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3.0 mm透明角膜切口,对289例(325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手术反应、角膜散光、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255眼(78.46%);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306眼(94.15%);术后1个月为315眼(96.92%);术后3个月为315眼(96.92%).术后1d与术后1周视力相比,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0.83±0.42)D和(0.91±0.52)D,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囊膜破裂3眼,角膜水肿21眼,前房闪光22眼,一过性高眼压5眼,后囊中度混浊3眼.结论 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在3.5mm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恢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106例Ⅳ级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术式的2组:超声乳化组和3.5mm切口手法碎核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3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3级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散光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探讨的2种手术方式,硬核白内障均可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术后前房深度与晶状体厚度、视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大小,将行1.8 mm透明角膜切口的病例设为观察组,行2.2 mm透明角膜切口的病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散光、眼压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2水平、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实验结果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与视力及晶状体厚度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微小切口患者术后前房深度与视力及晶状体厚度呈现显著正相关,短时间视力可恢复,机体炎症反应较小,手术安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费志刚  李红  肖启国  王智  罗洁 《山东医药》2009,49(42):40-41
目的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和改良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将75例(81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A组36例(40眼)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B组39例(41眼)采用上方改良角巩膜缘切口。结果B组术后视力高于A组(P〈0.05)、角膜散光小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近。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采用改良角巩膜缘切口的效果优于透明角膜切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实施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术后患者泪膜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择改良角膜隧道切口,对照组选择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同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散光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同手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度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Sit值和BUT值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泪膜功能进行保护,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基层复明行动中剥脱综合征硬核性白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并发症处理的效果。方法应用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剥脱综合征硬核性白内障62例(62眼),针对术中出现的小瞳孔、虹膜粘连、硬核、悬韧带薄弱断离、娩核困难、后囊膜破裂等难点及并发症进行处理,观察手术的效果与处理的复杂性。结果术前视力0.1-0.3者17眼(27.42%),视力0.1者45眼(72.58%);术后裸眼视力≥0.1者56眼(90.32%),其中,视力≥0.3者49眼(79.03%)。术中晶体全脱位行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3眼,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4眼行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植入率100%;术后角膜水肿1级12眼(19.35%),2级7眼(11.29%),无3级以上角膜水肿。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处理剥脱综合征硬核性白内障,并发症少、复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1例,94眼,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眼。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眼压及前房情况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视力及前房情况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7~2018-08在该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8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44眼),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7 d、1个月)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7 d、1个月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且随着时间推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术后7 d、1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 d、7 d、1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对照组术后1 d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术后7 d、1个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1 d、7 d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91%)低于对照组(34.09%),P 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均可达到明显降眼压、提高视力的目的,但是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加深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眼表损伤修复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97例,共计112眼,其随机分为两组.56眼采用典必殊滴眼液(4次/d,疗程2w)为对照组;56眼采用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4次/d,疗程2w)为观察组.于术后1、7、14、30 d分别行角膜染色评分、泪眼分泌量试验、泪膜破裂试验,比较两组患眼的修复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d,观察组角膜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泪眼分泌量试验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30 d,观察组角膜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泪眼分泌量试验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7、14、30 d,观察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干涩感、灼烧感、异物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眼表损伤具有积极的修复作用,可以明显缩短修复时间,改善泪膜稳定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分析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因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67眼)和对照组50例(54眼),观察组实施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置入+小梁切除联合手术;对照组实施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置入+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视力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值)、中央前房深度与房角开放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与密度、术后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眼压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度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密度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同切口、双切口术式均安全有效,但双切口术式可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更有利于术后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比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两种不同方式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观察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血糖指标水平、并发症情况以及者裸眼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c、FPG、2 hPG等血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前房炎性渗出、黄斑水肿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术后视力,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相比更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临床检查需要手术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核硬度为Ⅳ~Ⅴ级的42例病人4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病人均在表麻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注意事项。结果术后原有滤过泡均有效保留。术中后囊膜破裂2例,未出现悬韧带离断、虹膜脱出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角膜水肿者9眼(20.9%),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病人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34眼(79.1%);眼压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8,P0.001)。术后1周,视力提高39眼(90.7%),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426);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55%;角膜水肿均消退,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40眼(93.0%),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1,P=0.094);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9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操作灵活,能有效提高视力,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谢立信  张怡 《山东医药》1995,35(10):1-2
对34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4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5眼。术后散光表现为从循规性向逆规性转变。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13.28%。术中和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与常规白内障摘除术相比,其主要优点是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微,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视力、眼压、FPG、PBG、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水平,还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伴浅前房患者行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01~2019-01于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伴浅前房患者46例(46眼)。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CACD)、房角开放距离(AO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视力为(0.28±0.16),术后上升至(0.62±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8,P=0.000)。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眼压降低,CAC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术眼“3点”、“6点”、“9点”和“12点”方位的AOD500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中发生虹膜损伤3例(6.52%),悬韧带部分断裂1例(2.17%),仍安全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6例(34.78%),术后1个月均恢复。未发生后囊破裂和角膜失代偿等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手术能有效改善白内障伴浅前房患者眼前节拥挤情况,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前评估以及准备、手术中技巧的合理应用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泪液、眼压与角膜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切口的不同分为透明角膜缘切口(A)组与角巩膜缘切口(B)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视力、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眼压与角膜内皮相关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厚度)。结果 B组视力显著好于A组(P<0.05);术前两组的BUT、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眼压与角膜内皮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及2 w B组的BUT、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显著好于A组,术后3 d及7 d的眼压显著低于A组,术后2 w及4 w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A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厚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角巩膜缘切口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泪液、眼压与角膜内皮损伤,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治疗老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方法老龄白内障患者资料共3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各152例和对照组各152例,其中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6、12、24 h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具有眼压升高缓慢、峰值低,术后视力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0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强化术后角膜水肿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5.43%,对照组为18.55%,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两组患者眼压、视力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中配合全过程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术后角膜水肿发生,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改善眼压,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4例归为对照组(超声乳化吸出),余下34例归为观察组(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术后的视觉质量分值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7 d,两组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夜间读物、看电视、精细操作和阅读书写方面的视觉质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角膜水肿、暂时性眼压过高、后囊混浊以及前房反应等并发症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理想,能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其角膜散光度,改善其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