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豪 《化工高等教育》2000,(1):42-45,38
蔚蓝的天空,绿色的田野,清新的空气,葱郁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明净的湖泊,湛蓝的海洋,是地球固有的风貌,人类生息的摇篮。然而,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人类在索取自然资源,建立现代文明过程中,由于肆无忌惮地掠取自然财富,无所顾及地丢弃各种废弃物,无视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从而导致了自然界的无情惩罚与报复,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和谐走上了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一名理工科大学生,不仅应努力学习现代工程技术的科学知识,同时还应科学地关注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水泥工业发展已有176年历史,中国水泥工业发展也有111年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索取型→粗放型→质量效益型→环境材料型等四个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环境材料型发展阶段,并向纵深发展;我国则处于粗放型、质量效益型并存,同时向环境材料型过渡的阶段。 索取型:是指为了获得有用的水泥产品,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和废弃。这是水泥工业诞生初期状况。 粗放型:指水泥工业生产技术获得一定进展后,用改进提高后的初级技术生产产品,对环境污染采用被动的末端治理措施。这是1887年回转窑诞生后状况。  相似文献   

3.
工业危险废物经常被誉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日益增加的今天,挖掘工业危险废物中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其循环利用、梯度利用,是改变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的现状、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手段。总结了上海市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现状,并介绍了其资源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冰雪 《化工之友》2001,(1):20-21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正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并污染大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面临日趋严重恶化,马克思在一百年前就曾告诫人们:人们一面创造着文明,一面又毁灭着人类自己。就水资源而言,切莫说在世界范围内,单是在我国就有97%以上的河流被污染。由于过度超采,我国北方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对水的需求,已成为关乎人民生活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因素。基于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酷事实,以胡冬雪先生为首的一批水处理方面的优秀人才,经过数年的刻苦攻关,终于成功地研制  相似文献   

5.
Cr作为一种有害元素广泛地存在于化石燃料、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中。其中,化石燃料、相当大部分的生活垃圾以及一部分的工业固体废物都通过燃烧过程来回收能量或者进行减容和无害化处理。因此,通过燃烧过程人类向自然界中排放了大量的Cr。最重要的是,热处置过程中的高温氧化环境容易使低迁移性和毒性的Cr(Ⅲ)氧化为高迁移性和毒性的Cr(Ⅵ)。所以,热处置过程中Cr的反应、行为以及产物中Cr的存在形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燃料中Cr的存在形态、燃烧过程中Cr的氧化机理、燃烧过程中Cr氧化的控制方法以及燃烧产物中Cr的固化方法四方面内容,为减少燃烧过程中的Cr对环境的危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了广泛的基础空间,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将自然资源统一化管理和规划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实现自然资源统一化管理,测绘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只有完整的测绘体系,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计,才能真实的掌握自然资源情况,本文中,主要就如何借助于测绘手段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一化管理进行探究,为今后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相关策略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首次使用"循环式经济"一词,用以表达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即"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以此达到"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和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化工行业是耗水大户,在生产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迫切需要采用和推广工业节水的新技术。现就工业水循环利用的技术及与此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谈谈我们的想法和意见。一、问题的提出—工业水循环利用势在必行1.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广义地说,自然界的确存在着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引入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传统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还会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 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自古以来人类向自然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向微观世界进军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化学元索构成的。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共107种,其中94种存在于自然界,13种是人造的。这些元素可以按照原子序数被排列在一个表里,这个表叫做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对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形态有着特别真切的感受.因此,艺术家们常把自然形态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各种器皿和装饰,创造所谓的"艺术人生"来丰富人类的生活,而利用得天独厚的紫砂原料制作成的紫砂陶,更能表现出人们的意念与大自然美的结合.自然界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紫砂花货是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加工,提炼成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从而丰富人们的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2.
废水处理中的二次污染与废水的回收复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自然界中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水质的好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人类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尤其在我国.因人口众多.人均水量仅2330m^3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相似文献   

13.
“2020是全世界人类难忘的一年。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彼此分享的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命运。每一次风暴和灾难都带给人类以启迪,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要学会尊重、懂得谦卑”。回顾刚刚过去的被疫情肆虐的一年,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向本刊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14.
陈琳 《影像视觉》2003,(6):32-33
1影楼数字化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漫长的历史经过了工具、农业、工业等时代,当前正值信息时代.每当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都将意味着观念的更新、行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林永淳 《陶瓷》2013,(6):13-19
多孔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陶瓷材料,也是人类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笔者总结了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制备多孔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至今多孔陶瓷依旧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需的陶瓷产品。多孔陶瓷根据其历史发展过程可分古代多孔陶瓷和现代多孔陶瓷,其制备工艺、装备和制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得到不断完善和进步,依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是当今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林永淳 《陶瓷》2013,(11):13-19
多孔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陶瓷材料,也是人类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笔者总结了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制备多孔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至今多孔陶瓷依旧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需的陶瓷产品。多孔陶瓷根据其历史发展过程可分古代多孔陶瓷和现代多孔陶瓷.其制备工艺、装备和制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得到不断完善和进步,依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是当今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变中,人类发现了玻璃生成的奥秘,随后创造了制成玻璃的技术;把类似玻璃液的物质涂在金属上,经高温浇炼,便制成了新的复合材料——搪瓷,这是人类于公元前2000多年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至今,搪瓷仍被称为“原始的先进技术材料”。 此后悠悠4000年,搪瓷制品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制造技术不断出新,产品不断丰富。尤其到了20世纪,搪瓷制品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所有方面:餐具家具、灯具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化妆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重返大自然”化妆品生产中要尽可能地选择自然界无毒的具有疗效和营养的原料,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某些化学物质对皮肤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一讲介绍了工业控制机的基本情况,后面两讲将分别讲述数字计算机用于化工、石油工业中的直接数字控制和最优控制.这一讲里,拟就有关计算机控制的原理做一个概要性介绍.(一)概述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此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化工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也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英明论断.总地来说,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包含着自动检测、联锁保护和自动控制这样一些内容;从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出现了仪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都显得无比渺小,人类在以改造自然为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那么和谐.随着《2012》、《暴风危城》、《地球风暴》、《大海啸》、《2022大海啸》、《活火熔城》、《海啸大白鲨》、《洪水》、《龙卷风》等系列灾难题材电影对人们认识自然灾难提供了更加直观的素材.自然灾难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中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难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毁灭性的破坏.在陶瓷设计中,运用灾难题材在陶瓷作品表面上形成特殊题材所表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一方面表现大自然给人类的预警信号,呼吁人们更多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增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另一方面彰显在大自然面前,发挥人性的光辉,启迪人们热爱生活、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