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Mif)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氨甲蝶呤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均于治疗后8d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15d包块平均直径缩小50%,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成功率均在80%以上。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有同样效果,但MTX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Mif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且给药方便,可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红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119-120
目的通过观察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适合药物保守治疗的67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氨甲蝶呤(MTX)治疗组、米非司酮治疗组、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组,对比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氨甲蝶呤(MTX)治疗、米非司酮治疗和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28%、66.66%和88.88%(两两比较P〈0.0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8.3%和7.4%(两两比较P〈0.01、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MTX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总成功率为78.65%,观察组保守治疗总成功率94.38%,两组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为58.43%,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9.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董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485-486
目的观察和分析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辅助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42例无手术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第Ⅰ组采用单一MTX静脉滴注治疗,第Ⅱ组采用MTX与米非司酮配伍并辅助中药的联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愈率.结果单一MTX治疗组治愈率为76.1%,联合治疗组治愈率93.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辅助中药联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是目前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观察组采用MTX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MTX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第1疗程有效率、总有效率、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输卵管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简便,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可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易于接受,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氨甲蝶呤(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于治疗后一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开始明显下降,治疗两周包块缩小或不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与氨甲蝶呤单独组成功率为94.1%和76.5%,两者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优于单用氨甲蝶呤,无明显毒副反应,成功率高,对于未生育妇女避免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42例肌注氨甲蝶呤,0.4mg/(kg·d),5d,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d,连服3d,联合中药。B组28例采用氨甲蝶呤0.4mg/(kg·d)肌注,5d,联合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d,连服3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38例(成功率90.4%)。对照组治愈19例(成功率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口服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后2h进食,每天1次,连续3d,氨甲蝶呤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对照组单纯用氨甲蝶呤1mg/kg两侧臀部肌内注射。4d为1疗程,分别在4d后开始第2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包块缩小、症状消失、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及血HCG下降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HCG转阴、血HCG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85.2%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具有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氨甲喋呤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甲蝶呤+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与MTX联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在南湾人民医院采用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156例,总结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与MTX联合治疗的保守治疗效果。结果较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及单一用MTX治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单一用MTX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MTX剂量加大具有骨髓抑制作用,而加大米非司酮剂量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米非司酮与MTX联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可有效提高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360-361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氨喋呤组(A组)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组(B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愈率82.1%,B组治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β—HCG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20.32±2.14)d、(14.62±1.3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明显低于A组(35.7%),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9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次肌注甲氨蝶呤。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96.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较单用甲氨蝶呤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方案;观察组47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β-HCG下降(接近)至正常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和β-HCG下降至(接近)正常所需时间均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是临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适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连清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85-86,89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不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根据患者不同血β-HCG浓度将其分为A组(〈2000 U/L)和B组(≥2000 U/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愈率为91.30%,高于B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低于B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尿β-HCG转阴时间及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明确,且血β-HCG浓度越低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7例患者,对照组有15例患者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症状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8例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9.6±2.1)d、住院时间(2251.6±78.9)d明显少于对照组[(15.2±3.4)d,(2337.8±72.7)d],包块直径(1.14±0.46)cm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23±0.61)cm(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蒋秋丽  陈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1-1782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85例异位妊娠患者,按自愿原则选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7d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β-HCG)值的变化及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值降低较对照组快,恢复正常的时间短(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异位妊娠,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恢复快,能较彻底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8.
黄鑫  李莹莹  纪红  张义楠  沈秀敏 《中国药房》2011,(48):4566-456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异位妊娠患者2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米非司酮+MTx组(122例)和米非司酮组(121例)。观察并记录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口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腹痛例数、转手术例数、造影通畅例数,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米非司酮+MTX组阴道流血时间、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包块缩小的时间、腹痛的例数均显著优于米非司酮组(P〈O.05),2组在出现副反应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米非司酮+MTX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保守疗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再次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的保守方式或方法治疗未破裂型输卯管妊娠后的2年内再次妊娠的情况,寻求对输卵管妊娠较好的治疗方法及对再次妊娠影响较小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123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A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69例;药物组(B组)予米非司酮或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治疗54例。比较两组术后随访2年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再次妊娠时间、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发生情况。结果2年内宫内妊娠率A组为50.72%(35/69)高于B组35.19%(19/54)、平均再次妊娠时间A组(10.53±2.05)月小于B组(14.12±3.15)月,继发性不孕A组27.54%(19/69)小于B组38.89%(21/54),再次异位妊娠A组21.74%(15/69),B组25.92%(14/54)。两组在再次妊娠时间、宫内妊娠及继发不孕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再次异位妊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入住本院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患者血清β-HCG的下降情况和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血清β-HC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10.0%,实验组发生率为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2.5%,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可能会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需适当辅以杀胚治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比传统的甲氨蝶呤单用疗效更好,而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