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恶搞是一种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依托于现代电子传媒技术进行制作、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以娱乐大众的新型创作形式。大学校园网络恶搞具有"无父"的解构性和全民参与的集群性特点,是人性自由、解放的进步,但也不可忽视地存在消解文化、流于肤浅的趋势,需要我们审慎关注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网络"恶搞"作为网络娱乐下的"蛋",是青少年追寻"诗意人生""心灵突围"的一种集体默契。"恶搞"在赋予社会创造激情的同时,也产生了"娱乐至死"的倾向。面对网络"恶搞",不可能也不应该采取一种"正邪不两立"的姿态,进行色厉内荏的指责和打压,而应该认真分析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建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疏导体系,引领网络"恶搞"朝着健康、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最近流行的"凡客体"为代表的"网络文字恶搞"现象层出不穷。现在,"网络文字恶搞"已经成为一种传播于互联网,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流行文化形式。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对"网络文字恶搞"流行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解读青年亚文化的特性,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着眼于当下风行的网络恶搞现象,结合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首先将现今中国的网络恶搞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再从中推断出网络恶搞以娱乐为主导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谷羽 《文教资料》2009,(7):59-61
当今时代,"恶搞"作为一种交谈的栽体,成为一种混杂了大量不同性质的表达模式.本文对网络"恶搞"溯源、网络"恶搞"的文本解读、主流文化面临话语权危机、围绕网络"恶搞"的话语权之争、话语权的走向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新型媒体的技术支撑,"恶搞"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作为一种文化景观的普遍发生和迅速蔓延"恶搞",总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目前关于"恶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下,狂欢化的娱乐心理、祛"神圣"化的解构心理、关注社会民生的干预心理以及"恶搞经济"驱动下的逐利心理,是促发"恶搞"行为的主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恶搞"一词由日本游戏界传入台湾、香港而后进入中国内地。网络文学恶搞运用戏仿、反讽、拼贴等手法对原文本进行再创作,并对其言语、形象、意蕴三层面造成解构与颠覆。在后现代语境下,网络文学恶搞文本呈现出娱乐化、碎片化、狂欢化、视觉化等特征。网络文学恶搞的游戏审美与娱乐精神给人们带来身心放松的同时,也有其令人担忧的一面,应该意识到它在解构之后还应当有所建构。  相似文献   

8.
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等,为公众所广泛认同。网络恶搞是以娱乐消遣、滑稽、拼贴为主要手法的二度创作,也是文化娱乐化、生活狂欢化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消费现象。网络恶搞红色经典背离了红色经典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等,影响了人们对革命历史、革命英雄的价值认同。所以应当对网络恶搞红色经典持批判态度,引导网民弘扬红色经典,并以法律规范红色经典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恶搞现象已成一种风潮,形形色色的恶搞作品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恶搞已经从最初的一种单纯娱乐方式演变为一场热闹的文化事件.本文试图在系统回顾恶搞现象产生、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媒介技术发展、后现代文化背景及大众接受心理等三个维度,分析其在当前社会能够流行的深层原因.在看到恶搞娱乐功效的同时,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探讨其走向极端化的种种弊端,研究其发展趋向和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恶搞文化”现象看娱乐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文化”这种网络次文化在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今天人类共同承认的文化,对青少年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冲击。当“恶搞”由通俗一步步变为庸俗、低俗后。社会将形成是非混淆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审视“恶搞文化”的出现。需要我们持守娱乐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讲,网络恶搞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带来了各种不良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的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楚地认识和正确地引导及规约。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网络恶搞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带来了各种不良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地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规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讨论的理性与表现力——以央视大火的网络讨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一定程度上存在于现今中国的网络讨论中,但非理性表达则更多.非理性主要表现为情绪化表达,以及固有情绪的携带.网络讨论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恶搞,并对网络讨论的效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中国德育》2008,(4):17-22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有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围绕市场和岗位的需求,要以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网络应用和网络管理等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文章对依托校企合作,结合"组网"、"管网"、"用网"三大模块,构建"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十年词汇”影响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途径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余俊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49-51,140
"十年词汇"中某些"专用词语"具有"施暴性",且对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现首先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沿用,其次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借用,第三缘于后者对前者违背语用交际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承袭。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是一门全新的科学,面对信息网络化给“两课”教学提出的挑战和提供的机遇,应当建立一种与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丰富而又发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辐射力量,更好地发挥网络化背景下“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不断创新模式吸引用户,用户时间被数量巨大、形式多样的媒体所分割,"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这种网络新生态对青年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顺应网络时代特征的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程、MOOC等教学形式在竞争注意力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模式创新迟迟没有取得颠覆性效果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还未抛弃固有教学理念,未完成观念上的"自我革命",没有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魂"同信息网络时代的"基因"有机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九五后""〇〇后"作为大学生主流群体,是与网络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伴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产物--网络语言,由于具有简洁大众化、幽默生动性和快速传播性等特点,深受青年大学生青睐。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关注网络思想动态,熟悉网络对话风格,创新网络表达方式,与大学生建立良性网络话语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