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在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利用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成果,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度解译淤地坝沉积泥沙中赋存的小流域土壤侵蚀信息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总结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相关工作。[结果]黄土高原大量的淤地坝、坝地泥沙明显的沉积旋回和现有的可靠断代技术是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基础;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可估算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识别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淤地坝内的泥沙沉积量、理化性质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反演小流域环境演变过程。[结论]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淤地坝沉积泥沙赋存有大量小流域土壤侵蚀和侵蚀环境演变的信息,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机理及小流域环境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有代表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对4种治理模式:1. 三道防线模式;2. 四个生态经济带模式;3. 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模式;4. 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模式各加以分析,总结出依据小流域的不同地形地貌选定不同的治理模式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数据共享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开展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对于加强黄土高原小流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崆峒区甲积峪小流域为例,通过部门调查和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方案试点,明确了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资源的现状、共享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共享潜力;提出了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方案,为实现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提供一个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侵蚀研究需要加强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是调控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入黄泥沙锐减,充分证明植被恢复已显著改变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环境。但区域侵蚀泥沙的显著减少,仅体现了植被恢复驱动侵蚀泥沙变化的集总效应,无法揭示植被恢复影响土壤侵蚀的过程与动力机制。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细沟间、细沟、切沟、重力侵蚀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内容,明确了新形势下不同侵蚀类型小流域侵蚀泥沙贡献、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参数表征和多时空尺度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方面急需加强的研究内容,旨在揭示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动力学机理,明确植被恢复导致区域侵蚀泥沙锐减的物理机制,确定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效应的可持续性,维系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提出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所建模型对黄土高原11个国家科技攻关试验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GIS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和构建:其中包括GIS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应用组件式技术,采用新一代组件式GIS开发平台ArcObjects与可视化开发语言VB,以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为例,设计建立小流域水循环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能够采集、表达和输出小流域水循环过程各类数据,系统还提供实现水文模型与系统的集成接口,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过程研究提供数据采集、表达和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效益遥感监测研究技术总结李天杰(北京师范大学环保所,北京100875)郭立民(山西省农业遥感应用科学研究所)朱启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者按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治理试验示范区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效益的遥感监测(75-...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各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配置、治理措施建设成本,研究了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配置比例及其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本的合理区间,为国家科学确定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现有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规模分别为43万和41万元/km~2;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小流域坡改梯投资分别为1.27万和3.31万元/hm~2,水保林投资分别为0.94万和0.33万元/hm~2,经济林投资分别为0.90万和0.77万元/hm~2,植草投资分别为0.11万和0.40万元/hm~2,封育投资分别为0.05万和0.03万元/hm2;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坡改梯、林草、封育措施面积配比分别为29∶25∶46和3∶32∶65;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坡改梯、林草、封育、其他措施投资比例分别为46∶34∶5∶15和12∶48∶5∶35。基于情景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区和南方红壤区小流域治理投资变幅分别是原治理投资的1/6~2.8倍和1/6~8.3倍。  相似文献   

9.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 ,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 ,包括原型小流域观测、实体小流域模型和室内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目标与任务是 :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不同类型区 ,构建野外和室内物理模型 ,开发数学模型 ,探索水土流失规律 ,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研究水土保持效益。开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在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和技术及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介绍了近期已开展的工作和当前急需探索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GIS空间分析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分析功能是GIS的本质特征。选择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为研究对象,以探讨GIS空间分析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为目标,确定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规划方法;建立了相关地理编码体系和规则,并运用GIS空间分析的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叠置分析、属性分析等功能实现了规划的全过程,完成了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规划图以及退耕地还林面积和还林规划面积统计。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以小流域治理为特点的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中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土壤侵蚀量是正确评价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 ,它是在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平台松散耦合的基础上 ,利用DEM提供地形特征的功能 ,运用水文模型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的侵蚀泥沙模型及其沿程传递模型 ,建立了分布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模型 ,用它可以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土壤侵蚀量。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试验流域——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 ,经过验证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可以用于黄土区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的模拟运算 ,这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的自然恢复及分布规律进行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植物群落类型与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流域植被总的覆盖度大幅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流域现为该地区的顶级群落-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植物群丛所占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力侵蚀模拟试验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针对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结论不能很好地定量推广到野外实际流域开发工作中去的问题,该文基于降雨、径流及入渗的水动力学原理,利用相似论较完整地给出了一套可对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模拟试验技术。验证结果表明,在正态条件下,满足几何相似、降雨相似、水力侵蚀产沙、输沙相似及床面变形相似等条件下所建造的黄土高原延安燕沟康家圪崂小流域模型,采用几何比尺为100时,其降雨、汇流、产沙、输沙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作为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优化治理方案,寻求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措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岔巴沟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量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形理论和方法为地貌学的非线性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分形基本理论和GIS技术,对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岔巴沟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提出了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依此获得了岔巴沟流域及各支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研究表明,岔巴沟流域及各支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均小于1,且与流域面积保持很强的正相关;分形信息维数揭示了流域地貌形态复杂本质的量化特征,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中宏观地貌形态因子的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流域尺度不同水保措施减水效益分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 ,借助流域网格划分的模型计算方法 ,首次在流域尺度内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农业措施在减少地表径流中的作用分割开来 ,从而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计算结果显示 ,在“六五”基础上王东沟小流域以梯田建设、土地平整、沟坡道路防蚀技术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平均减少地表径流 18.1% ,而在“七五”基础上以人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物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经济林果种植面积的农业措施共减少地表径流 10 .9%。这一结论说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其治理应以生态、农业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及方法以安塞试验区为例,诊断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历史与现状,建立投入产出平衡表,通过计算机的运算来预测小流域经济的中期发展前景,从而把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可行性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评述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能量投入产出现状和国内有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地区基本自然条件和能量投产情况,并制定了该区小流域能量流分析程序,包括确定范围、划分和调查子系统、能量计算、指标分析及能流图绘制。  相似文献   

18.
米脂县黄土滑塌分布及其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壤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流域产沙中占有很大比重。黄土重力侵蚀主要有滑坡、滑塌、泻溜和崩塌四种方式,其中以滑坡发生规模最大,分布也比较普遍。但是,滑坡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由于滑坡产生后土体地貌条件由不稳定变得相对稳定,反而对流域产沙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如果将重力侵蚀看作影响黄土高原流域产沙的重要因素,那么主要指的应该是黄土滑塌、泻溜和崩塌。本文利用遥感方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发展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进入了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以各级重点治理项目为骨干,以重点带动面上治理开发的新格局。该从水土保持工作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环境条件,分析了这一新局面形成的原因,宏观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概括总结了10多年来的基本经验,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放宽政策,加大科技资金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