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阳江市9家医院2002~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评估阳江市9家医院头孢类药物应用状况。方法:对9家医院2002~2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注射剂)前3年的用药金额大幅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13.3%、52.4%,2004~2005年用药金额小幅下降为16.9%;头孢菌素类药物(口服药)4年的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44%、5.0%、17.9%,注射剂:头孢哌酮钠用药金额排在首位,DDDs4年中排序首位的是头孢唑林钠,DDDc以头孢匹胺注射剂最高。口服药:头孢克洛用药金额排在首位,DDDs4年中排序首位的也是头孢克洛,并且逐年增长。DDDc以头孢羟氨苄最高。结论:注射剂头孢菌素类药物用量逐年增长后有所回落,口服药用量快速增长后回落又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5年至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晓旦 《中国医药》2009,4(6):466-467
目的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统计2005年至2007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等指标。结果3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一2.09%;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金额最大,但DDDc增幅很小;第二代头孢菌素DDDs增长最快,但DDDc降幅最大;第四代头孢菌素DDDs增长列第二位;各代头孢菌素药物的DDDc均在下降。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逐步趋于合理,选择抗菌药应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结合患者体征、药敏情况等因素,制定最佳给药方案,防止浪费并减少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价本院近三年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状况和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DDDc)等资料。结果本院2005-2007年药物的年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年销售金额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06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07年头孢替安,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连续2年都排在第一,排列第二位的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头孢米诺;DDDs排名第一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呋辛钠、2006年头孢呋辛钠、2007年左氧氟沙星。DDDc排名第一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唑肟钠、2006年头孢吡肟、2007年阿莫西林舒巴坦钠。药物的序号比大部分接近或大于1。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徐剑英 《海峡药学》2013,(6):100-101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种类、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度(DU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其使用情况。我院2009~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种类、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呈逐年增长,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和DDDs有所下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和DDDs大幅度增加,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和DDDs增长也较快。2009和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DUI范围分别为0.76~1.04,0.77~1.02。说明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3852315张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应用密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DDDc,AUD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06%,2.43%和8.85%。其中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率为81.21%,增长最快;第3代头孢菌素的AUD几年均排位第一并逐年上升,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其DDDs和AUD分别上升了484.84%和185.90%,而DDDc下降了50.71%。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最大,第4代头孢类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最快,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刘锋  黄玉芳  江川  肖钦 《海峡药学》2011,23(6):154-155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门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口服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频度和金额排序居前列。  相似文献   

7.
南家林 《中国药业》2009,18(22):57-58
目的了解医院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医院2006—2007年抗糖尿病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及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门诊抗糖尿病药物用药金额大于住院;胰岛素及其类似物、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居用药金额的前3位;DDDs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诺和灵30R笔芯、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与2006年相比,2007年抗糖尿病药物DDDs增长30.61%,用药总金额增长22.56%,而所有药品的DDDc较上年均有下降。结论该院抗糖尿病药物用药结构稳定,用药数量和金额逐年增长。抗糖尿病药物DDDc随着药品价格的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2002-200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频度分析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医院2002-200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年度用药金额占医院总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的55.09%~71.79%;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金额最高,增长幅度最快。结论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符合军队医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2—200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阳敏 《中国药业》2008,17(1):42-43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Dc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74%,7.72%,6.52%;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居用药金额首位,且年均增长率为23.09%;5年来头孢菌素DDDs值前10位排序变化不大,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及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DDDs较高。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控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6—2009年住院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6—2009年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71%~15.14%,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销售金额最大,占头孢菌素销售金额的50%以上,第4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第2、3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均比第1代高,但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增加,至2008年和2009年均排序第1位。DDC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者达1068元/日。结论: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现象,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圣惠  刘青坡 《中国药业》2010,19(15):56-58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抗真菌药的使用率增长迅速;DDDs排序与用药金额排序比值表明大多数药物同步性较好;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偏高。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抗真菌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张丽芝 《中国药业》2010,19(22):75-76
目的评估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对医院2006年至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3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DDDs 3年中排序稳居首位,DDDc以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最高。结论中药注射剂用量快速增长,显示其需求市场较大。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大有发展潜力的中药剂型,尤其是在发展中医、解决急症治疗方面,将是必不可少的剂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DDDs和DDDc均呈增长趋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的增长幅度最大,利尿剂则明显下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对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方法根据2007-2008年本院药品出库单,计算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年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并分类别、分品种、分剂型进行排序分析。结果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的用药金额和DDDs百分比程增加趋势,青霉素和头孢唑琳的用药金额和DDDs稳居前列。口服用药金额平均占33%。结论本院抗生素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6~2007年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发药量和发生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计算药品DDDs和日用药金额。结果:2006~2007半我院抗高血压药用药平稳上升。结论:我院目前抗高血压药的DDDs同步性较好,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采购合理,疗效确切,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5年~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水生  褚克丹 《海峡药学》2008,20(4):110-111
对我院2005年~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3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33.37%和31.58%;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DDDs 3年中排序稳居首位,且在较高起点上连年攀升;DDDc以抗肿瘤及肿瘤辅助类中药注射剂最高。  相似文献   

17.
2002~200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3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29.7%和32.3%;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DDDs3年中排序稳居首位,且在较高起点上连年攀升;DDDc以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最高;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血塞通3年内均稳居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用量快速增长,显示其需求市场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刘建红  吴民  张卫东 《中国药事》2010,24(4):414-416,F0003
目的探讨肝病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肝病药品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肝病类药物的用药费用有下降趋势,但2008年比2007年有所上升。拉米夫定这4年的用药频度一直领先。结论从肝病类药物的使用分析结果看,药物的品种数量升高而占全院药品金额的比例却逐年下降,药物利用指数(DUI)≤1,说明我院的肝病类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潘晓颖 《首都医药》2008,15(22):44-45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5~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5~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呈平稳态势,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下降。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药局2004—2007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圣惠 《中国药业》2009,18(2):49-50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医院门诊药局2004—2007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医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和DDDs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99.09%和299.15%。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避免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