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9·11的经验,在面对危机时CEO与员工、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最有效地化解危机以最恐怖莫过于恐怖本身。而SARS给所有人最大的教训就是恐怖的传染力一点不比病毒逊色。当一个地方传出关于SARS的消息后,也许这个地方所有的人都开始怀疑身边的人,恐怖会渗透整个公司,请假会接踵而来,正常的工作无法继续。如何让员工可以在SARS期间安心工作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像9·11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摧毁事件时的情况,当时纽约很多在高层建筑里办公或者居住的人在一段时间内都是惊恐万分,甚至很多人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其实对员工最…  相似文献   

2.
王兴宽 《科技馆》2004,(3):17-20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大范围流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恐慌。在SARS病毒横行于我们周围时,我们都想知道,这种致人于死地的敌人到底长什么样,其作用机理为何,我们如何从容的面对。一时间,消毒水、口罩、各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勤  相似文献   

3.
<正> 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防疫站、郑州大学数学系三方组成的科研攻关小组,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阻断SARS流行的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SARS在我国的流行,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显著制约了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SARS预测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考虑对SARS流行有较大影响的多个因素,建立了改进的微分方程模型.特别在模型中加入了反映政府控制措施的多个参数,并在SARS流行的控制前后等不同阶段发挥控制作用,使得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数据吻合较好,有效地预测了SARS的流行趋势,并给出了控制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非典型肺炎 ,学名SARS (SevereAcuteRespi ratorysyndrome) ,一种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2 0 0 3年春节后在我国及世界流行。SARS疫情发生之后 ,科技界的反应相当积极 ,从重大科技计划调整 ,研究资源的大量投入到众多研究机构和科学工作者的参与 ,无不显示出科学人强烈的责任感。值此人类危难之际 ,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也责无旁贷 ,从不同学科研究SARS灾难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 ,对SARS进行反思。为此 ,本期特设“反思非典”专栏 ,由徐杰舜、秦红增、黄世杰等撰写的一组文章 ,从人类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闻     
面对SARS,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人类抗击病魔的最强大武器再次大显身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广东科技攻关捷报频传,取得了一批创新性高、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展览分四部分:科学决策,抗击SARS;科技攻关,捷报频传;SARS疫情,可防可控;严阵以待,战胜SARS。对我省科技、医务人员在抗击SARS中创造出来的多项全国“第一”,张德江、黄华华等省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2003年初SARS疫情发生后,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沉着应对,坚持一手抓防治SARS,一手  相似文献   

7.
从SARS研究的得失谈医学科研人员的职业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SARS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并汲取深刻的教训。本文通过SARS流行期间我国某些医学科研人员的种种表现,分析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科研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2002年广东省发现第一起SARS病例,之后人类便与SAKS病毒展开了一场“人毒大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许多医护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然而,还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这一决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及时地发现了SARS病毒的病原体,保证了SARS病例的准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20,(2):55-56
正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是否是野生动物?钟南山:1.它是一个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症状跟SARS有些相似。2.它的源头是什么动物,目前还不清楚。从流行病学调查的各方面来说,它的源头来自野生动物的可能性比较大。陈焕春:穿山甲可能是此次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穿山甲毒株与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这个相似性还在观察,它可能是某个基因片段,或整个  相似文献   

10.
符祝慧 《天津科技》2003,30(3):36-36
SARS病毒已经蔓延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搞得人心惶惶。但日本却显得风平浪静,它虽公布了43个可疑病例,但经过SARS病毒化验后,都被一一否定。 日本人到底有什么神奇妙方,用了什么绝招叫这杀人于无形的SARS不敢登陆,使日本成为亚洲罕见的SARS净土?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03,(6):20
<正> 如同9.11事件改变了许多美国人的价值观一样,突如其来SARS灾难也将促使我国民众价值观的转变。人是万物之灵,有着无穷的智慧。可是人又是自然的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们完成从绿色海洋到深邃太空探险之后,并不能傲视万物。SARS悄无声息的  相似文献   

12.
陈炜 《今日科技》2003,(Z1):15-16
"对于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出现流行病的反应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当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Edward Kass的这句话用于描述了1977年人们刚认识军团菌时的恐惧,也同样非常贴切地反映了当前公众对SARS的过度反应.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人谈SARS而色变:有的因过度担忧被感染,生病不敢去医院,购物不敢去商场,出门不敢坐公共汽车;有的听信传言,非理性地狂购生活日用品,如某些地方发生抢购大米、食用油、米醋等事件,造成了一些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扬;有的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惶惶不可终日,无法正常生活,更有甚者因此而自杀.凡此种种,反映了人们对SARS疫情的一种过度恐慌心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突发性传染病随时可能给人类带来威胁。本文通过在SARS流行期间随机抽取驻深某部队官兵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关于SAR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资料。其结果:对指导今后突发性传染病发生的科学的预防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对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号外,号外,听说浙江病毒研究所有一个魔鬼实验室,那里云集着最毒、最烈的传染病病毒,什么艾滋病病毒、流行出血热病毒、SARS病毒……很恐怖吧,不过只要有科研人员在,再厉害的病毒都得俯首认罪啦!不信?那咱们一起瞧瞧去!  相似文献   

15.
虽然来势凶猛的SARS暂时隐退,但它的阴影仍未完全消除.谈起这场瘟疫,人们仍心有余悸,有媒体报道,今冬明春它还会再次“光临”。迄今为止,仍没有抗SARS病毒传染病的特效药。为此,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中展开抗SA日S大战,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再面对SARS时,不再恐慌畏惧。  相似文献   

16.
SARS灾难是新世纪瘟疫对人类的一种警告 ,它使中国人的文化愚昧暴露无遗 ,促使中国人进行反思 ,而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SARS流行的深层原因是人类在工具理性指导下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要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性,就要以价值理性对其做出正确导向。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正是这样一种理论资源,它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价值,能够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突发性传染病随时可能给人类带来威胁.本文通过在SARS流行期间随机抽取驻深某部队官兵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关于SAR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资料.其结果对指导今后突发性传染病发生的科学的预防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对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对人类流感大流行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科学技术虽然高速发展,但仍然不能阻止流感、SARS等爆发。回顾20世纪流感病毒的四次大流行,将对未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塑料椅是今天最常见、最流行、最廉价的家具,但它同时也是艺术设计同工业化生产完美结合的产物。别客气,请落座,这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把的座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