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艾滋病(AIDS)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导致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发生多脏器感染(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为了解AIDS病人心脏损害情况,对293例次AIDS病人临床资料及常规心电图(ECG)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在病程中疼痛是一个不可评估、不可识别和难以治疗的问题,几乎无处不在,至少80%病程伴有疼痛.  相似文献   

3.
肠道与艾滋病(a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传播、疾病进展和预防控制密切相关.在AIDS研究早期人们就注意到相当大一部分AIDS患者肠道功能异常,出现诸如腹泻等症状.现在已知肠道与AIDS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1)肠道直接参与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的传播;(2)肠道屏障损伤直接推动了AIDS疾病进展;(3)也是更重要的,肠道是HIV/AIDS治疗和预防的重要靶器官.10年前作者曾经对肠道免疫系统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和感染后的变化进行了综述.本文将就近十年来人们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损伤在AIDS疾病进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和修复黏膜免疫损伤在AIDS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是衡量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经典指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用CD4细胞绝对计数难以精确反应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后CD4细胞500个/μL以上的患者。CD4/CD8比值在正确评价免疫功能中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HIV感染后导致CD4/CD8比值倒置,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也难以恢复正常。基线状态、治疗方案、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素均影响CD4/CD8比值的恢复。CD4/CD8比值与HIV感染后异常免疫激活相平行,不仅作为艾滋病预后的预测因子,也与非AIDS相关事件的发生以及HIV储存库有关。CD4/CD8比值恢复正常有望作为评估HIV感染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AIDS是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继而可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在HIV感染病程中可累及造血系统,其中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为63% ~95%,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并发症[1].但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并不多见,且易被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AIDS合并PRCA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HIV/HCV重叠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原因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这一特定人群,按照疾病进展分成艾滋病组(AIDS)和HIV感染组(free of AIDS),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免疫功能、HIV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的差异,探讨可能影响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艾滋病组与HIV感染组比较:艾滋病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CD 4T、CD 8T)均低于HIV感染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P=0.003);HIV病毒载量在艾滋病组明显高于HI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05);艾滋病组的肝脏功能(ALT、AST)明显高于HIV感染组(P值分别为0.043、0.002);蛋白合成指标(TP、ALB)艾滋病组较HIV感染组低下,差异非常显著(P<0.001).以Logistic回归分析,CD 4T、感染时间和ALB是预测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回归方程预测准确率为97.0%.HIV/HCV重叠感染可加快病情进展,ALB与CD 4T细胞数及感染时间是预测艾滋病病程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pneumonia,PCP)的病原体,属机会性致病原虫,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免疫功能低下婴幼儿[如婴儿暴死征候群(Sudden infantdeath,SIDS)]、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药物治疗的器官移植和肿瘤病人。P.c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是导致艾滋病(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PCP被视为AIDS患者的“标志病”。据统计未经药物预防的AIDS患者约80%感染P.c。随着HIV携带者及AIDS患者人数的不断上升,以及器官移植和肿瘤病例的增加,对卡…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由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免疫功能低下,易遭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等,以及非病毒性感染如弓形体等,有的确诊需要影像学表现辅助.  相似文献   

9.
重视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致死性疾病。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能够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重建,使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下降5倍多[1],是目前治疗HIV/AIDS患者唯一有效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重建是指经抗病毒治疗后,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即:①CD4 T淋巴细胞增加;②CD4 T淋巴细胞恢复对记忆抗原刺激的正常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最初3个月的免疫重建综合征问题. 方法 对收治的HIV/AIDS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前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 4 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进行描述. 结果 2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中,治疗的前3个月CD 4 T淋巴细胞均上升,病毒载量下降有的甚至检测不到,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12例;并发肺炎6例(细菌性4例、霉菌性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3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结核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肠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血行播散型结核并脑膜炎1例),带状疱疹1例. 结论 HAART可使免疫重建,包括CD 4 T淋巴细胞功能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和其他的治疗益处,同时也会激活一些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太生 《传染病信息》2003,16(4):150-15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CL4~+ T细胞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最后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肿瘤。1996年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艾滋病(AIDS)的免疫破坏是不可逆转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出现后,人们普遍接受了免疫能重建的观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AART治疗后HIV/AIDS患者的免疫力可以恢复,并能够对抗机会性感染。随着对AIDS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和手段纷纷涌现,其目标在于更快和更进一步的恢复机体免疫力,以预防机会性感染和增加HIV特异性免疫力。本文对近年艾滋病免疫重建研究的一些新治疗策略进行如下简述。 1 CD4~+细胞减少的机制和免疫重建艾滋病的最主要免疫病理是CD4~+ T细胞数量的减少。感染HIV后体内CD4~+ 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这种减少一般分4期。第1期以CD4~+ T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492例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HARRT(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治疗者临床资料,了解近年HIV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抗病毒治疗对该群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492例AIDS病人/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HIV感染以26—55岁的中壮年人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以性感染为主,男性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女性。(2)呈现出夫妇共同感染趋势。(3)抗病毒治疗使AIDS病人/HIV感染者免疫功能提高。结论AIDS病人/HIV感染者以中壮年为多,向普通人群发展,抗病毒治疗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关注和重视HIV/AIDS机会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受损、防御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OIs 多发生于 HIV/AIDS,以及肿瘤、器官移植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新型毒品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新型毒品能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促进HIV的复制,从而增加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感染的风险。新型毒品还能对HIV/AIDS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结果及治疗等产生影响。该文对新型毒品与HIV/AID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FN γ和IL 10在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 0例HIV携带者、16例艾滋病 (AIDS)患者血清IFN γ和IL 10水平 ,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和IgM水平 ,选择 2 3名健康人作对照组。 结果 AIDS患者IFN γ水平为 (4 .5± 2 .7)pg/ml,对照组为 (8.2± 4.1) pg/ml,AIDS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HIV携带者、AIDS患者血清中IL 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4± 7.4) pg/ml ,(2 8.1± 11.2 ) pg/mlVs(6.9± 3 .8)pg/ml ,P <0 .0 1] ,且AIDS组高于HIV携带组 (P <0 .0 1)。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HIV携带者存在Th1型免疫应答缺陷 ,Th2型免疫应答与感染慢性化及疾病持续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合并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住院的HIV,/AIDS合并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肺病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结核病约占2/3,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约占1/3,其中肺结核78例,淋巴结结核26例,同时伴有两个部位以上结核者30例.CD 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55×106/L,胸片异常93例,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17例,培养阳性57例,经治疗后总死亡率为9.8%.结论 HIV/.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率高,诊断困难.患者免疫功能差,合并症多,经过抗结核、抗病毒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摸清运城市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关怀、治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及相关化验检查,观察合并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有1/5的人发生常见机会性感染症状,AIDS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治疗前(P<0.05);男女性治疗后CD4 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平均增长37.08%;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占2.9%,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53.5%,同时合并HBV和HCV感染的占1.9%;有心电图改变者占20.3%;HIV/结核菌(TB)双重感染率为2.3%.结论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较好,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今后要积极开展机会性感染或合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HIV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 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创造了感染条件,导致病原体乘机侵袭人体致病。这种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对AIDS合并HCV感染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临床疗效和肝损伤.方法 将患者按有无HCV合并感染分为HIV和HCV合并感染组(HIV/HCV组)65例,HIV感染组(HIV组)52例,应用两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联合一个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ART方案,疗程1年.随访并检测血浆HIV载量、外周血CD4细胞数、ALT.结果 治疗前,HIV/HCV组和HIV组的HIV载量均值分别为5.59和5.89 log10拷贝/mL,治疗1年后,分别降至2.91 log10拷贝/mL(P<0.05)和2.88 log10拷贝/mL(P<0.05),两组分别有83.1%和78.9%的患者HIV载量<500拷贝/mL.HIV/HCV组和HIV组CD4细胞均值由治疗前的73.9和72.4/μL,分别增至215.1/μL和214.8/μL(P值均< 0.05).1年内,HIV/HCV组与HIV组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24.6%与7.7%(P<0.05),但无因发生严重肝损伤而终止ART者.结论 联合应用NRTI、NNRTI治疗AIDS合并HCV感染患者,短期内能有效抑制HIV复制,促进免疫功能重建.HCV感染虽可加重肝损伤,但对ART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云南省住院儿童HIV/AIDS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2006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HIV/AIDS患儿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临床转归等。结果 82例HIV/AIDS患儿中,男47例,女35例。其中93.90%(77/82)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年龄为6~15岁占75.60%(62/82),1~6岁占20.73%(17/82),1岁以下占3.66%(3/82)。体格生长评价显示,39例(47.56%)患儿的身高或体质量处于下等,所有患儿身高不达标更为常见。免疫功能重度抑制者44例(53.66%),中度抑制者16例(19.51%)。该组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咳嗽51例(62.19%),持续或反复发热47例(57.32%),贫血43例(52.44%),营养不良40例(48.78%)等。主要机会性感染诊断:细菌性肺炎25例(30.49%),结核24例(29.27%),鹅口疮16例(19.51%),其中38%的患儿合并有2种及2种以上机会性感染。治疗后好转77例,未愈死亡5例。结论云南省住院儿童HIV/AIDS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患儿生长发育明显受限,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疾病进展及合并感染疾病谱与HIV/AIDS成人患者有异,儿童HIV/AIDS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