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几年,我国立法机关和享有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屡屡出台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对既有法律文本进行修改,其种种立法和对法律的修改行为,体现出了本届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法学角度而言,也就是反映出我国近几年的立法工作有更加突出保护公民权益的个人本位趋势。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依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任何人格权威(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来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每个社会成员都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任何人或任何组织包括政府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私权的行使是否存在界限?当前,威胁私人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物权法》对于保护私人财产权利空间应当起到何种作用?这不仅是正确认识和贯彻《物权法》的先决条件,也是协调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平衡,促进社会和谐所必须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小明读者: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我国法律对公民的合法财产予以充分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应对公民的财产非法扣押,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朱某家属对魏某所有的货车进行扣留,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运营,因此,朱某家属应对车辆运营损失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理念和行政程序法 应松年从事行政立法和研究二十多年,他认为,“现代行政法基本的理念就是保护公民的权益,规范政府的行为。你要去管理社会,首先要在管理社会以前,或者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把自己管好,规范好自己,目的就在于保护公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曾哲 《岭南学刊》2007,(5):57-59,77
宪法原则指导下的物权法,在法律文本上起到了对公民财产权平等而细化的边界保护。物权法是法律与政治权力合作的桥梁,是宪法原则的具体制度构建。因此,物权法典既是市民社会财产权利人共同的斗争武器,也是他们各自主张权利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7.
黄锦就  叶伟锋 《公安学刊》2010,(1):88-92,100
1976年,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教授在其著作《法律之运作行为》(The Behavior of Law)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深具科学性的社会学理论:法律之运作行为。作为一种政府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是可以量化、可以预见及可以根据普遍性的法学原则作推论的。法律这个概念在布莱克的理论中占据了中心的位置。然而,一些持批判观点的论者认为,布菜克的理论有很多问题。首先,他们认为布莱克的概念并不清晰,“政府”这个措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性连贯点,并没有在他的理论中被界定。其次.他的理论在应用于实际时显得并不足够,譬如他的理论就无法掌握住中国社会中一些重要而实在的半政府或无政府之名但行政府之实(quasi and de facto government)的社会控制机构及方法。本文正是要介绍社会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府性质这种法学观点,并透过这个机会去重构布莱克的法律概念。同时,本文也要指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是在政府允许私人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或将社会控制的权力授予私人机构的前提下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方向表现为政府培育公民社会力量,引导社会治理创新。广东东莞市大力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培育社会组织、探索社区自治管理模式,进行了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其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企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管理从一元管理到政府与社会组织、私人部门等多元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诚信社会建设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公民在其中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所负责任源于公民身份之内在要求,以及政府责任的有限性。并由此确定了公民责任在于:一是要身体力行,坚持诚信从自己做起;二是对他人尤其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负有诚信监督责任。在当前我国社会所形成的诚信危机中,公民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失责现象。因此,在我国诚信社会建设中,公民必须增强从自己做起的公民自我责任意识和督促他人诚信的公民监督责任意识。只有公民和政府共振形成合力,诚信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对于规范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通知要求,决定对我省现行地方性法规中涉及行政强翩的规?定进行专项清理。本刊就此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袁锦贵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高强 《中国人大》2014,(8):24-24
任何先进的、科学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手段都需要依靠法律,一切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也都需要法律加以确认,全面实施,否则国家治理就会无序,政府行政就会无据,社会管理就会失章,公民的行为也会失范。所以,现在我们强调依法治国,强调健全国家法治,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六、重构布莱克法律概念II:法律或多或少是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或多或少的政府社会控制"包括了两个概念:(1)政府对私人组织的授权;  相似文献   

13.
杨晋玲 《思想战线》2003,29(6):80-84
我国立法对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宪法、普通法及特别法三个层面实现的,但由于主要担负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民事法律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实践中对涉及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事件的处理不力。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在婚姻法中设立亲权制度以及完善《民法通则》中的监护制度来改变法律对未成年人财产权利保护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底,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认为我国已迈进了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长的私人领域;  相似文献   

15.
张锦 《当代思潮》2012,(7):72-74
一、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与问题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和影响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公民行为。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就要求在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使公民充分参与,表达意见和诉求,同时提高评估的质量和客观性。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公民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并逐步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纳入公民评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3)
软法是相对于硬法而言的,指不能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软法之治扎根于公民社会,有助于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拓宽民主模式,规范社会行为,构建安定有序的政治生态等。以软法之治助推执政能力现代化的举措有助于协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自治和公民自治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从制定《物权法》配套性法规,到颁布《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保护公民财产权利方面。2008年似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立法循环。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我国政府已经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作为基本人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是首先应当得到尊重的。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公民的人身自由必须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并且应当成为一切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保障的重点。除了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可以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范围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和权利。这里提醒我们的保安员,在任何工作岗位执勤,都要依照这个大的原则,按…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一贯以“博爱、平等、自由”来标榜资产阶级国家是最“民主”的国家。其实,打着最“民主”旗号的内幕却是肮脏、罪恶! 资产阶级国家虽然与封建国家不同,它取消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然而,资本家拥有工厂、矿山、农场、商店、银行,而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受资本家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财产,保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所以,这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公民不能有任何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行为,否则,他们就会出动军警、  相似文献   

20.
虚拟社会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形成的崭新的人类生存空间,以其庞大的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将人们带入全新的网络时代。与此同时,虚拟社会隐私权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世界各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虚拟社会隐私权,我国的立法保护对此也有所体现,但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我们应该从法律、技术、伦理角度采取综合措施构建公民的虚拟社会隐私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