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福军 《中国水利》2010,(12):22-23
<正>近年,山东省临朐县把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和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中突出"四个重点",搞好"五个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回顾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历程,总结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满足生态文明要求的方法及实施途经,展望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锋 《陕西水利》2010,(3):131-13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本文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现状,综合分析了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五种类型,揭示了不同生态退化类型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和生态修复措施与水土保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总称,水土保持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生态修复措施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整体水土保持规划中实施,与其它水土保持措施有机结合,体现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水土保持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估模型,计算了山东省水土保持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90―2005年山东省水土保持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呈现上升态势,但贡献率水平仍然较低;未来应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注重生态自行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激励水土保持防治创新,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能力,为山东省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生态修复概念的来源,介绍我国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研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采取封山育林,农户下山,划定自然保护区,制定乡规民约,组织管护队伍等方式,辅以必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行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旗实施生态修复必要性的分析,探讨适合该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总结了延寿县水土保持工程生态修复的经验和措施,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技术要点,并对实施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四川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四川通过强化宣传,树立和谐理念,对于建设生态大省,促进四川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开创四川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认识不高、工作无激情、不照章办事等问题,影响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最佳效果。为此,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就是指在地广人稀、降雨量适中、水土流失现象不严重等的地区内,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农牧业的生产方式,更好的实现生态的自身修复。最近几年,全国部分地区实施的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已经说明生态修复的覆盖面积在逐渐的增加,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为例,在构建土石山区生态修复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划分生态修复措施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耦合技术,对项目区内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类监测及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域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生物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实施生态修复是水利部在总结我国长期水土保持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因此,搞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实施石矿废弃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对实现水土保持,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安丘市废矿生态修复项目(西北崖矿)为研究对象,对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难点和修复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类似的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各地动态     
长江流域大范围推广生态修复2001年,长江流域首次选择10个县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经过3年的建设,2004年这10个县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并通过验收。试点结果表明,项目各县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舍饲养畜、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好路子,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监测科研成果。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长江流域大范围推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目前,已有38个项目县实施“长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修复由试点向大范围推广的跨越。实施一年后,这些县的生态修复工程呈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魏宏庆  潘竟虎 《人民长江》2006,37(11):61-62
两当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甘肃省两当县北部,秦岭山脉西段的南坡断层下陷盆地边缘,通过对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分析了在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修复的优势,提出了自然力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建设模式,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修复模式实施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以期为陇南山地及长江上游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规划思路,总结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电建设中的实践案例,并对今后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工作提出实施生态修复的重大举措,为生态建设开辟了费省效宏之路。在实施过程中.只有因地制宜。选择适当地区实施生态修复,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对实施生态修复的前提条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文聪  高媛 《中国水利》2011,(12):62-64,7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近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进展和成效,总结了实践经验,强调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新理念与新举措,是对国际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的贡献,作为一项复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薛敏 《山西水利》2007,23(5):30-31
中阳县自2002年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来,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的三重效益。从加强政府领导,完善法规建设;多种措施并举,促进生态修复;示范带动,广泛宣传几方面总结了经验,并针对生态修复规划,配套政策法规,组织领导与协调,科技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