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以及以往运用较为广泛的兰州会议这三个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异同。方法 :对 1997年至 2 0 0 0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 (FPG)≥ 6 .1mmol/L和部分空腹血糖正常者共2 34例 ,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按WHO、ADA以及兰州会议诊断标准划分不同的血糖水平人群 ,并比较分析人群分布异同 ,同时对各诊断标准划分的糖尿病人群的FPG、餐后 2h血糖 (PG2h)的频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WHO与兰州会议标准诊断糖尿病 (DM )人群的分布频数几乎一样 ,FPG≥ 7.0mmol/L者近 6 5 % ,而FPG≥ 7.8mmol/L者仅占 45 %。兰州会议标准诊断DM组PG2h≥ 11.1mmol/L者占 85 %以上 ,ADA标准诊断DM组PG2h≥ 11.1mmol/L者在 75 %以上。与WHO标准比较 ,兰州会议标准组的符合率正常人群 10 0 %、DM 87.5 % ,而ADA标准组的符合率NGT6 4.71%、DM 80 %。与ADA标准比较 ,兰州会议标准组的符合率NGT6 2 .0 7%、DM 6 2 .5 0 % ;WHO标准组的符合率NGT5 6 .41% ,DM 6 2 .75 %。兰州会议标准组的NGT无一例被WHO或ADA标准诊为DM ,以WHO、ADA标准诊断的NGT或正常人群正常空腹血糖 (NFG)者各有 8例被对方诊断为DM ,占该人群的 10 %~ 12 %。结论 :诊断DM时将FPG的标准由原≥ 7.8mmol/L降至≥ 7.0mmol/L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的代谢异常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如空腹血糖(FPG)≥6.1mmol/L,且7.0mmol/L,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2h血糖(2hPG)7.8mmol/L即为IFG;如FPG7.0mmol/L、OGTT负荷后2hPG≥7.8mmol/L且11.1mmol/L者为IGT,两者合称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两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1]。目前国内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如何降低此类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高危人群筛查适宜而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首钢四个社区的16 056例T2DM普查人群,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值(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筛查T2DM患者及高危人群。结果 (1)以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PG≥7.0 mmol/L,2 h PG≥11.1 mmol/L,筛出T2DM患者2 011例(12.52%),T2DM高危人群4 334例(26.99%)。(2)按2010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T2DM患者:单检测Hb A1c≥6.5%灵敏度为53.41%,漏诊46.59%;单检测FPG≥7.0 mmol/L灵敏度为49.98%,漏诊率50.02%。糖尿病高危人群:Hb A1c≥6.0%或FPG≥6.0 mmol/L灵敏度为69.4%。(3)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与OGTT诊断糖尿病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6.1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和90.3%;Hb A1c最佳切点为6.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4.5%。与OGTT诊断T2DM及高危人群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和87.2%,Hb A1c最佳切点为6.0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3%和77.4%。(4)若采用联合筛查T2DM以FPG≥6.1 mmol/L或Hb A1c≥6.2%作为标准,灵敏度可达到85.3%,同时有较好的特异度78.9%;以FPG≥5.6 mmol/L或Hb A1c≥6.1%联合筛查T2DM及高危人群作为标准,灵敏度74.4%,特异度71.5%。结论 Hb A1c与FPG联合测定是一种筛查诊断T2DM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建议对5.6 mmol/L≤FPG≤7 mmol/L或Hb A1c≥6.1%的人群应行OGTT,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在我院集体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986例(除外已经诊断糖尿病者和其他影响HbA1c检测结果因素者),全部检查HbAlc及空腹血糖,HbA1c≥6.5%的318例和空腹血糖(FPG)≥6.1 mmol/L的616例(其中FPG≥7.0 mmol/L者262例),择日再行血糖水平检测或75%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两次检测结果诊断或排除糖尿病。结果进一步检测HbAlc≥6.5%组诊断糖尿病276例,FPG≥6.1 mmol/L组诊断糖尿病311例(其中FPG≥7.0 mmol/L组216例)。以HbA1c≥6.5%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98.4%;FPG≥7.0 mmol/L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为69.5%,特异性为98.3%;以HbA1c≥6.5%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漏诊率(11.3%),明显低于以FPG≥7.0 mmol/L为切点诊断糖尿病的漏诊率(30.5%)。结论 HbA1c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或提供进一步检查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在2型糖尿病(T2DM)初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往未诊断过糖尿病(DM)和进行相应治疗的志愿者882例,受检者10h内无热量摄入,测定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218例T2DM患者HbA1c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血糖试验正常(NGT)者(P<0.01);用ROC曲线法得到HbA1c临床诊断界值为6.4%,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采用HbA1c≥6.4%判断T2DM时,其敏感性为77.5%,特异性为95.0%;以HbA1c≥6.4%检出2hPG≥11.1mmol/L的敏感率为77.0%,漏诊率为23.0%。结论 HbA1c诊断敏感性和诊断性能优于FPG,胶乳凝集法测定HbA1c稳定性好、精确度高,能进行自动分析,可取代FPG用于临床DM筛查和初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新诊断标准中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g/L)取代FPG≥7.8mmol/L(≥1.40 g/L)这一变动是否符合本地区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内分泌门诊438例检查血糖的患者用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后,利用2种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DM患者159例,其中男83例,女7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FPG≥7.8 mmol/L和FPG≥7.0 mmol/L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FPG≥7.8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和99%;而FPG≥7.0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97%。结论FPG≥7.0 mmol/L因其特异性达97%,而敏感性又高于FPG≥7.8mmol/L,适合于本地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中老年糖调节受45(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50岁以上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FPG5.6mmol/L做OGTF检查。结果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5,P〈0.05);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计算不同FPG切点诊断IGR的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FPG为5.7mmol/l。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DM中老年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切点血糖(1hPG)筛查糖代谢异常的可能切点数值和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12例,行75 g OGTT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糖代谢异常时OGTT 1hPG对应的最佳切点数值,以此切点的数值分两组人群比较两组间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H‐C),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水平。结果①研究中新诊断DM为36例(32.1%),糖调节受损(IGR)46例(41.1%),糖耐量正常(NGT)30例(26.8%)。②ROC曲线显示以OGTT 1hPG≥10.1 mmol/L作为诊断糖代谢异常的切点,敏感性89%,特异性90%。③以10.1为切点分组后,1hPG≥10.1 mmol/L组的UA、FPG、HOMA‐IR指数高于<10.1 mmol/L组( P <0.05),HOMA‐β指数低于<10.1组( P <0.05),两组BMI、空腹真胰岛素(FTI)、TG、CHO、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当OGTT 1hPG≥10.1 mmol/L ,已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1hPG可反应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DM初筛患者535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水平。根据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NGT组和IGR组并称为非糖尿病组(non-DM)。用ROC曲线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诊断DM及IGR的能力。 结果:DM组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1);上述指标IGR组亦显著高于NGT组(P均<0.01)。DM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P<0.01)。HbA1c 的cut off值为6.1%时,诊断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9,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78.4%,与7.0 mmol/L FPG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2者联合应用显著提高诊断能力,AUCROC=0.88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8.0%。以HbA1c 5.7%为cut-off值,诊断IGR(AUCV=0.66)能力显著低于FPG(AUCROC=0.787),P<0.01。 结论:HbA1c的cut off值为6.1%时可用于诊断DM,与7.0 mmol/L FPG 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但5.7% HbA1c对IGR的筛查能力较弱,不及5.6 mmol/L FP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0岁老年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17例明确糖尿病(DM)诊断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结果 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采用ROC曲线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空腹血糖(FPG)临界点为6.45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91.2%,曲线下面积0.849(95% CI0.842~0.946),阳性似然比3.32,阴性似然比0.18;与DM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6.3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和84.5%,曲线下面积0.929(95% CI0.890 ~ 0.967),阳性似然比6.48,阴性似然比0.18.与IGT状态相关的FPG临界点为4.95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和55%,曲线下面积为0.511,阳性似然比1,阴性似然比1.与IGT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5.8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和65%,曲线下面积为0.64,阳性似然比2.09,阴性似然比0.42.结论 分别以HbA1c≥6.35%、≥5.85%作为糖尿病及IGT的筛查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