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塔娜 《大家健康》2016,(3):279-280
水痘和带状疱疹隶属于同一种病毒,即皆由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引发的不同疾病表现,水痘为最初病症表现,而带状孢疹病症则是由感觉神经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而引起的其他病症表现.通常情况下,水痘常发生于青少年人群,在发病期间,多发于患者面部,背部以及四肢,患染病症的患者通常,因奇痒难忍而抓伤伤口,致使伤口破裂,感染范围扩大.而带状疱疹多发于成年人群,病变位置为感觉神经周边皮肤组织,患者常常出现具备神经疼痛的症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春季为发病高峰期,一般情况下,患染水痘患者不再再次患染水痘,但不排除患染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2.
水痘和带状疱疹隶属于同一种病毒,即皆由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引发的不同疾病表现,水痘为最初病症表现,而带状孢疹病症则是由感觉神经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而引起的其他病症表现。通常情况下,水痘常发生于青少年人群,在发病期间,多发于患者面部,背部以及四肢,患染病症的患者通常,因奇痒难忍而抓伤伤口,致使伤口破裂,感染范围扩大。而带状疱疹多发于成年人群,病变位置为感觉神经周边皮肤组织,患者常常出现具备神经疼痛的症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春季为发病高峰期,一般情况下,患染水痘患者不再再次患染水痘,但不排除患染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3.
提到皮肤病,人们马上会想起“痒”。确实如此,大多数皮肤病都是以痒为主要症状的。但个别的皮肤病却不痒,而是以痛为突出的表现,带状疱疹就是以痛为特征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也有人称其为“蜘蛛疮”或“蛇缠腰”。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平时不发生症状。促成发病的诱因相当复杂,通常是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如疲劳过度、精神创伤、年迈体弱、慢性病缠身,此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带状疱疹病毒就会乘机发威,导致发病。带状疱疹起病较急。发病之前,患者先有轻…  相似文献   

4.
金旭 《开卷有益》2014,(7):14-15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水痘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属于同一类病毒,是同一类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凡是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的儿童,感染该病毒后发生水痘,曾经出过水痘或接触过水痘患者的成年人,感染病毒后易于患带状疱疹;还有隐性感染者,感染病毒后当时不发病,病毒潜伏在神经根,在肌体抵抗力下降、劳累或感冒等诱因的影响下则可发生带状疱疹。人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唯一寄宿的地方,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后  相似文献   

5.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的临床特征是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班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易感儿一般为1~6岁,接触后90%发病.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儿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经飞沫传播和直接直触传播.出疹前一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水痘病毒经上呼吸道侵入机体,在呼吸道粘膜细胞中复制,而后进入血流,到达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后释放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发病.水痘皮疹分批出现与病毒间歇性播散有关.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属a疱诊病毒亚科,此病毒在儿童时期,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恢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受冷、热、药物、创伤、恶性病或放射线等因素作用,病毒被激活,再次发病,表现为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蛇串疮"、"缠腰火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西医认为该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为多见,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几年的发病趋势有所上升。由于本病发作时有很强的灼痛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张颖 《开卷有益》2007,(5):43-43
一、什么是水痘和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可引起水痘,再激活感染可引起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8.
华林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31-2832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单侧性皮疹,上有簇状小水泡,沿受累周围神经带状分布并伴有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症状典型者诊断容易,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先有神经痛,很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现报道4  相似文献   

9.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 ,属α -疱疹病毒亚科 ,即人疱疹病毒 3型。其原发感染为水痘 ,潜伏再度激活则引起带状疱疹。大多数健康儿童患水痘后表现为轻症 ,但少数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患水痘后表现严重 ;成人患水痘后症状也严重。近年来 ,带状疱疹 (HZ)  相似文献   

10.
【前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此病毒初次感染称水痘。据认为水痘、疱疹病毒是通过水痘皮疹处末梢神经,向心性地在神经节内潜伏感染所造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可发生于许多感觉神经节中。如果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就会发生带状疱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何杰金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患者在化学治疗时,对水痘、带状疱疹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所以,高龄者或上述疾病患者在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了解食蟹猴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 ELISA试剂盒对经B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中国3个猴场的3岁左右食蟹猴,进行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SVV)抗体检测.结果 3个猴场SV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4.55%,30.95%,27.66%.在血清学测试期间,所有血清阳性的猴没有出现皮疹.结论 猴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会潜伏在神经节,激活后产生带状疱疹症状,这是一种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它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而糖尿病患者多有免疫功能低下,且血糖升高通常为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培养基,故当糖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时症状较重,治疗时间长,并且往往使血糖更高.现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住院的糖尿病并发带状疱疹12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樊久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923-4923
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对病程的影响。方法:对1例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病程无延长。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对病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单侧性发疹、成簇水疱、沿周围神经分布并伴有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疼痛可与皮疹同时发生,也可发生于皮疹之前.一般是在感冒后2周左右发病,潜伏期为10~15天.对局部疼痛发生在皮疹之前的患者,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涛  杨慧霞 《中国医刊》2008,43(5):18-21
水痘带状疱疹(varicella-zoster,VZ)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且存在潜伏状态。首次感染VZ病毒可导致水痘发生,潜伏病毒发作可引起带状疱疹发生。水痘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病,具有典型的皮损,易通过接触传染,大多数生育年龄者已感染过并已自愈。但成年人初次感染此病全身及肺部症状会比较严重。带状疱疹通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成年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其特点是痛性疱疹,在皮肤上呈典型的节段性分布。目前在美国,随着水痘疫苗的广泛应用已使水痘的发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泡和痂疹为特征,多见于小儿,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增大趋势。某部于2009年4月2日-4月27日出现一起水痘流行,共发病6例。现将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樊久芳 《实用医技》2007,14(35):4923-4923
目的:观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对病程的影响。方法:对1例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病程无延长。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重叠感染,对病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痘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群多为2~10岁的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冬春交替之时。虽然水痘是非致命性疾病,但其传染性很强,一旦在人群中传播,将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水痘绝不能轻视。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它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在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的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成人的症状较儿童明显,一般在发病1~2天内出现皮疹。通常,水痘的皮疹首先见于患者的躯干,然后逐渐延及头面部…  相似文献   

19.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泡和痂疹为特征,多见于小儿,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增大趋势.某部于2009年4月2日-4月27日出现一起水痘流行,共发病6例.现将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类疮疹病毒潜伏在背根的神经节中。原发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痘,随之该病毒潜伏下来,而再激活导致带状疱疹。但尚未确定潜伏性病毒的频率及分布情况。研究人员使用多聚酶链反应,对最近未感染水痘或带状疮疹的23名33~88岁病人的三叉神经及胸神经节进行了尸检以确定潜伏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的存在。代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制起点的寡核苷酸引物及水痘带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