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小儿常见病,因气道阻塞导致通气困难,多急症人院,急需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全麻下行异物取出术较无麻下手术损害轻,对患儿更安全,并发症少。我院1994年8月~1995年7月对23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应用Υ-羟基丁酸钠(Υ-OH)复合麻醉行异物,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小儿235例,男156例,女79例;1岁以内25例,1~3岁187例,4岁以上23例;病程在1天之内89例,2~6天146例。异物种类:葵花籽76例、花生米98例、玉米粒24例、黄豆2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1996—2005年收治的152例小儿食管异物病例,表麻下手术7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82例(其中7例表麻下手术不成功改为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结果152例小儿食管异物成功取出145例,推入胃内7例,表麻下手术出现不同并发症总计111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出现不同并发症总计7例(有些患儿同时出现几种并发症)。结论对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提倡气管插管全麻,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避免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3.
小儿气管镜检查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取除的唯一有效手术方式。手术前的物品.准备和术中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取除术患者16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162例,年龄6月~4岁,异物类型以花生米、葵花籽、豆瓣为主。手术时间 15~ 100分钟。麻醉方法:氯胺酮、γ-羟丁酸钠等静脉麻醉。预后:1例死亡,其余全部痊愈。2术前准备2.1手术室设备。手术室抢救设备应完善,氧气充足,吸引装置性能完好,有较多的电源插座,备有特制抱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有泌尿外科疾病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骶管麻醉组(Ⅰ组,n=30)和氯胺酮组(Ⅱ组,n=30),I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2组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性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Ⅱ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小儿术后深麻醉和浅麻醉下气管拔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术后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和浅麻醉下拔除气管。结果:拔管10 min后,患儿的血压和心率均恢复正常,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术后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有泌尿外科疾病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骶管麻醉组(Ⅰ组,n=30)和氯胺酮组(Ⅱ组,n=30),Ⅰ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2纽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性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Ⅱ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方法对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69例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患儿均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必须做到合理评估病情、充分全面准备、保持沉着冷静、技术熟练、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配合默契,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性能良好,做好术后并发症及特殊症状的护理,才能确保患儿顺利安全地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维持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对比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无创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及苏醒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年以来在静脉全麻下施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共47例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7号腰穿针在小儿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对单次硬膜外有适应症的患儿先行基础麻醉,再进行单次硬膜外阻滞,并与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患儿比较手术开始时、术中、术毕血压、心率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复合硬膜外麻醉组麻醉前与手术开始时、术中、术毕血压、心率变化无差异性(p〉0.05),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组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心率血压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7号腰穿针在小儿单次硬膜外阻滞中减轻了穿刺给患儿造成的损伤,而麻醉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异物的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10~2007.10收治的75例气管支气管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植物性异物52例(69.33%),硬质物20例(26.67%)。软质物3例(4%)。异物堵塞部位:声门下及总气管18例(占24%),右支气管34例(45.33%),左支气管14例(18.67%),双侧支气管9例(12%)。所有病人均行X线检查。结果术前死亡3例,术前将异物咳出3例,经气管切口将异物咳出2例。全麻下行直接喉镜下异物取出术47例,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20例,其中4例因术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正确的诊断治疗、抢救以及并发症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全身麻醉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常可导致患者气道应激性升高及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因此术中多有不同程度的气道痉挛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是成功置镜并取出异物的关键.笔者观察了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6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18例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儿,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在11个月~5岁。3岁以下14例,4~5岁4例。异物部位:气管内异物10例;右支气管异物6例;左支气管异物2例。2 术前护理患儿入院后,应安排在便于抢救和护理的房间,尽量使患儿安静,禁食禁水4~6小时。患儿床前备好氧气、吸引器。术前半小时给阿托品0.01~0.02mg/kg,冬眠灵1~2mg/kg,准备在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3 术中护理3.1 备齐用物:根据小儿年龄备气管镜2个,小儿直接喉镜1个,长吸引器头1个,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基层医院小儿腹股区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抽取ASAⅡ级的80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将患儿分成2组:全麻(GA)组40例,为咪唑安定+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全麻+神经阻滞(NB)组40例,上述用药全麻成功后,予0.8%利多卡因行IIN和IHN阻滞。结果: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是小儿腹股区手术值得临床应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小儿疝气切除术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氯胺酮全麻,观察组行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切皮时HR、SBP、DBP明显高于麻醉后,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疝气切除术应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患儿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缩短患儿术后清醒时间,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复合喉罩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喉罩全麻及异丙酚-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拟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肌注氯胺酮5~8mg/kg行基础麻醉后采用异丙酚5~10mg/(kg·h)和氯胺酮1-2mg/(kg·h)持续静脉微泵注射维持麻醉,B组面罩半紧闭吸入6%七氟醚,氧流量6L/L,待下颌关节较松弛根据患儿体重置人相应大小的喉罩,七氟醚维持浓度在2%~3%之间。两组患儿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及脉氧饱和度,并记录苏醒时间。结果A、B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B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P0.05),但B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较A组高(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喉罩全麻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有效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975例小儿呼吸道异物患者的麻醉、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结果:全身麻醉下简易体位经硬支气管镜取异物共975例,945例1次手术取出异物成功,23例经过2次手术取出异物,7例经2次或2次以上手术仍未取出异物。术后并发皮下气肿2例,气胸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全身麻醉下简易体位行硬支气管镜取异物术安全、有效。规范围手术期治疗、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小儿氯胺酮全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小儿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点 ,故多数手术采用全麻或局麻配合全麻进行。而氯胺酮使用方便、作用快、副作用较少、效果较好 ,因此小儿手术全麻多选用氯胺酮 ,现将对 2 18例氯胺酮全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 2 0 0 2年 ,我院手术室共施行小儿手术 2 3 8例 ,其中用氯胺酮全麻或局麻配合氯胺酮全麻 2 18例 ,占 91.6%。患儿年龄 3d~ 14岁 ,手术中氯胺酮用量为 12~ 480mg。2 护理体会2 1 手术及麻醉用药前的准备及护理 ①择期手术前 1d由手术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儿 ,对患儿要热情、亲切 ,对年长儿可与其交谈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先用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使患儿入睡,再经静脉注射异丙酚而后施术;对照组单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施术,2组在麻醉效果、并发症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54/57),并发症发生率为12%(7/57);对照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40%(21/52),并发症发生率为56%(29/52)。结论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相似文献   

20.
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于儿童。儿童声门保护性功能较弱,吞咽食物或异物时容易呛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气道阻塞,病情紧急且危重。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患儿不能合作,手术期间易发生意外,故对手术室的配合要求较高。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对46例儿童进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