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江西九江市某住宅楼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直径分为800mm与1000mm两种,桩长8~12m不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人工挖孔过程中,为避免塌孔,其中23根桩挖至持力层后扩底未达到设计尺寸,  相似文献   

2.
曹金发 《中州建设》2004,(10):32-32
人工挖孔灌注桩分为桩身磨擦桩和挖孔扩底灌注桩。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系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基础上,扩大桩底尺寸而成。这类桩承载力大,受力性能可靠,沉降量小,施工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便,质量控制直观,可直接检查桩身直径,垂直度,持力层土质情况等,能有效控制成孔质量,钢筋笼安装质量及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且施工无振动,无噪声,速度快,节省设备进出场费,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全国各地应用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荔盛苑大厦人工挖孔桩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市荔盛苑大厦 ,由 3幢塔楼及 3层裙楼组成 ,总建筑面积6 16 5 3m2 。塔楼建筑最大高度10 1 35m ,设有 2层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 (186根 ) ,直径 1 0~ 2 4m ,扩大头直径 4 0m。单桩桩端承载力5 0 0 0kPa ,桩端嵌入中强风化花岗岩层深度不小于 0 5m ,设计桩长 6 0~3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 5。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难点在于 :地下水位很浅 (稳定水位为- 3 9m) ,必须采用井点降水以减少孔中涌水量 ,防止流泥、流砂现象出现 ;施工场地十分狭窄 ;深孔内的嵌岩爆破及防止毒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工挖孔桩由于施工具简单、无振动、无噪音、无泥浆排放、造价低、施工质量可靠、单桩承载力高、适宜于狭窄场地上施工等优点,在埋置不深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而粉细砂或粉细砂夹淤泥等易于出现流砂的土层,以及流塑状的淤泥层都不适宜采用人工挖工桩。人工挖孔桩持力层的选择甚为重要,持力层的力学强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桩基的合理与安全。挖孔桩持力层应选择无软弱下卧层的中等风化、微风化岩层,透…  相似文献   

5.
前言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工程桩,是用人工开挖的大直径(一般在0.8~2.50m)浇灌钢筋混凝土桩,底部常做成扩大头,以提高桩端承载力。与钻(冲)孔灌注桩相比,具有施工机械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干作业、同时施工数个桩孔,且不受场地限制,挖孔时可直接检验孔壁和桩底岩土性质,清底较彻底,无沉碴;混凝土质量容易得到保证,无泥浆污染等优点,但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通常会因遇到大量流泥、涌水涌砂等复杂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施工速度相对较快,设备简单,工程造价较低,单桩承载力高,可直接检查桩外形尺寸和持力层情况,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成桩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对于某些山地复杂地质情况,按常规人工挖孔方法十分困难,下面就某复杂地质状况下人工挖孔桩扩底施工应用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机械旋挖施工工艺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地层适应性强、造价低等特点。但当桩底持力层为含水砾砂层时,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桩底涌砂、塌孔,扩底开挖困难,难以彻底清底,桩底沉渣较厚等缺陷。对于端承型桩严重影响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正常发挥。采用桩底后注浆技术对桩底沉渣及持力层进行固化处理,可改善桩端沉渣和持力层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和设计,并同桩基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比较吻合,从而表明人工挖孔桩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尽量采用桩径小、扩大头直径大的扩底桩。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人工挖孔桩由于施工机具简单。无噪音、无振动、无泥浆排放、造价低、施工质量可靠、单桩承载力高、适宜于狭窄场地上施工等优点,在埋置不深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l适用范围(l)人上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上、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而粗细砂或粉细砂夹淤泥等易于出现流砂的土层,以及流塑状的淤泥层都不适宜采用人工挖孔桩。(2)人工挖孔桩持力层的选择甚为重要,持力层的力学强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桩基的合理与安全。挖孔桩持力层应选择无软弱…  相似文献   

10.
申现法  陈小亚 《城市建筑》2014,(21):109-109
本文重点介绍了采用履带式钻机取孔、预制超长钢柱、超细水泥灌浆等加固灌注桩承载力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大直径2.8 m、桩深30 m、扩底直径4.8 m人工挖孔桩施工进度、成本增加等难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采用履带式钻机取孔、预制超长钢柱、超细水泥灌浆等加固灌注桩承载力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大直径2.8 m、桩深30 m、扩底直径4.8 m人工挖孔桩施工进度、成本增加等难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一根以卵石为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桩底径向埋设6个压力盒应力的测试结果,分析得到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发挥的一些规律,研究了人工挖孔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扩底灌注桩桩底径向反力分布中心部位小,边缘部位大,同时桩侧阻力占桩顶总加载量比例随桩顶荷载增加而减少,最少比例也达到40%。  相似文献   

13.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底压浆的工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郑辉  于长青 《混凝土》2003,(8):61-62
通过对沈阳市某商住楼人工挖孔桩桩底压浆的施工总结。简介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底的受力特性及设计和施工要点。发展该技术在工程中以砂卵石为持力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菊影 《贵州建材》2003,(2):16-18,13
大直径扩底墩是采用人工挖孔或机械成孔人工扩底,直径一般大于等于800mm的大直径灌注桩,对于人工成孔的也称之为挖孔桩,它的性质介于桩基和天然基础之间,一般均以端承为主。许多文献均定义为墩,以与一般意义上的桩相区别。本文着重介绍大直径挖孔扩底墩。  相似文献   

15.
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冠勇 《施工技术》2006,35(1):92-93
山东省航空公司飞行运输经营综合大楼主楼地下2层,地上26层,高度99m,平面呈矩形,建筑面积25769m2,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单桩单柱和群桩单柱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桩径1.3、1.7m,扩大头直径1.8m和2.5m,桩端嵌入中风化岩层深度≥0.8m,设计桩长11.5~18.5m(实际施工中桩长14.9~21.4m),钢筋笼沿桩身全长配置,单桩承载力为10620~23330kN,共38根桩。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如果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那么在碎石层和流砂层都难以成孔,并且机械成孔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大,成孔后灌注混凝土不可预见因素多,质量不易保证,而且投入成本费用太高;而如果采…  相似文献   

16.
一、人工挖孔桩的特点挖孔桩是用人工开挖的大直径一般在1.0~2.5m浇灌混凝土桩,底部根据地质情况常做成扩大头,以提高端承载,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干作业,可多孔同时施工,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人工挖孔可直接检查孔壁及孔底岩土性质,清渣彻底,混凝土质量易于保证,因而单桩承载力高,可采用一柱一桩方案,避免了采用群桩带来的因桩间土应力叠加而相互影响及承台受力的复杂性,且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施工时无噪音,无污染,适应性强。但在地下水位高的砂性土和饱和淤泥质粘土中施工时,易造成管涌、流砂、塌孔事故。而且因为开挖直径大,作业…  相似文献   

17.
强流砂层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定安 《建筑技术》2006,37(3):205-206
赣龙铁路岭背大桥,9孔32m,8墩2台,其中7号墩位于山谷溪流内,水流速4m/s,流量230m^3/h。该墩基础设计为5根长13m、直径1m的钻孔灌注桩。地层地质情况为:①砾石层,厚约3m,洪积层;②砂砾层,厚约4m,洪积层;③砂岩夹板岩,轻微风化,厚3m;④砂岩夹板岩为桩基的持力层。由于该桥地处偏僻山谷,且仅有5根桩,调钻机施工极不经济,经与有关单位协商,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18.
在岩溶地区,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建筑物基础一般多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或嵌岩桩,但这些技术往往施工时间长,而且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无法施工.结合唐山某工程,在岩石埋深较浅部位采用人工挖孔和嵌岩桩施工难度较大,最终采用上部人工挖孔,桩端载体采用爆破成孔施工的载体桩技术,既提高了施工进度,同时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19.
泵吸反循环钻孔扩底灌注桩与人工挖孔灌注桩相比,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安全可靠。与直孔桩相比,其承载力高,经济性能显著。因此,泵吸反循环钻孔扩底桩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兆银大酒店位于佛山市城南新开发区内,北临季华公园,西靠汾江南路,建筑占地面积28697m~2,地下2层,裙楼3层,塔楼43层,总高度153.6m,总建筑面积72814m~2.该工程塔楼桩基采用2.5~4.0m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共32根;裙楼采用1.0~1.6m直径人工挖孔桩,共150根.持力层设在第三系中微风化泥岩.桩基施工前,场地周围采用定喷注浆帷幕止水防渗,人工成孔顺利,但在第三系中微风化泥岩中出现裂隙水,在采取场内降水后,大部分桩可利用串筒干灌法灌注桩身混凝土.最后,余下3根3.2~3.5m大直径桩和19根1~1.6m直径桩,由于孔底岩隙涌水量大,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