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LPS (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在不同浓度的ZLJ-6( 3,10,30 μmol/L)作用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激酶(iNOS) 的表达。ZLJ-6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以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抑制COX-2和iNOS的表达。结果表明,ZLJ-6具有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iNOS的表达以及炎症介质NO以及TNF-α、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7肽(7P)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用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用不同浓度(5.0、10.0、20.0、40.0、80.0、160.0μg/mL)的7P进行干预,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MTS)法检测7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7P可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影响细胞因子释放作用与细胞毒作用无关。结论 7P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灯盏乙素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Griess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F-κB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0.0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处理24 h后对RAW264.7活力无显著影响;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NO的生成及NF-κB转录活性;灯盏乙素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靶基因TNF-α、IL-1β、IL-6 mRNA的上调作用。[结论] 灯盏乙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LPS(1 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et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对细胞核因子-κB(NF-κB)核转运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 当Tet浓度<1 μmol/L时,单独或与1 μg/mL LPS共培养,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无影响;而当Tet浓度>10 μmol/L时,单独或与LPS共培养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效应;Tet可使IL-6、TNF-α的释放受到抑制,相反可促进IL-10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大剂量组细胞核红染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以阴性细胞(红染p65亚基主要集中在胞浆部位,使胞浆染色较深,胞核染色较浅,整个细胞成空泡状)为主。结论 Tet可以抑制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与抑制NF-κB活化,进一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产生,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odosin对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NO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nodosin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使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不同浓度(1.25、2.5、5 mmol/L) nodosin干预,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Nodosin在10 mmol/L内对RAW264.7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可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地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NO、IL-6、TNF-α的表达,促进IL-10的表达.[结论]Nodosin的抗炎作用与其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NO、IL-6、TNF-α表达,促进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一年生膜荚黄芪多糖(APSⅠ)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模型分泌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探讨APSⅠ的抗炎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APSⅠ作用于未经刺激的RAW264.7细胞及LPS(1 mg/L)刺激后RAW264.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APSⅠ组及LPS+ APS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APSⅠ-A,APSⅠ-B,APSⅠ-C),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Ⅰ单独处理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或P<0.01),NO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TNF-α的分泌量降低(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 LPS+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IL-10的分泌增加(P<0.05或P<0.01);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之间比较,APSⅠ-C对NO、TNF-α的抑制更为明显,且APSⅠ-C促进IL-10分泌的作用强于APSⅠ-A及APSⅠ-B。结论:APSⅠ 可以拮抗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的抗炎作用有差异,APSⅠ的生物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款冬花乙酸乙酯部位(FF-EtOAc)对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模型,分别用Griess法、ELISA、Western-blot法检测NO的释放、TNF-α和IL-6的含量、磷酸化NF-κB P-65的表达。结果显示在LPS刺激下,RAW264.7细胞中上述检测指标均显著提高。而FF-EtOAc和阳性对照组水杨酸钠均能抑制LPS诱导的活化RAW264.7细胞释放NO,能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和IL-6产生并且能显著抑制NF-κB家族P-65的磷酸化。研究证实FF-EtOAc能够显著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炎症的病理过程;据此推测可能与NF-κB激活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亚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终质量浓度1μg/mL)和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终浓度1、10、50μmol/L)进行干预,并设空白组和穿心莲内酯单独作用组作为对照。取培养24h细胞上清,用Griess法检测NO产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明显促进了RAW264.7细胞NO、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穿心莲内酯单独作用不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但穿心莲内酯能显著下调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与LPS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岩藻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阐明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聚岩藻多糖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和MIP-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和LPS+聚岩藻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聚岩藻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聚岩藻多糖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对炎症因子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分泌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讨清感冬饮(QGDY)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和LDH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及LDH漏出量的影响。分别建立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和核因子-κB(NF-κB)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考察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ARE、NF-κB表达情况的影响。建立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将RAW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清感冬饮低、中、高剂量组(1、10、100μg/m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差异;采用Griess法和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p65(p65)核移位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0.01~10μg/mL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10μg/mL清感冬饮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启动子的活性,清感冬饮对ARE启动子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初步证明清感冬饮具有抗炎作用,而无明显抗氧化作用。0.01~100μg/mL清感冬饮干预24h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与模型组相比,1~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O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10~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下调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p65核移位;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抑制总蛋白iNOS、核蛋白p65表达,显著促进浆蛋白p65表达。[结论] 清感冬饮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抗炎作用可能与调控NF-κB/iNOS/NO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为大环二萜化合物的合成做准备。方法 以异戊二稀为原料与溴化氢 (HBr)发生 1,4—加成 ,然后与苯磺酸钠发生取代反应。结果 经过二步反应 ,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3-甲基 - 1-苯砜基 - 2 -丁稀。结论 此合成路线原料易得 ,方法简便 ,为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甲苯作为反应溶剂,氧氯化磷稍过量,反应毕直接用氢氧化钠中和,分层萃取,蒸出溶剂即得产品。结果通过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的优化,减少了氧氯化磷的用量,缩短反应时间至2h,降低反应pH值至接近中性。结论本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作为α-淀粉酶底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α-淀粉酶及其底物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CNP-G3)酶促反应过程中的激动剂,抑制剂,最适pH、米氏常数等。方法:以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式分别进行综合。结果:阳离子中仅钙离子和氨离子对α-淀粉酶有轻度的激活作用,阴离子中的氯离子对α-淀粉酶有强大的激活作用,约是迭氮钠的4倍,醋酸离子也有弱激活作用。硫酸,磷酸氢,碳酸离子无激活作用;乙二胺四乙酸是酶的强抑制剂;酶的最适pH为5.9-6.1;酶以CNP-G3为底物时的Km值约为0.22mmol/L;麦芽糖对α-淀粉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GTA为钙离子螯合剂,可调节反应速度,结论:α-淀粉/CNP-G3酶促反应系统研究可用于酶活性和激动剂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半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眼球运动障碍,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定位意义的临床休征。本文报道6例思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个簃乃吴昌硕衣钵传人,有"当代缶庐"之誉.早年追随吴昌硕,浸淫于传统文化的探求;中年外师造化,深入生活探索创新,笔墨紧随时代;晚年重构新局,开笔墨设色新境界.个簃先生诗书画印,高浑郁勃,古茂班斓,堪称大师风范.其虚怀若谷、诲人不倦的美德,老而弥坚的爱国爱乡情怀,更是垂范艺林.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ASIC3,又名ACCN3)基因敲除ASIC3-/-小鼠、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I(TRPV1)基因敲除TRPV1-/-小鼠的生存曲线,为进一步繁殖使用该品系小鼠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05只基因敲除小鼠,其中ASIC3-/-鼠44只,TRPV1-/-鼠61只。观察正常喂养两种小鼠500d以内的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SIC3-/-小鼠与TRPV1-/-小鼠随着时间的延长,生存概率降低,经比较TRPV1-/-小鼠的生存概率优于ASIC3-/-小鼠的生存概率,两种小鼠的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P<0.01),两种小鼠中不同性别之间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学差异。结论TRPV1-/-小鼠的生存概率优于ASIC3-/-小鼠的生存概率。而两种鼠不同性别之间的生存概率则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卫生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推进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加快社区护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网底,社区护理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落实,因此搞好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有重要的意义。分析镇级社区护士在岗培训特点,探讨适合于社区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对培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