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在3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即间断环形缝合前半荷包与间断纵形(或斜形)缝合后半荷包合成一个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结果术中无须改变持针方式和缝合习惯即可轻松完成腹腔镜下荷包缝合,36例LA均顺利收紧荷包缝线并包埋阑尾残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20)min,术后住院时间(5±2)d。无荷包缝线撕裂浆肌层、阑尾残端漏或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36例术后半年通过电话随访,均无腹痛、腹胀等。结论改良荷包缝合法缝合荷包包埋阑尾残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避免应用传统方法缝合荷包给手术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降低因阑尾根部处理不满意而中转开腹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系膜缝扎及残端包埋缝合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阑尾炎患者手术成功;2例患者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是阑尾周围脓肿,另1例是回盲部肿块.手术时间30~105 min,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术后无出血,肠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系膜的缝扎及残端的包埋缝合行阑尾切除术可行且安全,患者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钛夹遗留,同时也使外科医师的腹腔镜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器械经脐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52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9.2 min(18~7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3~12 d)。其中,45例患者成功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2例行两孔LA术,3例行三孔LA术。术后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9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出血、切口疝、腹腔残余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传统器械经脐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简单、安全、可行、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较好,但操作难度相对更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必要时及时增加戳孔或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术中阑尾残端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6年4月448例行L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3种方法处理阑尾残端:应用套扎线行阑尾残端双重套扎(套扎法,n=312)、荷包缝合阑尾残端(荷包缝合法,n=112)、可吸收线缝合阑尾残端(可吸收线缝合法,n=24)。结果:套扎法312例患者基本恢复良好,术后11例出现右下腹轻微痛,2~3 d后消失。荷包缝合法11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可吸收线缝合法24例患者术后基本恢复良好,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腹痛,2~4 d后排气,症状消失。结论:LA术中处理阑尾残端应遵循开腹手术的处理原则,套扎阑尾残端方便可行,节省时间;荷包缝合包埋法是首选方法;可吸收线缝合阑尾残端适于阑尾根部坏疽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坏疽、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坏疽、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LA治疗93例坏疽、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处理阑尾根部时,使用Endo-loop阑尾根部双重套扎或双重钛夹夹闭46例,直接腹腔镜下丝线打结阑尾根部23例,间断缝合阑尾残端加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15例,清除阑尾残余组织加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残端,放置硅胶引流管9例。结果:9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2min,术后排气时间22.5h,11例术后使用止痛药或止痛针,1例戳口感染,无肠漏及腹腔脓肿发生,平均住院5d。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对于坏疽、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行LA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应用LA治疗45例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术中处理阑尾根部时,Endoloop阑尾根部直接套扎23例,间断缝合阑尾残端加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15例,清除阑尾残余组织加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残端放置硅胶引流管7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6.3m in,术后排气时间23.8h,11例术后使用止痛药,1例戳口感染,无肠漏及腹腔脓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5d。结论:对于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LA术是可行的,并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LA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8~90 min,术后1 d下床活动,1~3 d肠蠕动恢复正常,3~6 d出院.1例发生切口轻度感染,未发生残端瘘、腹腔脓肿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二孔法LA具有创伤小,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 2012年12月行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1例,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清除脓肿,寻找阑尾,处理阑尾残端.结果 31例均行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 ~120 min,平均55 min.无出血、肠漏、切口感染、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均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7~12 d出院.31例随访6个月,无残端炎、腹痛发生.结论 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行LA治疗493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316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34例,慢性阑尾炎21例。结果:493例LA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61min,平均36.5min,术中出血2~10ml。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4例戳孔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术后阑尾残端漏,保守治疗5~7d后治愈。住院3~7d,平均4d。结论:LA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切口平整、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中应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民医院微创外科施行LA术的294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94例阑尾炎患者行LA术时,均采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12mm)处理阑尾及其系膜。所有患者术中出血均〈10mL,手术时间13~48min(平均24min)。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d)。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肠瘘、腹腔出血、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以电话随访294例,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A术中应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处理阑尾根部及其系膜的操作简单、安全,能节省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成功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例经体外缝合悬吊辅助游离阑尾,2例缝合结扎后用可吸收夹夹闭阑尾根部。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37 min;平均住院3 d;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术后疼痛感、康复情况、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进手术方法及操作技巧后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利用可弯曲器械可完成缝合打结等难度较高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为49例患者行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9~120min,平均27min,术后顺利康复,仅在脐缘及耻骨上方阴毛区留下2个小且隐蔽的切口瘢痕,随访24~60个月,平均33个月,无切口感染、肠粘连、大网膜粘连、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对手术及美容效果感到满意,满意率达100%。结论: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戳孔少、术后瘢痕小且隐蔽、戳孔感染率低、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8例。自耻骨联合上方约2 cm阴毛处,做2个长约5 mm横形切口,两切口相距3~5 cm,分别置入5 mm trocar,作为2个操作孔,处理阑尾及其系膜,阑尾根部用套扎线套扎,切除阑尾,阑尾标本装入异物袋取出。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20~80 min,平均35 min;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 d。术后2例穿刺口感染,换药处理后切口愈合良好。5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出现穿刺口疝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瘢痕更隐蔽,美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的手术中的常见困难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勒流医院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86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处理困难包括腹腔脓液积聚15例,阑尾显露困难6例,残端处理困难5例,腹腔粘连3例;78例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转为常规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41.39±13.76)min,住院时间(4.82±2.16)d;全组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阑尾切除困难时,应视阑尾病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阑尾穿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的效果。方法:分析41例患者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常规开腹手术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61min,几乎无出血,术后穿刺口感染1例,肠间积液1例,无近期肠粘连等并发症。对照组40例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58min,腹腔残余感染8例,切口感染7例,近期肠粘连4例。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具有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等并发症。取出阑尾时尽量不与穿刺口接触及术毕彻底冲洗腹腔是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阑尾脓肿的可行性,以及与既往治疗方案相比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为45例阑尾脓肿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患儿7个月~5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3~10 d,腹部超声均提示阑尾周围脓肿。37例患儿入院后即行急诊手术,余8例患儿入院后保守治疗12~24 h无效后行腹腔镜手术。均采用3孔法(5 mm Trocar),脐部置入腹腔镜,左下腹及耻骨上切口为操作孔,阑尾及系膜均用丝线结扎。如阑尾粗大,耻骨上Trocar更换为10 mm后取出阑尾,必要时经耻骨上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予以三代头孢联合甲硝唑抗炎,禁食2~3 d,腹腔引流管于术后2~4 d拔除。将同组手术人员完成的40例开腹婴幼儿阑尾脓肿手术及28例阑尾脓肿经抗炎保守治疗好转后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婴幼儿作为对照,对比患儿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130 min,平均75 min。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腹腔镜组较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择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短,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得当,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阑尾脓肿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手术在寻找阑尾、处理脓肿及腹腔局部冲洗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术后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感染率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较开腹手术低,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1月,选择性地对26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疑存在肝内胆管残余结石而改行T管引流1例,术后8周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其余25例均一期缝合胆总管.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65 min.术后胆漏1例,经引流6天自愈.术后住院6-12 d,平均7.5 d.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个月,B超或MRCP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掌握缝合技巧和技术要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类型的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4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中转开腹4例外,余均顺利切除阑尾。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1min。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阑尾炎病人应有针对性的选择腹腔镜手术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ILA)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8年2月~2011年6月行131例TUSILA,在脐环下缘沿脐缘做弧形切口,长1.5~1.8 cm,于弧形切口置入1个10 mm trocar和2个3 mm trocar,trocar内置入10 mm 30°腹腔镜和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 129例成功施行TUSILA,2例因阑尾周围粘连严重和阑尾后位中转开腹(中转率1.5%).129例TUSILA手术时间25~130 min,平均40 min.无切口感染,术后1~3 d出院,平均2.6 d.129例TUSILA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脐部切口瘢痕不明显,无脐疝出现,美容效果好.结论 TUSILA微创、美观、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直接夹闭与缝合包埋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ail、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收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夹闭与缝合包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1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行荟萃分析。 结果共纳入14项RCT 1 739例患者,两种方法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D=-0.61,95% CI:-1.93~0.70,P=0.36),但应用直接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较缝合包埋法有手术时间短(MD=-14.81,95% CI:-17.20~-12.43,P<0.001)、术中出血量少(MD=-3.54,95% CI:-4.79~-2.29,P<0.001)、总住院时间短(MD=-0.38,95% CI:-0.68~-0.09,P=0.01)及术后住院时间短(MD=-0.20,95% CI:-0.38~-0.03,P=0.02)、术后并发症少(RR=0.70,95% CI:0.50~0.98,P<0.05)的优势;而缝合包埋法有住院费用低的优点(MD=2.84,95% CI:1.56~4.12,P<0.001)。 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采用直接夹闭法与缝合包埋法各有优势,对于阑尾残端条件好的患者,直接夹闭法可做首选。应综合考虑内外在因素,个性化进行方案选择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