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樊晓芳  汪凌霄 《新中医》2019,51(11):57-5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7%,对照组为82.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BG、P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BG、P2hBG、HbA1c水平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T2DM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结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罗格列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四君子汤结合罗格列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 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四君子汤结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效果,可控制血糖值,改善血脂,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于媚 《新中医》2018,50(9):82-84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滋阴清热方,2组均连续用药1月。治疗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BG、P2hBG、HbA1c、FINS、I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TC、TG、HDL-C及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FINS、IR及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对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4.
丁燕萍 《新中医》2019,51(5):173-17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T2DM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26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FBG、P2h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内皮素-1 (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T2DM,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调节血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虞寒芬 《新中医》2014,46(10):92-94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湿盛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加味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0天。观察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BMI、WHR、FBG、HbA1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FBG、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4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苓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湿盛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辅助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能降低患者的BMI、WHR和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5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56例健康对照者(HC)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分析,用稳态模型方法评估各组人群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T2DM+OMP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ISI、HOMA-β、HDL-C血清浓度显著低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T2DM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浓度高于HC组(P均<0.05),T2DM组ISI、HOMA-β、HDL-C浓度低于HC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极大地促进了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异常、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总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2 h动态血糖数据,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渐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PPGE),并计算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DBG,MAGE,MODD,MPPGE,HOMA-IR FBG,2 h PBG,Hb A1c,TG,TC,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HOMA-IS和ISI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糖脉康颗粒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对保存患者胰岛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有一定帮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热穴位敷贴联合二甲双胍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就诊的22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抽签随机法分组,各114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片单药治疗,治疗组则联合中医磁热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FBG、2 h PG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FBG、2 h 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磁热穴位敷贴和二甲双胍片治疗可以控制患者血糖且具有一定调脂作用,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丹晨  张听  余雪菲  孙慧艳 《新中医》2020,52(19):156-15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常规医护措施干预2 型糖尿病(T2DM) 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 例。2 组均予药物控制血糖、调脂,通过慢病管理平台对患者进行管理,给予健康教育及减轻体质量、调整膳食结构、运动方式的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饮食指导和心理调摄指导。2 组疗程均为12 周,患者每周至少接受3 次护理指导。治疗前后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 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治疗后计算LDL-C 达标率,评价护理满意度和弗明汉危险评分(FR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DL-C 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TC、TG、LDL-C 水平均治疗前下降(P<0.01),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FBG、P2hBG、HbA1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2h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危险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饮食指导和心理调摄指导干预T2DM 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进一步调节血脂水平,提高LDL-C 达标率,并能调节糖代谢,减轻心血管危险程度,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连续治疗12W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2组患者HbA1c、FBG、2 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OMA-IR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IR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HbA1c达标率,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T2DM)痰湿蕴热型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04例T2DM痰湿蕴热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2组均行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每日1剂,分3次温服。治疗12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空服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48/52),对照组为76.92%(40/5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积分及FBG、2hPG、TC、TG、HDL-C、LDL-C水平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与盐酸二甲双胍片合用能有效降低T2DM痰湿蕴热型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A组及B组。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计算ApoA1/ApoB比值。结果 A组FBG、HbA1c、FINS、TC、TG、LDL-C、ApoB、Lp(a)明显高于B组(P均<0.05),HDL-C、ApoA1、ApoA1/ApoB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积极调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解郁化浊汤对2型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1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健康教育、运动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加服解郁化浊汤,1剂/d, 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 (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测量患者体重、腰围和臀围及记录中医证候积分,并随访患者的转归。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5例(26.78%)糖代谢正常,优于对照组的6例(10.91%)(P<0.05),观察组为7例(12.5%)转为T2 DM,少于对照组的17例(30.91%)(P<0.05);对照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FINS,2 hINS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以上指标则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FBG,2 hPBG,HbA1c、FINS,2 h INS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MI、体重、腰围及WHR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H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形体肥胖、脘腹胀闷、心烦、大便干结及口苦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解郁化浊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对防止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T2 DM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糖精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降糖精组及氟伐他汀组,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P<0.05)。降糖精组TG下降水平高于氟伐他汀组(P<0.05);降糖精组与治疗前比较,FBG、2hPG、HbA1C明显降低,IAI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降糖精不仅能调节血脂,同时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逆汤加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简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老年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及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给予四逆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的FPG、HbA1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GLUT4水平明显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 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 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四逆汤加减口服,可以更加有效促进患者GLUT4水平的提高,控制的糖代谢及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迪雅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探讨文迪雅与二甲双胍治疗单纯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 3例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加服文迪雅,一组加服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胰岛素(INS)用量、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 FBG、2hBG、HbA1C、INS用量、TG均有明显下降,餐后2hC肽明显上升。结论 文迪雅和二甲双胍均能降低血糖和改善INS抵抗,而文迪雅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OD组),二甲双胍组(MET组),葛根交泰丸高(GJH),中(GJM),低(GJL)剂量(12.15,8.1,4.05 g·kg-1)组;治疗后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大鼠血清样本,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肝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的差异。结果:与N组比较,MOD组大鼠体质量减轻,FBG,TG,TC,LDL-C,ALT,AST,BUN,SCr,UA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FBG,TG,TC,LDL-C下降(P0.01),MET组,GJH组和GJM组ALT,UA明显下降(P0.05);与MET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LDL-C下降(P0.05),GJL组FBG,ALT,UA均升高(P0.05),GJM组TC,LDL-C降低(P0.01);与GJM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降低,FBG,TC,LDL-C均升高(P0.05),GJL组ALT,UA升高(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葛根交泰丸均能明显降低T2DM大鼠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增加大鼠体质量,抑制ALT表达,降低UA含量,可用于防治T2DM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