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2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病例资料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多以肺内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为主,均行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肺结节病是较为少见的肺部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多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加以区分,糖皮质激素仍是国内外治疗结节病最常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本研究肺结节病患者中,Ⅰ期101例,Ⅱ期28例,Ⅲ期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影像学可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及胸膜病变等。本研究患者均进行淋巴结活检,其中应用EBUS-TBNA明确诊断者119例(91. 5%)。结论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发现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怀疑为此病。EBUS-TBNA具有创伤小、对Ⅰ及Ⅱ期结节病诊断率高特点,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单发结节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腺疾病,此病诊断的关键是如何鉴别结节的性质.因为单发或多发结节中都可能有一部分病例是恶性,因而需要合理诊断及治疗.本院自199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单发结节7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除外),现就其诊断与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和病理证实的21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21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2例。伴有肺部异常的15例,主要表现为肺内微小结节(10例)及肺磨玻璃样改变(4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支气管改变3例,胸膜改变1例。结论:CT是诊断胸内结节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为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的肉芽肿病,常累积肺、肺门淋巴结、皮肤、眼等,急性发病伴结节性红斑者有自行消散倾向。慢性发病者常导致进行性严重肺纤维化。此病在我国发现较少,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肺结节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以胸闷、低热、眼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结节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节病复发的主要临床特点.方法 将结节病复发定义为:结节病的临床和影像改变自发或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又出现结节病活动的证据并经影像学或病理证实.2004年至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符合上述标准的结节病复发患者共12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例中11例为女性,复发时间在缓解后4~38个月.12例结节病复发患者中10例在初治时接受了口服激素治疗,复发大多发生在激素减药过程中或停药早期,病情缓解超过3年复发的2例.3例在复发时有新发脏器受损.结论 结节病复发主要发生在激素减量或停药早期,但也有病情稳定数年后复发,结节病患者应接受长期随访,并规范口服激素治疗方案,结节病复发时应进行全面检查,重新评估受累脏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部结节病的临床及HRCT影像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双肺门增大,不具有特征性,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HRCT可显示肺门肿块、肺内病变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情况,结合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结论:HRCT是肺部结节病检查及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CT与镓67显像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证实的胸部结节病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同时行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及镓67显像检查.结果在21例中胸部CT诊断结节病的16例(16/21)其主要表现为纵隔淋巴结增大,尤其是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其中10例合并肺内改变.镓67显像中提出结节病诊断的14例(14/21)呈典型的"熊猫"面容及"八字"征的9例.经卡方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3例经激素治疗后复查镓67显像提示有效.结论胸部CT对观察胸部结节病的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并作出诊断、分期方面都要优于镓67显像.而在结节病的活动性和疗效上镓67能作出比胸部CT更为正确、直接的判断.如二者联名使命名用则能进一步提高对结节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对结节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纤支镜检查,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LF)、肺内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黏膜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和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等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结节病的患者,比较不同取材及联合取材检测结节病的阳性率.结果:经EBUS-TBNA和T3NA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6.7%和82.5%,与BALF(60%)和肺内活检(50%)检查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结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BUS-TBNA和TBNA检查创伤性小、安全性好、准确率高,在结节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种肉芽肿性疾病,病因不明,其中90%侵犯胸部[1].患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而偶然体检时发现.胸部影像学是结节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但CT表现不典型往往造成误诊,特别是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大时,初诊更加困难.现将1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而胸部CT非典型表现结节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吸活检术在结节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表现和胸部CT检查疑似结节病患者,先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LF)、肺内活检(包括经支气管黏膜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和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结果 35例患者最终有30例确诊为结节病.经EBUS-TBNA和TBNA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分别26例(86.7%)和24例(80%),与BALF(60%)和肺内活检(40%)检查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BUS-TBNA和TBNA检查创伤性小、安全性好、准确率高,在结节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肺结节病是急诊科相对罕见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详细介绍1例肺结节病的诊治经过,并简述该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以提高急诊科医师对肺结节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提高结节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7例胸部结节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部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常为唯一依据,CT检查有助于胸部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夏金荣 《临床荟萃》1994,9(7):298-299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肉芽肿疾病,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最常侵犯纵隔、浅表淋巴结和肺.本文收集了我院1981~1992年经病理证实的胸内结节病48例,现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和免疫学进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任长江  高申琴 《临床荟萃》2004,19(24):1412-1413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器官受累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疾病,胸内结节病最常见,约占90%。一般预后良好,2/3患者可自然缓解.少数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肺部损害,病死率1%~5%。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因此研究结节病演变规律,及时控制病变进展,是治疗结节病成功的关键。结节病发病率较低且需经病理确诊.临床大样本报道较少。林耀广曾报道28例胸内结节病长期观察结果,但均为慢性期病例。笔者较系统地观察了21例急、慢性期胸内结节病的演变过程,并对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结节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结节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5倍,结节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见于40-60岁年龄组,结节病的临床症状多数较轻,且不具有特征性,结节病的胸部淋巴结肿大具有特征性。两侧肺门淋巴结呈对称性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按ATS分组法,多位于4R/L,5、7和10R组;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多数不融合,境界较清晰。按肺部病变的情况,结节病可分为Ⅰ,Ⅱ,Ⅲ期。结论:CT在结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随访病情的变化指导临床对结节病进行积极而有效地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SGR),避免诊断为结核及其他肉芽肿病变。方法对2例肺癌、3例食管癌和2例乳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SGR和癌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并与典型肺门和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组织学对比。结果7例淋巴结SGR中,伴食管鳞癌2例、腺癌1例,肺腺癌、腺鳞癌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引流区均无结核、结节病及其他肉芽肿病变。SGR结节均无干酪样坏死。结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SGR可见于鳞癌及腺癌。此病变为机体对异源性抗原物质的一种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多系统性少见疾病,因累及的组织器官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浸润、皮肤和眼的损害,其他如肝、脾、心脏、肾脏、淋巴结、唾液腺、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也可累及。肺结节病是结节病的一种,在结节病中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尤其是胸部CT不典型的肺结节病,极易误诊。现将本院胸外科收治的误诊为肺癌的1例不典型肺结节病结合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结节病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与肺结节病不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紫外光度法检测血清ACE活性.结果 Ⅰ、Ⅱ、Ⅲ期血清ACE活性分别为(65.5±13.7)、(70.4±17.0)、(72.9±30.5)U/L,各期AC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结节病不同分期之间无相关性(r=0.22,P=0.19).结论 ACE对诊断肺结节病有重要价值,但与病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胸内结节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组织病理确诊为胸内结节病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CT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0.2%伴有肺内病变,19.5%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41例均经淋巴结、皮下结节活检,或气管镜、纵隔镜、开胸活检确诊为结节病。其中31.7%(13/41)在外院曾被误诊为肺结核、肿瘤或其他疾病。结论结节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临床高度怀疑结节病时需活检,活检病理需要排除增殖性结核病及其他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疾病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