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家口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区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为小学生原发性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张家口市7~12周岁3 043名儿童,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和肺活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肺活量指数。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儿童。结果张家口市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47%和10.15%。其中,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2%和9.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9%和7.1%,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肺活量>正常体重儿童(P<0.01),而肺活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P<0.01)。结论张家口市男童肥胖的发展趋势较为突出。提示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薛建  王莹  李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142-114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学龄儿童血压偏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 895名7~17岁儿童进行血压和相关指标的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总体上男生血压水平高于女生(P<0.001)。采用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其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3.0%。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13~17岁组高于7~12岁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组高于正常组(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压与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皮褶厚度、腰身比、体重指数、心率、肺活量呈正相关(P<0.05),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血压的相关性最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血压偏高者身材较高,体形偏胖,肺通气功能偏低。结论 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太原市5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 582名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和9.4%,男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独生、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母亲学历、银屏活动次数和出生体重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儿童超重和肥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瑞安市92所小学60 120名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血压,分析儿童超重、肥胖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60 120名儿童中男童31 160人(51.83%),女童28 960人(48.17%)。儿童总超重率为16.37%,男童和女童超重率分别为22.24%和10.22%;总肥胖率为6.42%,男童和女童肥胖率分别为9.11%和3.53%。男童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P0.01)。受检儿童的血压偏高率为6.63%,其中男童8.79%,女童4.31%,男童血压偏高率高于女童(P0.01)。随年龄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相关,随体重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探讨BMI不同参照标准在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应用.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64 038名儿童的身高、体重,按WHO 2006年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体重达身高标准体重≥10%为超重、≥20%为肥胖,剔除伴肥胖的遗传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并分别采用WHO与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超重、肥胖BMI参照值对同一人群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按WHO身高标准体重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5%和2.88%,其中男童分别为4.45%和3.01%,女童分别为3.86%和2.56%,男童与女童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6岁时男童分别达到11.84%和9.68%、女童分别达到10.14%和9.46%.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超重/肥胖比在1.15~1.94:1之间.调查人群BMI的P85、P95均低于WHO与IOTF标准中"超重"、"肥胖"的BMI判断界值,使用WHO与IOTF推荐的BMI参照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72%、2.83%和6.11%、0.55%.结论 儿童早期是预防日后肥胖的关键时期,男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发生、发展的重点人群,应将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工作列入儿童保健服务之中,建议尽快建立适合中国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BMI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9个项目地区抽取56家幼儿园,调查小班和中班学龄前儿童的出生日期、出生体重、父母文化程度、相关因素等内容,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 960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2.22%和10.38%,男童分别为12.67%和13.61%,女童分别为11.72%和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2,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0,P=0.041);长江以南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高于长江流域地区以及长江以北地区,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4,P<0.001)。男童、巨大儿和剖宫产出生是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危险度分别为1.53(1.40,1.68)、1.92(1.62,2.29)和1.21(1.10,1.34)。结论 调查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男童、巨大儿和剖宫产出生的儿童易发生超重/肥胖,预防儿童肥胖需要从孕期开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 抽取青岛市城阳区5 450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果 青岛市城阳区3~18岁儿童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2.8%、9.0%,其中男童分别为13.9%、9.9%,女童分别11.6%、8.4%.4~7岁肥胖检出率女童大于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岁男童和女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肥胖检出率男童大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 必须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谌丁艳  王赟  吴宇  周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53-1855
探讨深圳市中小学生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深圳市小学、初中、高中各10所共40 98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身高、体重和血压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达12.49%,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分别为9.07%和5.70%.不同营养状况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高舒张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0.630,668.535,101.548,P值均<0.01),肥胖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23.79%,19.72%和9.61%;营养正常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分别为10.67%,7.38%和5.1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段学生收缩压、舒张压均与BMI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中小学生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血压与BMI存在正相关,应多关注超重肥胖儿童的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绍兴地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肥胖儿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地区17 640 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相关的体格测量、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 17 640名学龄前儿童中, 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4.92 %, 男童为5.72%, 女童为4.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 P<0.01);超重检出率为11.05 %, 男童为10.96%, 女童为11.52%, 无性别差异(χ2=1.703,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 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看电视时间, 母亲BMI, 进食速度, 甜食摄入频率与肥胖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肥胖和超重的学龄前儿童的综合管理和早期干预, 降低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0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 分析超重肥胖消瘦与体能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 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筛查出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及消瘦的儿童青少年;根据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划分出中心型和外周型肥胖。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对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偏相关和协方差分析。结果 超重、肥胖和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14.7%、11.4%、7.9%;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分别占肥胖儿童青少年的77.4%、22.6%;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BMI和WC与收缩压、舒张压、50 m跑用时、耐力跑用时呈正相关(P<0.01), 与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呈负相关(P<0.01);不同营养状况体能发育的协方差分析显示, 超重、肥胖和消瘦儿童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的平均水平均低于BMI正常组;中心型肥胖儿童的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水平低于外周型肥胖儿童。结论 山东省2010年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问题并存;超重、肥胖和消瘦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下降;中心型肥胖对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的影响高于外周型肥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本着方便抽样的原则在乌鲁木齐市分别选取15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41 02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2.75%,男生(13.77%)高于女生(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1)。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学生高收缩压、高舒张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114.2、623.0,P<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超重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3-4月在乌鲁木齐市20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8 242名中学生进行睡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4.97±2.48)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8.44%,男生(26.36%)低于女生(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1)。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18±1.16)h/d,睡眠不足的检出率为48.24%。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47%,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初中高于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11.21、44.3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性别、年龄、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B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与BMI呈现负相关关系,年龄与BMI呈现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男生睡眠时间不足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23, 95%CI:1.04~1.47,P=0.02),未发现睡眠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亦未发现女生睡眠时间和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关联。结论 中学生睡眠时间与BMI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男生睡眠不足可能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当地及国家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样延安市城区和郊区各3所小学,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问卷调查儿童家长,收集儿童性格、运动、睡眠、饮食等资料,分析当地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1)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率为13.76%,其中城区男生20.09%,城区女生10.64%,郊区男生14.83%,郊区女生8.19%;儿童肥胖率为5.27%,其中城区男生8.04%,城区女生4.47%,郊区男生4.78%,郊区女生3.00%;2)性别、生活区域、性格等因素对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合理膳食、加强运动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基本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城区学生的超重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取郑州市城区小学和初中学校的6 859名7~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tR)3种指标标准分析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流行现况。用R 4.0.3软件进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χ2检验、配对χ2检验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以BMI标准筛查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的总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4.4%和10.3%,以WC标准和WHtR标准筛查的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19.4%和14.3%。3种筛查标准对各年龄段男生的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5岁学生的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7~9岁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筛查中小学生中心型肥胖上,WC标准 vs. WHtR标准的Kappa值为0.73,其中7~9岁、10~12岁和13~15岁男生的Kappa值分别为0.84、0.85和0.76,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 郑州市城区7~15岁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和小学生应重点关注,应及早开展综合干预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市区6~15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及其在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间的差异;探讨体重指数(BMI)及体脂两种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的不同,对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制定改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纳入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907人;采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成分、计算BMI-Z分值;超重肥胖评定参考WS/T586-2018。结果 6~15岁儿童青少年除男生体脂率外,男女生各体成分指标随年龄变化均存在线性趋势(P<0.05),BMI-Z评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男生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女生在11岁时体脂百分比(BFP)超过男生(P<0.05)。BMI及BFP评价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11.5%和9.0%、14.1%和20.5%;其中BMI正常组有7.6%和3.1%的少儿BFP评定为超重和肥胖;在BMI超重组有49.5%的少儿BFP评定为肥胖。各体成分在超重与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有性别及年龄差异;不同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率略有不同,提示BMI评定肥胖标准易低估体脂胖肥儿童青少年;其超重和肥胖组各体成分均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current epidemic of childhood obesity is a growing public health concern.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re necessary so that secular trends can be monitored and the need for preventative measures assessed. AIMS: To establish the prevalenc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berdeen primary schoolchildren and to investigate how children have been changing with respect to body fatness during their primary school years.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wo cohorts of school entrants, using height and weight data from school nurse records. RESULTS: Data were collected on 1018 childre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mong children in primary year 1 decreased from 28.7% in 1997/98 to 21.5% in 2001/02 (P<0.01). The mean BMI SD score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boys from 0.51 in 1997/98 to 0.32 in 2001/02. For the 1997/98 school entrants, the prevalenc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did not change between school entry and the end of primary school. The mean BMI SD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primary school in boys but not in girls. CONCLUSION: Although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emain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s, we report a slight improvement in measures of obesity over time, particularly in boy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新疆兵团参加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分析,探讨影响其成长发育的因素,提出营养干预合理改进意见,促进本地区小学生健康。方法 整群抽样获得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信息并测量身高体重,将数据录入Excel软件,计算相应体质指数(BMI)并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评价,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进行。结果 调查总人数4 507人,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01);6岁组和7岁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P<0.001);不同学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03);12岁组最高(P=0.015);2014-2015学年最高(P<0.001)。生长迟滞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最高(P<0.001);2012-2013学年最高(P<0.001)。结论 新疆兵团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不均衡严重,男生较女生更易出现超重肥胖及营养不良,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超重肥胖更易发生在低年龄组,而营养不良易发生在高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