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对41对习惯性流产夫妇进行皮肤调查,对其肤纹特点进行研究,与国内正常值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是,女性A频率高,右手拇指、食指最高。分别为19.51%,19.51%(正常3.3%、4.7%)。Lu频率低,右手拇指仅为2.44%(正常29.4%)。Lr频率高,右手小指达48.78%(正常0.2%)。FRC、TFRC值低、分别为11.5±4.96、114.68±40.93(正常13.85±5.43、138.46±41.59)。过渡型Ⅰ(桥贯型)频率低,4.88%(正常12.66%)、悉尼手频率高8.53%(正常3.16%)。男性Lu频率低,右手拇指仅为2.44%(正常29.4%)。Lr频率高,右手小指达48.78%(正常0.2%)。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9例无精子患者进行皮纹分析,与文献国内正常值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是:食指A频率高(20.69%,正常2.70%);小指Lu出现率低(36.21%,正常65.10%);小指W出现率低(15.52%,正常33.80%);∠atd减小(38.67°±5.39,正常41.30°);TRC减少(106.79±42.50,正常148.80±42.53)。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患者的皮纹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皮纹学分析,与文献国内正常女人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是:拇指At出现率高(3.33%,正常0);中指At出现率高(6.67%,正常0.75%);拇指Lr出现率高(30.0%,正常0.75%);中指Lr出现率高(30.0%,正常为1.45%);环指Lr出现率高(13.33%,正常为0.75%);小指Lr出现率高(30.0%,正常0.4%);∠atd增大(42.90°±4.97,正常39.92°±6.60);TFRC减少(125.69±40.28,正常138.46±41.59)。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于有异常妊娠史妇女60例,检测了血液、尿液和宫颈分泌物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结果表明:有死胎、畸胎妊娠史的妇女,血、尿和宫颈分泌物中的HCMV-DNA以及HCMV-IgM阳性率分别为42.85%(12/28)、28.57%(8/28)、53.57%(15/28)和25.00%(7/28);习惯性流产史的妇女分别为21.87%(7/32)、12.5%(4/32)、31.25%(10/32)和15.62(5/32);正常对照为14.28%(5/35)、11.42%(4/35)、17.14%(6/35)和6.71%(2/35)。统计表明:畸胎、死胎组的血、尿和宫颈分泌物中的HCMV-DNA明显高于对照P<0.05,有显著差异。习惯性流产组的四项指标与对照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清中的HCMV-IgM的阳性率低于血液和宫颈分泌物中的阳性率,而接近于尿中的结果。不同部位的标本,以宫颈分泌物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血液,再其次是尿液。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组织中内分泌细胞及其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竹林  李永国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6):341-343,T068
42例胰腺癌嗜银和亲银染色发现19例45.2%含内分泌细胞(EC),其中EC阳性率≥50%4例;高分化腺癌EC阳性率(5/20例,25%)低于中、低分化腺癌(12/19例,63.2%)和粘液癌(2/2例,100%),组织学分级I级病例EC阳性率(5/18例,27.8%)低于Ⅲ级病例(7/8例,87.5%);EC阳性病例间质肥大细胞数明显高于EC阴性病例;发生转移病例EC阳性率(8/14例,57.1  相似文献   

6.
200名汉族青年皮纹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名正常青年学生进行了13项皮纹参数测定。指纹是尺侧箕多(48.85%),趾纹是腓侧箕多(62.45%)。手指纹型左右对应组合格局以箕形纹/箕形纹多(40.70%)。指趾纹型左右对称频率为79.00%,指趾纹同型频率男性分别以斗形纹与箕形纹多,女性则以箕形纹多。指纹嵴线总数为151.70±43.36,指纹嵴线绝对总数为215.50±93.03,t距比16.74。指纹系数男女分别为51.56与44.16;趾纹系数男女分别为19.14与16.95。手指球部轴三射线走向中A与B主线多走向小鱼际区,C与D主线多走向I_4区。双侧通贯手7例,单侧通贯手5例,掌跖真实花纹以箕形纹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探讨中国人CYP2D6酶基因的多态性分布规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100名正常汉族人的CYP2D6基因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人群该基因A、B、D和E4种引起酶活性缺失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6.5%、0.5%和1%;XbaⅠRFLP显示:29kb/29kb、44kb/29kb和44kb/44k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8%、46%和13%;而且还发现虽然A和B突变主要于29kb/29kb基因型,但也有12%的B突变见于44kb/44kb基因型。结论中国人CYP2D6基因的这四种引起酶缺乏性的突变频率均较欧美人低。XbaⅠ44kb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400例围产胎儿心电图检测分析及异常心电图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FECG-D型仪对400例围产胎儿进行了FECG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成功363例,成功率为90.8%,正常FECG316例占成功数的87%,异常FECG47例占成功数的13%。在对异常FECG的类型及原因的分析中发现,异常FECG中以FST下移>5uv为多占53.2%,其次为胎儿心动过速25.6%,胎儿心动过缓10.6%。胎儿心律不齐6.3%,FQRS时限增宽4.3%。胎儿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为胎儿窘迫占78.7%,脐带绕颈12.8%,提示胎儿宫内缺氧是引起围产FECG异常的主要原因,22例(47%)异常FECG分别经胎盘给药、吸氧、输液等处理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9.
经孕妇腹壁测试了1300例胎儿心电图(FECG),成功率为91.5%。建立了一套腹壁FECG各波段的正常值,为判断正常与异常FECG提供了客观依据。共发现异常FECG47例,其中妊高征组12例(12/100):妊娠贫血组7例(7/100);正常孕妇组28例(28/1100)。结合生后随访,探讨了异常FECG的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提示对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护。  相似文献   

10.
用C45末端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75例湖北汉人SLE患者和58例正常人进行了RFLP检测,同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固定方法测定了其中51例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的C4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患者中24例(32.0%)的RFLP带型为7.0-5.4kb(A型),10例(13.3%)为7.0-6.0kb(B型),40例(53.3%)患者RFLP带型为7.0-6.0-5.4kb(C型),仅一例(1.3%)带型为7.0-6.4-5.4kb(D型),即带有表示C4A基因缺失的6.4kb片段。正常对照组中RFLP带型仅检出A、B、C三型,与患者组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C4表型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中C4AQ0者为22例(43%),正常对照中C4AQ0者为10例(17.5%),计算RR值=3.56,χ2=8.46,P<0.01。上述结果表明,C4A蛋白质缺失与SLE易感性密切相关,但在湖北人群中C4A蛋白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C4A基因的缺失所致。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临床对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快速基因诊断方法,应用PCR反向点杂交(reversedotblot,RDB)技术,对广东地区35例重型β地贫患儿及其双亲的基因突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重型β地贫基因突变可见7种类型:CD41-42(-TCTT),IVS2nt654(C→T)。TATAbox-28(A→G),CD17(A→T),βE(26)(G→A),CD71-72(+A)及CD14-15(+G),其结构比依次为:40%,28.6%,11.4%,7.1%,7.1%,7.1%,4.3%及1.4%,和13种基因组合形式;(2)基因突变类型不同致临床表型不同,β°纯合子临床多表现重症,发病早(3~6个月),靠输血维持生命;β°/β-(E或-28)双重杂合子多表现中间型或重型,发病年龄较晚,贫血较轻,输血较少,PCR-RDB技术不需依赖同位素、操作简便、快速,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膜脂肪酸含量及组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2例正常成人红细胞膜脂肪酸(FA)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该法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重复性变异系数平均5.5%,回收率平均94.7%。人红细胞膜主要由廿二碳六烯酸(C226)、花生四烯酸(C204)、亚油酸(C182)、软脂酸(C160)、油酸(C181)和硬脂酸(C180)等六种FA组成,其中花生四烯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占71.6%。  相似文献   

13.
湖北汉族人群C4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人同一组神经心理测验5年随访结果。方法:应用Fuld物品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121名社区老人5年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NPT变化幅度是:正常老人组:BD>RVR>DS=REC13。痴呆老人组:BD>RVR=REC13>DS。正常衰老与病理衰老在物品短时记忆与语义长时记忆的减退速率上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正常衰老与病理衰老具有不同的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痴呆的诊断与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大鼠背部30%体表面积皮肤三度烫伤后3、6、12、24、48h,心肌cAMP含量分别减少17.1%、24.7%、38.1%、34.2%、25.6%(P<0.05或0.01);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基础活性分别降低32.7%、42.3%、57.7%、46.2%、40.4%(P<0.05或0.01);心肌磷酸二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明显降低(下调),但亲和力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cAMP含量的减少与AC活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实验还发现,烫伤后3、6h,心肌膜AC基础活性及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活性均明显降低,而氟化钠(NaF)和法司可林(forskolin,FSK),刺激活性无明显变化,提示此时AC活性降低主要由β-AR下调所致。烫伤后12、24、48h.AC基础活性和Iso刺激活性降低更为明显,NaF刺激活性也显著降低,但FSK刺激活性仍无变化,提示此时AC活性的降低与β-AR下调和G-蛋白偶联AC催化亚基的功能障碍有关。上述β-AR-AC系统功能的减低是体表烫伤后心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 ̄'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未观察到6.4kb的C4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出血或出血倾向有许多因素,其中血小板的损害是主要病因之一。已有报道,血液透析可以改善CRF患者的血小板功能~[1]。为了了解血液透析对CRF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我们测定了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的变化。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CRF组:按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共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7±18.2岁。患者每周血透3次,每次4小时。(2)正常对…  相似文献   

18.
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RSDT)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为汉语儿童阅读障碍(RD)的研究与临床标准化诊断试编制一个《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RSDT)》。方法:根据认知心理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理论,结合RD症状学特点编制了CRSDT,在小学三~六年级245名阅读障碍与正常儿童中作一试验。结果:(1)在测验各项目及总分上,正常儿童与RD儿童差别显著(P<.0001);正常儿童不同学绩水平间的差别大于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别。(2)分半信度为.77~.81;重测信度为.90(.67~.94);α系数为.90。(3)测验总分与语文成绩相关为.85;临床按标准分70划界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8.5%;因素分析所获三因子模型(字识别、词句理解、记忆-把握)可解释64.4%的变异,符合汉语失读症的神经语言学层级理论。结论:CRSDT的信度、效度初步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并与国外同类测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抗HCV阳性患者体液中正链和负链HCV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HCV感染者血清和体液中HCV存在状况,利用RT-巢式PCR方法检测了42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唾液、精夜或阴道分泌物中的HCVRNA。患者血清和体液中HCVRNA的检测出率分别为:血清69.05%(29/42),唾液23.81%(10/42),精液36.6%(4/11),阴道分泌物15.38%(2/13)。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产生活性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了PA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GMC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O)和过氧化氢(H-2O-2)的影响。结果表明10 ̄(-9)M/L的PAF已能诱导GMC产生O和H2O2(1.14±0.42nmol/10 ̄5GMC、0.97±0.16nmol/10-5GMC),这一效应呈剂量依赖性;溶PAF无诱导GMC产生活性氧作用;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抑制PAF的刺激作用,抑制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5×10 ̄(-5)M/LBN52021完全抑制GMC合成活性氧。本研究说明PAF可诱导GMC合成活性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