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亚芬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首程放射治疗的52例头颈及胸部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即给予比亚芬涂搽,对照组采用其他皮肤保护剂和放疗知识宣教.结果 当放射剂量小于40 gy时发生2级以上皮炎,治疗组30%(9/27),对照组84%(21/25).治疗组放疗过程发生轻度放射性皮炎,对照组发生中至重度放射性皮炎.结论 比亚芬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合并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86例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 :综合组 46例 ,外照射同常规放射治疗组 ,放射治疗当日及外照射达DT40Gy时 ,同时合并化疗 ,化疗方案 :氟尿嘧啶 ( 5 -FU)5 0 0mg·d-1,5d ;顺铂 (DDP) 3 0mg·d-1,5d ;亚叶酸钙 (CF) 2 0 0mg·d-1,5d ;常规放射治疗组 46例 (单放组 )食管癌常规外照射总量DT60~ 64Gy/ 6~ 7周 ,每次 2Gy ,每周 5次。均采用 8MVX线照射。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 3年以上 ,随访率 98 4%。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综合组和单放组分别为 40 3 %和 2 9 0 % ( χ2 =1 2 6P >0 0 5 )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5 8%、5 1 61%、3 7 10 %和 5 8 10 %、3 2 2 6%、2 0 97%。 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的毒副反应综合组高于单放组。结论 放疗合并DF方案加CF化疗优于单纯放疗 ,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对恶性肿瘤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材料和方法 :78例肺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组 (实验组 ) 4 1例和甲硝唑治疗组 (对照组 ) 37例。克林霉素磷酸酯 ,每次 30 0~ 6 0 0mg ,每日 2~ 3次 ,疗程 10~ 14d。甲硝唑 ,每次 5 0 0~ 75 0mg ,每日 2次或每 8h 1次 ,疗程 10~ 14d。结果 :(1)实验组痊愈率为 6 8 3% ,对照组为 45 9% ,P <0 .0 5 ,有效率分别为 80 5 % ,5 9 5 % ,P <0 .0 5 ;(2 )实验组致病菌清除率为 75 6 % ,对照组为 5 4 1% ,P <0 .0 5 ,;(3)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 2 2 % ,对照组为 45 9% ,P <0 .0 5。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对肺部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疗效好、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4.
同步化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化放同步治疗对晚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169例Ⅲ、Ⅳ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单放组 ( 85例 )和同步化放疗组 ( 84例 )。二组放射治疗予鼻咽原发灶DT68-74GY/7-7 5 /周 ,颈部 45 -76GY/4 5 -8周。化放组于放疗第 1周及 3~ 4周时加PF方案化疗。结果 化放组和单放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8%和 5 7 6%(P <0 0 5 ) ,放疗后颈部转移灶全消率分别为 84 5 %和 68 2 %(P <0 0 5 )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6 2 %和 42 4%(P <0 0 5 )。结论 PF方案同步化放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生存率 ,降低远转率  相似文献   

5.
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配合放射治疗复发性鼻咽癌65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率约 30 % [1] ,再程治疗公认的有效方法仍是放射治疗 ,但再程放疗效果欠佳 ,5年生存率仅 2 0 %左右[1] ,且治疗后远期并发症明显增加 ,生存质量下降 ,因而提高复发性鼻咽癌再程治疗效果是临床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自 1994年 6月以来运用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法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 6 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两组 115例均为 1994年 6月至 1997年 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入院后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和放疗加中药组 (治疗组 )。治疗组 6 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亚芬(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食管癌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进行放疗,采用6Mv-X线或15Mv-X线适形照射,常规分割,照射剂量共60-66 Gy。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前2 h,清洁放射区皮肤后,外涂一层药物约2-3mm厚并轻轻按摩,放疗后马上再涂一层比亚芬,以使放射区皮肤有足量的药物,每日2次,局部不常规清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放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治疗组率为37.0%,对照组为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于40 Gy之前的皮肤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7.4%(8/46),对照组为75.0%(3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食管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提高生活质量,能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83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调强放疗组(单纯放疗组41例),洛铂联合调强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42例)。两组放疗方案、计划相同,剂量60~66 Gy/30~33f/6~6.5 w;洛铂30 mg/m~2,于放疗开始的第1天、第22天应用,共应用2个周期。治疗期间观察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放疗结束后1个月通过复查食管钡餐、胸部CT评价疗效。结果单纯放疗组有效率为61.0%(25/41),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为81.0%(34/42),经统计学对比有显著差异(χ~2=3.987,P=0.0320.05)。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放射性肺炎、血液毒性及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等。同步放化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较单纯放疗组明显升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洛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但血液学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扶正复方颗粒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对胸部肿瘤放疗后继发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对症干预治疗,研究组29例在西医对症干预治疗基础上采用扶正复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发病潜伏期、近期临床收益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近期临床收益率分别为6.90%、93.10%与27.59%、68.97%,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病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中医证候积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显著改善(P0.05),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T/CD8+T显著上升,而CD8+T细胞、中医证候积分、TGF-β、IL-6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机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复方颗粒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奋  孔繁忠  林少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88-189,191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对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适型治疗组及常规放疗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常规放疗技术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放射性脑损害发生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适形放疗组为92.0%及47.0%,常规放疗组为86.0%及39.0%,适形放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慢性脑损伤发生率适形放疗组为12.0%,常规放疗组为18.0%,常规放疗组高于适形放疗组。[结论三维适型放疗技术能够改善中晚期鼻咽癌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减少放射性脑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采用6MV-Xray直线加速器全脑二侧野对穿照射,肿瘤吸收剂量30Gy~40Gy/(2~3)周。全脑放疗结束后一周行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结果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4.3%和17.1%。有8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般放疗反应;2例伴有癫痫小发作1次;2例治疗后9个月出现放射性脑水肿;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本组无顽固性水肿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是一种反应较小,痛苦较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疗效肯定,疗程短,不增加放疗副作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适形放冶治疗鼻咽癌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青松 《医疗装备》2002,15(3):39-40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作为放射治疗的一门新技术 ,已逐渐应用于临床 ,它的疗效已得到放疗界的认同。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它适合各种肿瘤的治疗 ,特别是那些位置比较特殊 ,不能手术 ,如 :鼻咽癌 ,放射治疗更是作为首选手段 ,并且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临床应用的普及 ,鼻咽癌的治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科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 6 0例鼻咽癌的疗效情况。一、临床资料6 0例鼻咽癌患者中 ,男性 4 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0~ 6 8岁 ,平均 4 5岁。全部病例均有组织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的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电子射野影像仪图像引导,研究组(n=35)接受锥形束CT图像引导。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头脚摆位偏差、左右摆位偏差、前后摆位偏差、引导放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头脚摆位偏差、左右摆位偏差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前后摆位偏差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摆位时间、治疗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图像获取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放射性肺炎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电子射野影像仪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相比,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未明显延长放射治疗总时间,但可有效避免出现严重摆位偏差,从而进一步提升放疗准确性,且可降低放射性肺炎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适形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放疗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Gy/次,1次/d,5次/周,DT66~72Gy。治疗组同步口服吉非替尼,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服2月。胸部病灶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放疗30天内经胸部增强CT扫描评价近期疗效,急性副反应及晚期并发症按照RTOG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37.1%、22.9%,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4.3%、5.7%,两组同期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79、4.20,P<0.05)。吉非替尼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疹、腹泻。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未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7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于放疗开始后1wk(Dt10Gy)时给药,治疗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溶液含漱,对照组予以复方硼酸液含漱。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Ⅲ、Ⅳ级口腔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40%、57.14%和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癌放射治疗联合DF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46例)和放化组(46例)。单纯放疗组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常规照射,每次1.8-2Gy,每周5次,照射剂量为60~70Gy。放化组外照射同常规放疗组,放射治疗当日开始采用DF方案化疗:氟尿嘧啶(5-FU)500mg/d,d1-5;顺铂(DDP)20mg/d,d1-5,28天一个疗程,每例至少化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共用2~4疗程。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缓解率分别为82.6%和58.7%(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DF方案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孙利  徐忠玲 《现代保健》2009,(11):32-33
目的回顾性分析Ⅰ期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23例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治疗或拒绝手术治疗的Ⅰ期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支气管动脉单纯性化疗灌注2次后,行肺部肿瘤受累野的局部放疗,全部病例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技术,中位照射剂量60Gy,此组为治疗组。并与随机抽取的Ⅰ期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的23例患者对照,此组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3个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7.8%和21.7%,总有效率为95.7%和86.9%,3年、5年生存率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6.5%和30.4%,34.8%和13.0%,肺早晚期反应较轻,无3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两组放疗反应相似。结论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方法对不能手术的Ⅰ期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较单纯放疗生存率高,而且放射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皮肤放射性湿性反应是放疗中皮肤最主要辐射反应之一。临床表现为照射野内皮肤高度充血、水肿、烧灼样疼痛,水泡形成,并有渗出液、糜烂。发生的最敏感部位主要是在大面积照射野或照射野皮肤的皱褶及潮湿处。为了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提高放疗效果,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自1995年开始使用维斯克外敷治疗皮肤放射性湿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7例,其中鼻咽癌患者7例,发生部位为面颈联合野的颈部照射野区;乳腺癌10例,发生部位为腋下照射野区。皮损面积均在8~12cm2,无脓性分泌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化疗配合放疗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综合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先行NP方案化疗4个周期,接着行常规放疗,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65-70Gy。观察组81例,先行NP方案化疗4个周期,接着行常规放疗,后行三维适形大剂量放疗,5.6Gy/次,隔日1次,共5~6次,使肿瘤靶区边缘剂量为25—30Gy。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3.1%、32.1%和60.9%、25.3%、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三维适形大剂量放疗可在给予周围正常组织较好保护的同时,提高肿瘤区的放射剂量,从而增加NSCLC的局部控制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低剂量盆腔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患者宫颈癌根治患者,术后用常规盆腔预防性放射治疗剂量治疗(40~50 Gy,20~25次,4~5 w),其中44 Gy为低剂量组(A组,78例),≥44Gy为常规剂量组(B组,13例)。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低剂量组5年生存率为92.2%,常规剂量组为84.6%,两组类似。放射性肠炎:低剂量组0级33例、1级35例、2级10例;常规剂量组为0级0例、1级7例、2级6例,低剂量组发生较少。白细胞计数、下肢淋巴水肿、放射性膀胱炎、肠穿孔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类似。[结论]宫颈癌术后盆腔预防性放射治疗剂量40~44 Gy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350mg/m^2。第1、8、15、22、29、36天。放射源为6MV或15MVX线,照射靶区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和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1.1%),有效28例(62.2%);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28.9%),有效38例(84.4%);治疗组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3/45)、35.6%(16/4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1.1%(5/45)、17.8%(8/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