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为8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徐慧 《中国健康教育》2014,(10):949-95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按随机数法将对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情况等。结果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64.6±18.3)、生理职能(30.6±15.3)、机体疼痛(61.2±20.5)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评分(P〈0.01)。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治疗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定时复诊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等遵医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6.7%、85.0%、95.0%、81.7%和83.3%,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疲乏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透析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S-14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4.
黄杨  陈雪琴  袁苗苗 《医疗装备》2023,(11):114-117
目的 探讨一点二源式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点二源式护理,均持续干预3个月,并比较分析两组自护能力、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维度评分、健康认知维度评分、自我责任感维度评分、自我护理技能维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量表中用药维度评分、饮食维度评分、透析方案维度评分、液体摄入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点二源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负担,提高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日记式饮食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教育干预的对照组(41例)和接受日记式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饮食健康信念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营养良好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觉行动效益、自觉行动障碍、自觉疾病严重性、自觉疾病易感性及自觉自我效能均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觉行动效益、自觉行动障碍、自觉疾病严重性、自觉疾病易感性及自觉自我效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与液体摄入、身体活动、心理调节、治疗行为以及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与液体摄入、身体活动、心理调节、治疗行为以及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日记式饮食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舟山医院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干预后两组VC、FEV1/FVC、FEV1、PEER和MMVF均优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系统、持续的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伴式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以帮助慢性病患者维持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标进而控制疾病。方法选取万宁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女性更年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为对照组,45例采用同伴式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用药、营养饮食、透析知识、疾病知识、血管通路等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血压体重监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式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女性更年期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正念减压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正念减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透析方案、用药、饮食、液体摄入、依从性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2版(BDI-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正念减压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自我感受负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伴式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宣教,观察组开展同伴式健康教育宣教,共6个月,评价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ESCA量表中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概念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疾病知识、透析治疗知识、遵医用药、血管通路、水钠控制、营养饮食知识及运动锻炼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女性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将1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58.2±18.1)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限制行为(20.6±3.2)等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68.9±16.9)、生理职能(37.3±15.2)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限制行为(23.7±3.3)、管理行为(11.1±2.7)等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评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时复诊、自我监测、饮食控制、合理用药、运动治疗等遵医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8.6%、81.4%、82.9%、94.3%和68.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抑郁状况的改善。方法:选取进行MHD治疗的终末肾病患者90例,了解透析患者的详细情况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MHD患者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MHD患者不同程度心理抑郁状况均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延长寿命。结论:实施个体化健康指导是改善MHD患者不同程度心理抑郁状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蛋白(Ab)与血红蛋白(Hb)的含量,治疗前后进行两次SF-36问卷调查评估生存质量。结果:HDF组与HD+HP组治疗后CRP、IL-6、IL-8、TNF-α的清除及Ab与Hb上升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前后三组患者行生存质量评分,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方面,HDF组与HD+HP组治疗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情绪角色功能在治疗前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HP及HDF能更好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社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康复出院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家庭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照顾为本的社区延续护理。出院3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境、情绪评估法测评两组患者的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性得分、情绪状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社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调动患者积极治疗的心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紫燕  高志玲 《职业与健康》2014,(17):2477-248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82例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宣教加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认知、依从行为、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代高英 《现代保健》2012,(25):52-53
目的:通过对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了解健康教育落实在家庭护理中的意义。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制定、实施、评价健康教育计划,并在家庭护理中落实实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住院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Ⅱ期以上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坠积性肺炎、痰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的落实,可以使患者及家属的焦虑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健康教育达标率高。所以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走出医院,进入家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卧床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平卧位抬高床头10°~15°卧位方法,对照组采用半卧位方法。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体位方法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提高血透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JCl模式下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月经失调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JCI评审标准,构建标准化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成立健康教育小组,以月经失调健康教育手册为宣教内容对月经失调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向卷式调查法,调查月经失调患者接受标准化健康教育前后的依从性。结果:接受标准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状况的掌握以及按时复诊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JCI模式下标准化健康教育能提升月经失调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5月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以《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对照组18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法选择2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促进模式。随访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的病因(78.5%),主要临床症状(84.6%),主要危险因素(71.5%),日常预防知识(80.8%),合理用药知识(87.7%),治疗方法 (73.1%),自我救护方法 (90.8%)以及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6.2%)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干预组患者戒烟戒酒(63.1%),合理饮食(73.8%),合理用药(85.4%),保持良好的心态(75.4%),加强锻炼与运动(79.2%),规律作息(81.5%),定期复检(84.6%)等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64.2±16.2)等生活质量评均高于自身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评分(P〈0.01)。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提高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淑芳 《现代保健》2014,(33):79-8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H)治疗和护理对重症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重症尿毒症患者4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组)、维持性血液滤过组(MF组)和血浆置换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组(PEMH组),每组1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MH组患者给予MH治疗,MF组患者给予MF治疗,PEMH组患者给予PEMH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水平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MH组血清中β2-MG、TC水平明均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躯体、认知、社会功能和健康状态评分明均显低于MF组,MF组均低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MH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尿毒症患者酸碱、电解质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治疗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