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3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玉3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系新自534为母本,国内自交系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籽粒品质优和粮饲兼用等特点,200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平均产量894.9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8;,籽粒粗蛋白含量11.0;,淀粉含量76.36;,超过国家饲料和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籽粒容重788 g/L,是淀粉加工专用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可在新疆北疆春播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800℃·d.  相似文献   

2.
中熟耐旱高淀粉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 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熟玉米新品种新玉54号产量潜力、耐旱性和耐密性,为科学推广该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复播玉米区域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为基础,分析采用产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耐旱和耐密比较等方法.[结果]新玉54号两年复播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5.9 kg/667m2,比对照新玉9号增产10.7;,增产极显著,复播最高产量780.9 kg/667m2,复播生育期90~93 d,较对照晚熟3d.北疆春播产量850 kg/667m2,最高产量963.7 kg/667m2,生育期105d,所需≥10℃有效积温2400℃.籽粒容重766 g/L,租蛋白含量9.8;,粗淀粉75.04;,千粒重320 g,硬粒型,金黄色.耐早指数0.93,达1级极强耐旱水平,较对照高1个耐旱等级.耐密性强,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极显著,无倒伏.[结论]新玉54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耐旱性极强,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5.
新玉4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产量表现新玉41号于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北疆中早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918.17千克,比对照新玉13号增产9.83%。2006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897.20千克,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6.
新玉29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玉米品种,200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该品种自2005年新疆南疆地区和北疆冷凉地区推广以来,表现出高产、早熟、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一、品种优点 1.生育期短、后期籽粒脱水快 新玉29号在南疆复播生育期88天,在北疆春播生育期106天,需≥10℃有效积温2300℃,后期籽粒容易脱水、饱满,色泽好.  相似文献   

7.
新玉4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耐旱性极强、适应性广的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一、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新玉41号在2005~2006年自治区北疆中熟玉米区试中,平均667米2产量907.15千克,比对照新玉13号增产8.86%,其中在新源县区试点667米2产量1073.9千克,71团区试点667米2产量达1260.5  相似文献   

8.
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0号丰产性、稳产性好,在新疆南疆复播区试中,2年667米~2平均产量435.0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67%,生产试验中667米~2平均产量483.3千克,较对照增产5.48%,增产呈极显著差异。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生育期86.8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熟2天。品质优良,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含量9.07%,粗脂肪含量4.3%,粗淀粉含量73.56%,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7.6%。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商品性好。耐密植,抗倒伏,耐旱,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9.
早熟水果型超甜玉米新特玉5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特玉5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早熟水果型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好,春播生育期(出苗至籽粒成熟,下同)100~105 d,鲜穗采收期84.5 d,复播生育期85~90 d,鲜穗采收期74.5 d.丰产性好,平均鲜穗产量943.32~1 203.7 kg/667 m2.营养品质好,鲜籽粒粗蛋白含量13.12;,粗脂肪5.7;;甜度高,可溶性总糖含量40.73;,蔗糖35.43;.甜脆可口,可生食,皮薄渣少,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南北疆春播、复播两茬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000℃.  相似文献   

10.
新玉81号是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独家选育的201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10天左右南疆复播9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耐密植,籽粒商品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大豆北99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9939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采用联合育种模式,于2002年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科研所引进,经过异地鉴定,选择培育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0;(干基),脂肪含量22.8;(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总量受环境影响较大.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400.05 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8.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62.05 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2.67;,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  相似文献   

12.
同单36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长453为母本,同3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早熟春玉米品种,1998-2002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产量在8500~9500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早熟春玉米杂交种同单3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单3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母本1262与父本同71杂交而成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早熟春玉米品种,2001-2005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产量在8500~9500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6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新疆兵团农八师148团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北靠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以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为主.土地资源丰富,作物生长期间光温资源充裕,但干旱少雨,农业生产靠灌溉,水源不足,制约着生产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方法]利用现有棉花滴灌设施滴灌春小麦.[结果]2008年起,打破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创新小麦栽培滴灌模式.两年累计种植春小麦2 183.33 hm~2.[结论]通过春小麦地面灌和滴灌种植对比,论述有关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总体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南疆地区春播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16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各试验杂交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南疆春播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穗粗、株高、穗长、出籽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选择抗倒伏、株高适中偏高、果穗中长、出籽率高和偏晚熟品种是提高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