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佛山市男男性接触者(MSM)HIV感染状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高危性行为特征,为制定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自愿咨询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2009年在佛山市MSM人群的大型聚会(120人以上)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和高危性行为特征,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对不愿在现场接受调查和抽血的MSM指导其自愿到VCT门诊进行问卷调查和抽血检测。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32份,抽血检测389人。HIV感染率为4.63%(18/38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9%(457/532)。平均同性性伴侣数10.57人,中位数9人。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0.8%(217/532)。42.1%(224/532)的被调查者与女性有过性接触,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1%(83/224)。11.8%(63/532)的MSM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仅有49.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结论佛山市MSM人群普遍存在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正在成为艾滋病流行的桥梁人群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探索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的在此人群中的传播和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芜湖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性行为学特征,并进行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的方法进行艾滋病知晓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共对422名MSM进行了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2.0%,调查时最近半年所有MSM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21.8%,平均每名调查对象最近1周与同性至少发生过3次性行为。最近半年,19.9%的调查对象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37.7%的调查对象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接受干预措施与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性行为有影响。结论目前采用的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改善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低,知识知晓与行为相脱离,有待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知识知晓、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法对2010年大理市内的MSM人群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检测。[结果]调查MSM人群200人,HIV阳性4人,阳性率2.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9.0%,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4.4%,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炙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使用比例为43.3%。[结论]MSM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不容乐观,安全套使用率低,知识与行为分离,应加大对MSM人群的干预力度,寻找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芜湖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为控制艾滋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08~2009年两次横断面调查,比较干预前后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行为及梅毒患病率情况。结果共调查1 551名MSM,干预前后2组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26%和77.53%,最近一次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是49.71%和61.17%;最近6个月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4.89%和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 IV感染率分别为0.89%和0.77%;梅毒患病率为1.11%和2.77%。结论干预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原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中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方法]2010年4~8月,对在太原市MSM人群聚集的活动场所对MSM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结果]调查MSM 272人,平均年龄25.72岁,高中以上文化占84.93%;15~25岁占59.93%;未婚占84.93%。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3.75%。272人中,最近6个月有79.78%的人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4.24%,其中13.82%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73.33%;有27.57%的MSM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40.00%。检测272人,HIV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8.46%;梅毒阳性37例,阳性率13.60%;丙型肝炎阳性1例,阳性率0.37%。[结论]太原市MSM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用网络对男性同性恋(MSM)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性状态及性行为进行干预的效果,探索干预MSM人群的便捷途径。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利用QQ网络调查及网络干预的模式,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性态度、性行为进行干预,了解干预前后MSM人群在艾滋病知识、性态度、性行为、HIV检测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干预前后性倾向没有明显改变(P〉0.05),性行为频次有所减少,肛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由干预前的45.35%上升到60.12%,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由干预前的21.15%上升到45.16%,异性性行为干预前在婚MSM人群,婚内性行为者19.40%使用安全套;婚外无保护性性行为占65.17%;非在婚(含离婚)者MSM人群中,无保护性性行为占67.97%。干预后在婚MSM人群,婚内性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率59.46%;婚外无保护性性行为占21.61%;非在婚(含离婚)者MSM人群中,无保护性性行为占31.86%。干预前后自述参加过HIV检测分别为30.34%(142/468)、51.42%(200/389)。结论利用QQ网络模式进行艾滋病干预,有效提高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加强性行为道德教育,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率,扩大咨询监测和安全套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档酒吧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艾滋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7月对青岛市某一MSM活动的高级酒吧与男性发生过口交、肛交并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男性400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MSM人群400人,平均年龄27.51±6.49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7.25%;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8.82%;最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83%。与同性发生性关系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安全套使用率越高,而与同性发生商业性性行为及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未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促进MSM人群降低危险性行为的有利因素,但存在着知识态度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行为现状,为艾滋病性病流行提供早期预警。方法:在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MSM人群进行当面的问卷调查及采血样检测,收集相关信息。结果:本次调查收集MSM有效问卷181份,平均年龄29.87±8.038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0.54%;最近6个月有140例MSM发生过性行为,其中同性性行为103例(56.91%),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率47.31%;异性性行为37例(20.44%),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率45.95%;所有调查对象中同时存在同性和异性性行为的有42例。本次检测147例MSM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率均为7.48%,丙肝为0.68%。结论:调查发现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虽然较高,但高危性行为仍普遍存在。需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玉林市部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情况,为预防艾滋病、梅毒传播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对玉林市部分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抗体。[结果]调查9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60%。55人(59.78%)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有同性肛交性行为。55人中,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3.64%;最近6个月有17.39%的调查对象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1.25%。HIV阳性率为3.26%,梅毒阳性率为6.52%。[结论]玉林市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董蕾  韩磊  张晓菲 《中国健康教育》2012,(10):810-812,821
目的评价开展男男性行为(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安全套使用干预的近期效果,以进一步探索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利用同性恋组织招募同伴教育志愿者,对青岛市MSM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96人和30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84.12%提高到干预后的89.5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者安全套的每次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7.64%上升至47.73%,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57.93%上升至62.88%,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安全套的使用比例由18.63%上升至31.63%,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由75.68%上升至83.01%,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除同伴教育、免费宣传资料外,其他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SM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绵阳城区采用活动场所招募、网络招募等方法招募男男性行为者419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419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57%;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358人(85.44%),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70人(47.49%);有时使用167人(46.65%);从未使用21人(5.88%)。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87人(20.76%),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8人(32.18%);有时使用36人(41.38%);从未使用24人(27.59%)。HIV抗体阳性率6.68%;梅毒抗体阳性率7.42%;HC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坚持用套率仍然较低,安全性行为意识不强,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市不同性取向MSM性行为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比较柳州市男同性恋或双性恋者性行为学特征,为HIV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8-10/12依托同性恋活动场所和志愿者组织通过网络宣传、朋友相互介绍、外展干预宣传等方式招募被调查对象,采用匿名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男同性恋和男双性恋者的性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300人,其中59.0%、39.0%分别自我认同为同性恋或双性恋者。男同性恋与男双性恋者中,20~29岁组分别占52.6%、38.5%;在婚比例分别为17.0%、49.6%(P均0.01)。同性恋者首次性行为是男性性伴的比例(69.5%)高于双性恋者(28.2%),与男性首次性行为的年龄(25.8岁)低于双性恋者(30.2岁)。最近6个月同性恋者与男性肛交的比例(89.3%)高于双性恋者(88.8%)(P0.05);且肛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P0.05)。最近6个月同性恋、双性恋者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6.0%、53.8%(P0.01);且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很低。结论男双性恋者有较高比例的在婚率和异性性行为,男同性恋者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更高,且两者的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频率很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监测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率变化趋势,评价现阶段干预效果,为未来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滚雪球法募集成都市MSM人群1223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对HIV、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开展血清学检测。结果成都市MSM人群HIV感染率2009-2012年分别为14.9%、15.1%、16.3%和13.9%。MSM人群近6个月安全套使用率逐年上升。MSM人群最近6个月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行为与是否做过HIV咨询检测(χ2=22.68,P〈0.01)和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χ2=7.441,P=0.006)相关。结论应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HIV咨询检测工作相结合,加大安全套宣传、发放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MSM人群活动室、深入MSM人群酒吧、发展同伴教育及MSMQQ群网络信息联系等方式,以桂林市MSM活动室、酒吧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为干预及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宣传活动,干预前后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MSM健康调查问卷(Ⅲ)》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问卷干预前315人,干预后346人。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大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发生同性或异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的比例亦有明显的提高(P=0.000)。在自我评估性取向、是否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性伴数等3个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改变不大,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MSM人群活动室、以MSM人群的活动场所为切入点、取得场所业主支持和配合、依靠同伴教育和目标人群QQ群信息联系等方式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宣传干预,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干预后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险行为和性病相关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对MSM人群进行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共3次横断面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检测H IV和梅毒。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5),最高提幅达19.83%。2个以上性伴数的人数比例从84.79%下降为65.95%,保持单一的性伴数比例从15.21%上升至34.05%。最近1次肛交和最近6个月肛交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从72.17%和43.04%上升至75.10%和45.20%。最近1年作过H IV检测比例从28.26%升至44.69%。H IV的感染率为0.87%~2.43%,梅毒感染率为8.18%~11.28%。结论针对MSM人群的宣传、干预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接触者(MSM)的基本情况,为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0年5月在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对MSM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304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38.82%的MSM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近6个月内89.47%与男性发生过口交,67.43%与男性发生过主动肛交,59.21%与男性发生过被动肛交,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1.86%,5.88%、52.68%、51.67%。近1年内13.16%的MSM承认发生过群交,23.68%的MSM曾被诊断患过性病,12.83%的MSM认为自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风险很大。结论北京市MSM中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率高,极有可能造成HIV和STD的流行,制定针对该人群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the deleterious impact of homosexuality stigma on HIV sexual risk behavior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is group in China for HIV acquisition. Factor analysis of 10 survey items from 477 MSM from Shanghai yielded two factors: Perceived stigma assessed participants' impressions of the degree of societal stigmatization of homosexuals whereas enacted stigma measured direct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stigmatizing behaviors. Enacted stigma exhibited satisfactory internal reliability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HIV sexual risk behavior.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refine perceived and other stigma constructs for Chinese MSM.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男男性接触人群(MSM)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其感染状况。方法对居住在沈阳、大连和鞍山市的MSM采用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e 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 1 205人接受了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2%(1098/1205);最近半年有80.58%(971/1 205)的MSM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46.04%(447/971)的人在近半年有过无保护肛交性行为;有15.96%(155/1205)的人有过同性商业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67.10%(104/155);有23.15%(279/1205)的人有过异性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47.67%(133/279);2.7%(33/971)曾感染过性病,商业性行为与性病史相关;1 205人中57例HIV抗体呈阳性,HIV感染率为4.7%(57/1205)。结论辽宁省的MSM总体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但是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不高,继续有效地进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中双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分析MSM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减少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于2010年6_12月按年龄段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分层抽样,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工作生活状况、社交网络与性行为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等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58份;66.5%(105/158)的MSM来自上海以外省市;17.7%(28/158)的MSM表示自己是双性恋,27.8%(44/158)的MSM表示过去5年和女性有过性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5);和女性有过性活动的MSM人群中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为80.O%(12/15),最近6个月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为53-3%(8/1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MSM人群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因素有婚姻状况(OR=10.53,95%CI:3.07~36.13)和性取向(OR=82.86,95%CI:16.35-419.86)。[结论]MSM人群中的双性恋是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从MSM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主要人群,一部分男男同性恋由于婚姻原因和女性发生性行为,进一步增加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力度,应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2年每年4-6月份,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2009-2012年共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1588人,梅毒阳性率分别是6.2%、6.0%、9.5%和15.0%(χ2=25.29,P<0.01);2012年梅毒阳性率与2009年和2010年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升高。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1~30岁年龄组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率上升较快,由2009年的4.5%上升到2012年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6,P<0.01)。梅毒感染与有关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年龄组(OR=4.211,P<0.0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2.387,P<0.01)感染梅毒风险较大。结论 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梅毒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大21~30岁年龄组干预力度,控制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