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研究黄金坪水电站泄洪洞进水口边坡稳定问题,结合边坡的多种监测成果,对边坡的表面和深部变形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点位移计与锚杆应力、锚索应力的关系,并分析了边坡裂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自然边坡裂缝是由于表部相对刚性层与深部岩体拉裂而形成的,工程边坡裂缝是软弱岩体及结构面局部块体挤压而形成的,边坡属于深部变形,增加深部锚索后,裂缝变形得到控制,边坡的变形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岩石高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工程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大型岩石高边坡工程为例,首先采用分形几何方法研究了边坡岩体结构分布的分形特征,总结出了边坡岩体结构分维值与岩体质量评价关系,得出了分维值与岩体波速的经验关系式.根据块体理论确定了边坡工程中的块体系统分布规律及稳定状况,并据此指导了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与合理锚固.最后研究了边坡中泥化夹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置换增强控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边坡卸荷岩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质边坡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往往会被多组结构面所切割,形成复杂的卸荷裂隙岩体,而高边坡中的卸荷岩体直接影响到整个边坡的稳定性.依托西南某拱坝右坝肩高边坡工程,从地质分析的角度,对边坡卸荷岩体进行分区节理统计,进而划分出可能的局部不稳定块体,并定性评价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分别采用强度折减法和关键块体理论分析并评价了该工程高边坡卸荷岩体的局部稳定性,并提出了在地质勘察、安全监测、加固处理和施工控制等方面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高边坡卸荷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局部存在潜在不稳定块体.该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泥化夹层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体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往往由岩体结构(尤其是泥化夹层)所控制,因此边坡工程一般需对控制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进行控制处理.以某边坡工程系统进口顺向及出口“上硬下软”逆向岩石边坡为例,分析了泥化夹层对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介绍了采用洞挖方式设置混凝土阻滑键及采用混凝土置换泥化夹层以改善边坡稳定性的方法,通过阻滑键内、置换体内及边坡的实际应力、应变监测,分析了这两种加固处理方法对改善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圳妈湾电厂边坡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在查明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性分析,做出边坡的设计及开挖施工方案.通过开挖时的全过程工程地质追踪和编录、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稳定性分析,指出开挖后边坡可能存在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m,为世界目前第一高拱坝。坝基开挖揭露及检测成果表明,建基岩体中分布有一定规模、性状很差的软弱结构带,且表面岩体卸荷松弛明显。为提高坝基软弱结构带的密实度及岩体变形模量,满足坝基变形稳定,以及弥补高应力区开挖卸荷引起的地应力释放造成的建基面岩体的松动、松弛和浅表层由于爆破震动对岩体造成的损伤等问题,需对建基面进行全面积的固结灌浆。综合检测目的是检测坝基固结灌浆质量,评价固结灌浆效果,复核灌后岩体是否达到设计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等。  相似文献   

7.
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前期研究开发基础上,以平庄露天矿边坡为现场应用研究对象,开展了滑坡监测及预报的现场试验研究.对露天矿山边坡在采动条件下,由稳定到不稳定直至滑动的全过程,进行远程实时监测.至2007年1月14日产生滑坡.在获得宝贵的大型现场试验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边坡的滑动破坏特征、位移和远程监测曲线,揭示了远程监测曲线斜率增大预示边坡稳定系数降低,曲线斜率突增处是预报特征点.试验表明,该方法实际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预报是有效的,与传统的位移监测方法相比,不仅实现了远程无线监测,而且在预报时间上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北省邢汾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工程实际,建立了基于GSM网络的边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控系统。监测项目主要包括边坡岩体深部位移和降雨量,监测系统确定了位移值和位移速率预警值,并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和监测结果实时调整监测频率,编制了现场监控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厂坝铅锌矿为工程背景,利用GPS监测数据和正交数值试验,开展岩质边坡岩体参数等效识别,由此获得了37线剖面等效岩体力学参数:E=4.72GPa,C=0.526MPa,φ=36°,Rt=0.058 MPa.在此基础上,分别考虑干坡和降雨2种工况,进行矿山边坡的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干边坡条件下,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达到1.25,满足矿山边坡稳定性要求.在降雨入渗的条件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降低到0.94,表明边坡已经处于破坏状态.可见,受降雨渗流影响,边坡稳定性迅速降低,存在滑坡失稳风险.加强矿山边坡在降雨期间的变形监测和安全防控,对确保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围岩应力扰动是引起工程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应力扰动的获取尚无有效手段和技术。随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扰动应力监测成为深地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提出双温度补偿技术,研发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并在工程现场实现对岩体扰动应力的实时监测。针对长期监测中环境温度影响过大、供电不稳、采集通道调平范围小等不足,研发了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基于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和完全温度补偿技术原理,提出采集电路的双温度补偿方法,并用该方法对采集电路进行室内标定。考虑应力监测环境特点,设计了岩体近开挖面测点应变片布片方案,并基于地应力测量原理推导了测量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公式。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的研发,实现了调平通道大范围量程的原位同步温度监测,克服了常规采集电路供电不稳造成的监测数据无法接续的问题,室内试验测定断电20 d数据连续性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室内标定数据,双温度补偿方法有效地剔除温度变化对监测系统监测精度的影响,并针对岩体边坡和地下硐室两种不同工程环境设计研发出相应的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显示,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充分体现了断电续采和双温度补偿方法的优势,通过应变与应力关系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系统能对岩体扰动应力实现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