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乙烯利对夏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第9展叶期喷施200、400、800 mg/L乙烯利,喷施清水作对照,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及可溶性糖、淀粉和激素含量,考种计产。结果表明,400 mg/L和800 mg/L乙烯利处理显著降低郑单958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同时降低灌浆后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子粒中淀粉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单穗重及灌浆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激素含量变化分析,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导致子粒中激素含量变化是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减慢和千粒重下降。建议生产中用200 mg/L乙烯利为主要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开花,延长三角梅花苞寿命,防止三角梅花色劣变,促进花苞展开,协调开花整齐的作用,以浓度为50 mg/L的多效唑和25、50 mg/L的萘乙酸效果较好,三者在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有效延长三角梅的花期,提高花质量,增加三角梅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处理效果上看,以浓度为50 mg/L的萘乙酸效果最好,其次为浓度50 mg/L的多效唑和25 mg/L的萘乙酸。  相似文献   

3.
以六种浓度的乙烯利对初花期花生进行叶面喷施,定期观测其主要农艺、生理生化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叶片和植株物质积累量;100 mg/L和150 mg/L乙烯利处理能优化花生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表现为显著提高花生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增强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强了主根活力,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能提高植株的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但百果重和百仁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及两季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佳辐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多效唑、乙烯利和抗倒酯,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头季茎秆特性、力学指标及两季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甬优2640基部节间抗折力和植株抗推力最大,抗倒伏能力强;佳辐占基部节间最长,株高最高,倒伏指数高,抗倒伏能力最差;天优华占基部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介于前二者中间。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多效唑处理植株节间长、株高、茎壁厚与对照差异较小,增加了倒3节间(N3)茎粗和倒4节间(N4)和N3的抗折力,降低了N4和N3的倒伏指数;乙烯利处理则显著增加了N4长度,N3茎粗和株高,对茎壁厚没有明显影响, 增强了N3抗折力,降低了N3倒伏指数;抗倒酯处理缩短了N4、倒2节间(N2)长,降低株高,增加N3茎粗和N3、N2的茎壁厚度,增强了N4、N3的抗折力,降低了各节间的倒伏指数。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头季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增加了再生季产量,乙烯利降低了再生季产量。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主要影响了总穗粒数,头季总穗粒数减少,再生季总穗粒数增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两季总产量均较对照降低,佳辐占总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较对照增加,乙烯利处理较对照降低。【结论】抗倒酯处理增强了再生稻头季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而对两季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栽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苎麻地上部生长及地下部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湘苎三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多效唑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有效抑制苎麻的株高,增加苎麻茎粗、叶片厚度、叶片数量,提高苎麻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多效唑浓度为50~100 mg/L时,苎麻地上部生物产量增加;多效唑能够增加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在浓度为50 mg/L时根系活力最强;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均能够提高苎麻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对春花生的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裴润梅 《花生学报》2002,31(4):9-13
盛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强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增强主根的根系活力。喷施3周后,单位叶面积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鲜重和干重均有所提高。成熟收获时,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以喷施150mg·L-1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806.25kg/hm2,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7.
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玉  戚志强  韩旭  刘维侠  杨衍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353-2357
选用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mg/L 50%矮壮素水剂或800 mg/L 40%乙烯利是适宜的喷施浓度,能显著抑制樱桃番茄幼苗株高,增加茎粗、根冠比,提高叶片中SOD和POD酶活性,符合培育壮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激素对红花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采用赤霉素(30、100和170mg/L)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30、90和150mg/L)对伸长期红花进行喷施处理,考察其部分农艺性状,并采用GC-MS测定其花与种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赤霉素可显著增加红花株高和分枝长,降低其单株总果球数和一级分枝数,并使始花期提前1~4d。使用赤霉素可显著提高开花后第2d花器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其中,30mg/L赤霉素使红花种子亚油酸含量达67.83%,显著高于对照(62.58%)。多效唑显著降低分枝长,使始花期延迟1~2d,对其它农艺性状影响均不显著。150mg/L多效唑使红花种子油酸含量达到20.05%,显著高于对照(15.24%),并显著提高种子(花后20d)脂肪酸O/L值。说明可采用30mg/L赤霉素提高红花种子中亚油酸含量,用150mg/L多效唑提高种子中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小麦植株茎秆性状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冬黑1号和临黑131为试验材料,在黑小麦起身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甲哌胺鲜酯、矮壮素),研究其对黑小麦茎节间长、株高、倒伏级别、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降低黑小麦株高、基部第1和第2节间长度、穗下节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其中,多效唑可降低黑小麦株高1.1~4.5 cm,第1和第2茎节粗平均减少1.2 cm和2.3 cm,穗下节减少1.7 cm,茎粗度增加0.55~1.65 mm;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株高的影响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1~1.35 mm;矮壮素可降低黑小麦株高0.5~1.2 cm,第1和第2茎节间长减少2.1 cm和2.8 cm,穗下节变化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2~0.8 mm。喷施生长调节剂使倒伏级别降低0.30~1.22级,多效唑降低程度显著。喷施多效唑使黑小麦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多效唑处理下,冬黑1号和临黑131产量分别为6 648.0和6 076.5 kg·hm-2,均高于其他处理;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矮壮素使黑小麦减产。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实现的。喷施多效唑显著增加了2个黑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19.6%)。从茎秆指标和产量来看,在冬黑1号和临黑131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化学调控剂对玉米自交系株高及穗上各节间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郑58和PH6WC为研究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赤霉素和乙烯利+油菜素内酯调节株高。结果表明,郑58在17片可见叶期,喷施200 mg/L赤霉素效果最佳,倒1节节间长度提升幅度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PH6WC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郑58在14片可见叶期,喷施100 mg/L乙烯利+0.1 mg/L油菜素内酯降低株高的效果最佳,倒2节至倒6节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均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PH6WC在17片可见叶期,喷施200 mg/L乙烯利+0.1 mg/L油菜素内酯降低株高效果最佳,倒1节至倒6节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均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自交系对化控剂处理的最佳时期和浓度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喷施多效唑来达到高产所需的足穗,解决南方晚粳稻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方法】设计以品种为主区、多效唑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以镇稻11和甬优2640为晚粳稻材料,以晚籼稻H优518为对照;多效唑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mg/L)、A2(84 mg/L)、A3(120 mg/L)、A4(156 mg/L)和A5(192 mg/L)共5种施用水平。2014—2015年评估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多效唑浓度增加,2年各品种秧苗苗高均逐渐降低;H优518及甬优2640秧苗叶龄及SPAD值逐渐增加,而镇稻11却先增后降;三品种秧苗单株根长、根数、分蘖数以及有效穗数、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产量均随苗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其中H优518及甬优2640两品种的上述指标均在A4时最高,镇稻11在A3表现最佳。【结论】喷施适宜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效穗数及产量。其中,H优518及甬优2640以A4(156 mg/L)时产量表现最好,而镇稻11却在A3(12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百合是花卉市场备受欢迎的球根花卉,花型美丽,花色淡雅,花香迷人,其中重瓣百合由于雄蕊退化、无花粉、花型优美、观赏期长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本研究以东方型重瓣百合‘Carolina’为试材,采用6个不同浓度(50、100、200、400、600、800 mg/L)的GA3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及采后品质等指标,探讨GA3对重瓣百合‘Carolina’生长及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试验中400 mg/L GA3对促进‘Carolina’株高、花苞长度、花朵开放率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10.40%、9.13%、17.78%,达到极显著差异;800 mg/L GA3对‘Carolina’叶绿素相对含量的积累有促进作用;100 mg/L GA3对‘Carolina’整株花期延长效果最佳,比对照长10.64%;在种球方面,800 mg/L GA3对种球单个鲜重、总重量和平均根数的促进作用较好。瓶插期间,100 mg/L GA3对延缓花枝鲜重、提高花苞开放率、延长单朵花期和整株花期效果最好;600 mg/L GA3对延缓瓶插叶绿素相对含量和MDA的积累,提高SOD和POD酶活性作用最佳,达到极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来看,600 mg/L GA3对重瓣百合‘Carolina’作用效果最佳,400 mg/L次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钾对马铃薯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团棵期施钾处理株高较对照平均增加3.2cm,鲜重增加11.6g;盛花期分别增加2.4cm和49.1g。植株含钾量随着植株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3.85%~4.62%,后期钾的含量为1.63%~4.19%。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6~0.8g/盆,后期4.12~5.86g/盆。施钾处理较对照平均增产6.8%,不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有下降,分别降低27.7和53.0mg/kg。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花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初花后25~35 d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促进干物质向荚果分配,增加库容量,提高库、源比,使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增加,从而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但易造成花生病害加重,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降低,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因此,在花生中低产田使用多效唑必须与病害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喷雾对中国水仙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多效唑进行叶面喷雾,探讨其对水仙植株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110、150、200和300 mg/L的多效唑处理均能使水仙植株矮化粗壮,叶片和花葶不易倒伏,促进开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提高了水仙的观赏价值,其中以150 mg/L处理对矮化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6.
施和平  张晓元  许晟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12):2489-2495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环境缺硒可导致人、畜产生诸如白肌病和克山病等多种疾病;而通过施硒肥提高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硒含量,是防治硒缺乏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花生(Arachis hypogaea)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通过施硒肥来提高花生产量及其含硒量奠定实验基础和提供可能性,以花生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硒(Se)对花生幼苗生长和开花及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0.5 mg/L能促进花生幼苗的生长;其中以0.1 mg/L硒促进花生幼苗生长的效果最好;而硒浓度≤1.0 mg/L促进花生幼苗开花,以浓度为0.5 mg/L时花生幼苗开花数最多,达到27朵/株,约比对照提高90%;但硒浓度≥1 mg/L则抑制幼苗生长,且硒浓度愈高,对花生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愈大,幼苗根变粗短,根尖褐化也愈严重,植株开花数显著减少,甚至不开花。与对照相比,低浓度(≤1.0 mg/L)硒可提高花生幼苗的SOD和POD活性,并降低其丙二醛(MDA)含量,但高浓度的硒(≥3 mg/L)则仅在培养初期提高花生幼苗的SOD和POD活性,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生植株的POD和SOD活性则不断下降,但其MDA含量则逐渐升高。该结果为今后通过施硒肥来提高花生的含硒量和产量奠定了相关的实验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向日葵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用化控技术塑造合理株型,通过不同浓度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食用向日葵生理特性分析,研究植物调节剂对向日葵生理特性影响以及合理的施用量。以新食葵7号为材料,将喷施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设置5个不同处理浓度,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向日葵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向日葵的各生理指标影响不同,缩节胺200mg/L、多效唑100mg/L和矮壮素12g/L提高向日葵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的积累量、降低丙二醛的产生、增强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植株的生理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温室黄瓜蚜虫防治效果。[方法]施用3种试剂,并在处理前及处理后1、3、7 d分别调查蚜虫数量。[结果]三保奇花-1.5%除虫菊素水乳剂、清源保-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碧琪-1.5%除虫菊素水乳剂,药后7d对黄瓜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0.26%、81.82%和70.42%。[结论]三保奇花-1.5%除虫菊素水乳剂作为生物农药表现出优异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