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问题,也属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老年肺癌手术呼吸道的监控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慧 《实用护理杂志》1996,12(6):257-258
作者通过对老年肺癌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了老年肺癌手术后易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除了老年人自身防御能力下降;大剂量麻醉剂及镇静剂使粘液-纤毛传递系统受损伤;心理因素等,还有来自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护理中造成的院内感染问题。并针对原因采取了监控措施,建立院内感染控制小组;对病人及陪护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的卫生宣教;重视了医务人员的洗手问题,以及呼吸道治疗的药液及设备的消毒处理问题。加强了手术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及预警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84例入院新生儿及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7.1%,使用多种抗生素、低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的存在,应加强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4.
周澄  范跃其 《疾病监测》1999,14(10):376-378
手术病人如发生感染,不仅影响医疗质量,严重时还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减少手术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解淮阴市市级医院手术病人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减少感染针对性建议,我们对淮阴市市级6所开展手术的医院1998年10月份全部住院手术病例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根据医院对院内感染控制和消毒质量自查自测,以及我们监督监测资料,统计和调查1998年10月住院手术病例发生感染和相关情况。1998年10月6所医院收治手术病人共1408例,发生感染62例,发生率4-40%,见附表。切口感染1…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感染系指患者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人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医护质量的综合体现,院内感染的难治性及其较高的病死率已成为临床医学上急待解决的新课题,其发牛率已列为我国医院分级操作的指标之一。控制院内感染日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同时更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1.1易感人群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慢性病人的增多,人群易感生较高,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1.2侵袭性检查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措施上的侵袭性、诊疗手段广泛应用,如纤…  相似文献   

6.
护士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菌血症、肺炎、尿路感染和手术部门感染等。 尽管所有医院都在预防院内感染并减少其发生,但完全控制是不现实的。研究表明,采取下列措施可降低院内感染率:(1)完善的机构,如医院中有一流的流行病学专家,每250张床位有1名感染控制人员;(2)有效的监测方法;(3)积极有效的前瞻性调查。 预防院内感染,重要的是感染控制人员(ICPS)。而多数ICPS是护士,要成为一名ICPS,必须经过培训,有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目前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易发生各种院内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监控区域。通过对广州某医院NICU1990年度与1995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以及1990年度院内感染疾病的分布,对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医院内感染是指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等。其定义是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也包括在住院内获得的感染而出院或转后才发病者,不包括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据报道各国医院内感染率为3%-17%,我国医院内感染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各院组建了院内感染监控系统,成立了院内感染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指导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治疗。各科室有兼职护士医生负责科室内的院内感染工作。形成了由院到科的一整套院内感染管理系统。医院感染的防治原则是:(1)控制传染源,包括对患者的积极有效的治疗、严格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妥善处理污染的物品及器械。(2)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感染患者和易感者,执行无菌手术和操作,检查患者前后洗手。(3)增强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对此医院内感染的防治,关键在于各级卫生行政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重视,有良好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减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48例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各种脑肿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2.5%,发生例次感染率为81.25%,与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以及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不规范吸痰有关。结论:对重点区域,应随时加强环境卫生学及灭菌消毒效果的检测。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营养是预防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院内感染是指入院后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侵袭,并发展到影响病人健康的感染性疾患。院内感染的原因除部分是因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空气中飞沫,灰尘传播而染及病人外,大部分是经病人、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直接接触而染及病人,而这些院内感染主要是经手传染并传播的。为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医护操作前后,应正确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存在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由于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各种医疗仪器广泛应用,又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就其原因、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如正确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灭菌,保持环境清洁,隔离带菌者等等。遵守不带入、不引发、不扩散污染的原则,本文探讨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就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使用多种抗生素,侵人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等,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本文就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院内感染管理是检验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检验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具有潜在性感染的标本,同时还肩负着全院的院内感染工作,属于院内感染高危人群。因此,提高检验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据统计,9%的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会发生院内感染(HAIs),但是30%的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何预防院内感染是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重点介绍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本院两年多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实践.着重论述了医院护理主管部门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职能作用和强化护理人员感梁控制管理,抓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于降低院内外源性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临床护理综合性预防院内感染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领导,建立院内感染监控机构,二是充分发挥监测员的作用,认真做好科室感染监测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各项临床护理感染监控措施:四是坚持经常与科室互通信息,及时解决院内感染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院内感染已引起全球关注,及时了解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属种的变迁,以及细菌对药物敏感的变化,对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而院内感染居首位的是呼吸道感染,因此我们对2003年7月-2004年7月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乐珊 《当代护士》2023,(9):95-9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在湖北省某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1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12月在同一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1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每日感染情况上报率、多种耐药菌(MDRO)发生率、感染防控执行率、抗生素规范化使用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种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感染情况上报率、感染防控执行率、抗生素规范化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防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防控效果,从而降低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供应室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极为重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是向全院供应无菌物品,其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做好消毒供应室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影响到医院声誉,还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与负担。健全的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医院感染措施能认真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规程,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度开放性骨折多为高能量冲击所致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很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为了探讨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及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本实验研究了32例Ⅲ度开放性骨折中5例创口院内感染患者的病情,创口清洗消毒,处理措施以及治疗情况和感染的病原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1994年10月~1996年2月我院骨科32例Ⅲ度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共8例发生术后感染,其中5例感染的病原菌与清创前创面组织检出的细菌种类不一致,参考《医院感染学》犤1犦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确定这5例为院内感染。其中男2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