背景预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滤波去噪的优良特性将目标作为噪声滤除,然后构建近似的前景分布图与背景分布图,最后基于连通体筛选与对比度门限完成弱小目标的提取。采用实测光电图像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完成背景预测以及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环境下红外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度低,边缘模糊,目标分割困难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增强和均值漂移图像滤波的红外目标分割方法。首先定义新的隶属度函数,运用模糊集理论进行红外图像增强,避免了传统模糊增强算法的弊病,有效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之后利用ICI(交叉置信区)规则确定均值漂移的带宽参数,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带宽均值漂移图像滤波方法,实现图像的进一步平滑和聚类;最后利用自适应阈值实现红外目标分割。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分割出复杂环境下的红外目标,并且很好地保持了目标的轮廓细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对含有弱小目标的红外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高低频节点系数;其次根据不同节点系数重构时对目标能量贡献的不同,选取高频频带中能量分布居中的频带节点系数对图像进行重构完成背景抑制;最后对重构后的目标图像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进行目标分割,得到目标检测结果。实验采用多组红外序列图像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抑制背景和云层边缘,精确地检测出目标信号,同时提高了目标的信杂比和对比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红外图像具有噪声大、对比度低等特点,红外图像增强是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应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中,直方图均衡方法简单、有效,但存在细节信息损失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对红外图像采用非线性变换分段直方图的增强方法,该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非线性变换,提高较暗区域的像素亮度,根据前背景区域特征将直方图分成两段,进行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对前景和背景分别进行图像的增强。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亮度,扩大目标区的灰度范围,增强前景图像的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红外图像目标物体能量高以及可见光图像细节信息丰富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Tetrole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低频融合规则上,对区域能量进行适当缩放,突出红外目标,保留可见光背景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对Tetrolet变换模板的选择的改进,有助于获取更多高频信息;融合算法相对于传统的算法不仅增强了图像对比度,改善了主观视觉效果,而且在客观标准上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多数需要手动提取特征且特征提取单一。而深度学习可以自动选择图像特征,改善特征提取的单一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得红外目标与背景的二分类图;利用条件随机场对分类图进行精分割得到显著性目标提取图;采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并结合目标提取图,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传统非智能方法,并且5个客观评价指标(边缘信息保留量,结构相似度,互信息,信息熵和标准差)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多数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红外目标跟踪方法在对比度弱、噪声多的红外场景下,缺少对目标细节信息的利用,而且当跟踪场景中有相似目标且背景杂乱时,大部分跟踪器无法对跟踪的目标进行有效的更新,导致长期跟踪时鲁棒性较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和目标模型自适应更新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方法 首先以无锚框算法为基础,加入针对红外跟踪场景设计的快速注意力增强模块以并行处理红外图像,在不损失原信息的前提下提高红外目标与背景的差异性并增强目标的细节信息,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融合到主干网络的中间层,最后利用目标模型自适应更新网络,学习红外目标的特征变化趋势,同时对目标的中高层特征进行动态更新。结果 本文方法在 4 个红外目标跟踪评估基准上与其他先进算法进行了比较,在 LSOTB-TIR(large-scale thermalinfrared object tracking benchmark)数据集上的精度为 79.0%,归一化精度为 71.5%,成功率为 66.2%,较第 2 名在精度和成功率上分别高出 4.0%和 4.6%;在 PTB-TIR(thermal infrared pedestrian tracking benchmark)数据集上的精度为85.1%,成功率为 66.9%,较第 2 名分别高出 1.3% 和 3.6%;在 VOT-TIR2015(thermal infrared visual object tracking)和VOT-TIR2017 数据集上的期望平均重叠与精确度分别为 0.344、0.73 和 0.276、0.71,本文算法在前 3 个数据集的测评结果均达到最优。同时,在 LSOTB-TIR 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对基线跟踪器有着明显的增益作用。结论 本文算法提高了对红外目标特征的捕捉能力,解决了红外目标跟踪易受干扰的问题,能够提升红外目标长期跟踪的精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