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超  王晶 《广州化工》2022,50(7):88-90
针对渤海某稠油油田开展了PDDA类阳离子型清水剂及多乙烯多胺类非离子型清水剂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清水机理的不同,PDDA类清水剂的作用时间明显短于多乙烯多胺类清水剂;PDDA类清水剂产生的污油粘度明显大于多乙烯多胺类清水剂;PDDA类清水剂处理后的污水经剪切后基本无乳化倾向,多乙烯多胺类清水剂处理后的污水经高速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化学成分作为划分依据,分别对无机清水剂、有机类高分子清水剂、复合清水剂等在我国海上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发现:无机清水剂应用相对较少;有机清水剂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复合清水剂针对特定乳状液的处理要求应运而生,针对性更强,对于特殊油质的油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海上聚合物驱采油污水成分复杂、乳化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对清水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清水剂性能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分析了传统清水剂性能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海上油田现场采出液处理问题,分别从评价条件、水质性能、絮体性能、溶解及配伍性能方面探讨了海上油田含聚污水用清水剂的评价指标及方法,并提出对清水剂的絮体黏附性和流动性等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胺、叔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多乙烯多胺为交联剂,制备了聚环氧氯丙烷胺清水剂,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IR)表征。采用清水剂对绥中36-1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性能试验,研究了清水剂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对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使用范围:投加量为180~240mg/L,作用时间16~20 min。在此范围下,清水剂除油率达到92%,除悬浮物率达89%。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2):376-379
为高效快速处理聚驱采油污水,采用不同清水剂、按照平台污水处理流程-缓冲罐、斜板除油器、气浮选器及双介质过滤器等处理单元组成的工艺流程,在流程不同位置加入清水剂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结果表明,非离子清水剂RPEO的除油率优于DPEO,阴离子清水剂CH-2的除油率优于CH-1和CH-3;RPEO和CH-2的除油率分别为97.1%和95.0%,RPEO和CH-2最佳的加药位置分别为含聚采油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加药位置1和加药位置2。优化的"100 mg/L RPEO+50 mg/L CH-2"复配清水剂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的除油率达99.9%,二者复配后能提升含聚采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在流程处理单元设备中,加入RPEO/CH-2复配清水剂,斜板除油器出口污水的除油率达99.8%,除油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某油田FPSO污水处理不达标现象,筛选评价了一种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清水剂,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清水剂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清水剂和在用缓蚀剂、阻垢剂的配伍性,结果表明清水剂处理后回注水水质显著提升,主要指标达到回注水污水含油值≤30mg/L,总悬浮物≤10mg/L,粒径中值≤4μm,各项指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且与水系统在用防垢剂和缓蚀剂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乙二胺为交联剂,合成了高含量的低分子质量阳离子清水剂,进行了中试放大和结构表征,并进行了矿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小试产物与中试产物经红外光谱和1HNMR的表征结果一致。使用小试产物与中试产物对含油污泥水进行处理,效果优于聚铝清水剂,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处理效果一致。合成产物作用时的絮体沉降速率介于聚铝清水剂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清水剂之间,絮体紧密度适中。在矿场应用中解决了以往由于絮体紧密度过高而导致的流程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渤海某油田阻垢剂的应用研究,作者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XRD)对垢样进行分析,根据水质分析数据配置实验用模拟水,对不同类型防垢剂开展静态、动态防垢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防垢剂SH-13在45 mg/L时防垢率达98%以上,并且与缓蚀剂、清水剂共同使用配伍性良好,三者同时加注时动态防垢率仍大于85%的Ⅰ级标准,且防垢剂的油田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获得甲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用于处理水包油型(O/W)乳状液的高效清水剂.瓶试和现场使用实验表明:当添加质量浓度为12 mg/L时,该清水剂能够将某油田外排水含油质量浓度从35 mg/L降至10 mg/L,保证了油田外排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国家控制排放标准.该清水剂现场使用效果优异,能够促进油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某海上油田井口平台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后,生产水仅通过水力旋流器处理后排海。在试验中,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清水剂提高生产水处理质量。实验表明:对于水力旋流器采用TS-786C清水剂浓度为20 mg/L时,该清水剂能够将排海污水含油值从65mg/L降至25 mg/L,确保排海污水含油值小于国家海洋环保排放标准。促进油田节能减排环保工作,增加油田的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海上某采油中心平台污水系统所用清水剂BHQ-06不能很好解决污水中乳化油的问题,导致斜板、气浮处理效果不理想,使注水水质受到影响.由于油田生产场地空间受限,新的污水处理设备或旧设备的改造无法实现,因此只能通过高效清水剂的使用,来改善注水水质,降低注水的含油量.经过药剂换型方案研究及效果评价,筛选出的清水剂BHQ-325具有良好的清水效果.在现场对此药剂进行应用试验,通过对不同加药剂量下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分析,得出BHQ-325加药浓度为30mg/L,注水含油稳定在6mg/L时,可满足工艺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清水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在南海某油田对其净水性能做了现场瓶试试验,在投加量为14 mg/L时,其净水效果良好,下层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为79 mg/L。在和多种清水剂的对比试验中发现,该产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几种药剂。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亚胺为起始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与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聚合开发出一种非离子清水剂FQ-503,从清水性能、Zeta电位、界面扩张模量和污水中聚合物含量变化等方面,与在该油田开展过试验的阳离子清水剂YQ-35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YQ-351的水中含油量(OIW)去除率更高,水体清澈透亮,但絮体黏稠、流动性差;FQ-503的OIW去除率相对较低,但絮体分散,流动性好。在渤海L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油气水分离器入口加注20 mg/L、斜板除油器入口加注50 mg/L FQ-503,能显著降低污水系统OIW,同时污水系统聚合物保留率接近100%,无聚合物析出形成胶状物,应用效果稳定,解决了现场污水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2种新型棉花脱叶乙烯利粉剂试制品、40%乙烯利水剂和清水等4组试样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重点考察粉剂对棉花脱叶的影响及是否对棉花有增产作用,结果表明:2种新型棉花脱叶乙烯利粉剂试制品具有很好的棉花脱叶效果,与40%乙烯利水剂、清水相比,对棉花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流花油出通过化学药剂优化项目的实施,确定采用国产化的清水剂TS-786A和破乳剂Pro-7821替代之前应用的国外产品;通过对破乳剂及清水剂的加药点及加药量进行调整优化,发现将破乳剂的部分投加后移到生产分离器油相出口,不但可以使生产分离器及外排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在为油田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油田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6.
张友春  胡友彪 《广州化工》2013,(17):142-143,155
根据聚胺与聚合氯化铝的不同复配比例,研制了可用于油田污水处理的无机阳离子聚合氯化铝-阳离子有机絮凝剂(聚胺)清水剂。实验通过紫外吸光度计算分油率,测得聚胺与聚合氯化铝复配比例为1.2∶1时,分油清水功效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1.0 g树枝状聚酰胺-胺化合物和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种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产品PM,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以SZ36-1含聚污水为处理对象,用瓶试法对PM进行清水性能研究。结果显示,PM适于含聚污水的处理,在温度为60℃、加药量250 mg/L条件下可取得最佳清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施工技术方法,特别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所谓清水混凝土即是指自然成型、拥有自然质感的混凝土类型,可以分成普通清水混凝土、装饰型清水混凝土以及饰面型清水混凝土三类。清水混凝土的突出特点是装饰性较强,一般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就不需要再进行贴石材、贴瓷砖以及涂装的工作。由于清水混凝土使用十分自然且装饰性强,同时具备美观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了广受关注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氟碳类清水混凝土保护剂分别对C40混凝土试块表面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在不同类型清水混凝土保护剂体系以及不同涂刷层数下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涂刷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标准试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清水混凝土保护剂面漆抗碳化能力大于底漆,氟碳类清水混凝土保护剂体系抗碳化能力最好,且随着保护剂涂刷层数的增加,混凝土试件抗碳化能力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清水剂。考察了单体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总浓度、稳定剂W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单体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丙烯基三甲基氯化铵总浓度15%,稳定剂W浓度10%,引发剂浓度0.4 mmol/L[(NH4)2S2O8与NaHSO3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45℃,搅拌速度150 r/min。同时,在油田现场应用,很少的用量就能达到很好的脱水和清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