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结合艾灸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20例肱骨外上髁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配合艾柱隔姜灸,对照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结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2%、对照组8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毫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一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浮针疗法组采用浮针治疗,局部封闭组采用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浮针疗法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1.1%,治愈率33.3%,浮针疗法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局部封闭治疗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徐伟  孙维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60-2061
目的观察蛇毒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蛇毒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康宁克通局部注射。结果采用蛇毒注射液封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蛇毒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陈小凯 《新中医》2011,(11):103-104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与常规针刺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解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9.3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结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以曲池穴为中心进行扬刺,配合局部燃酒疗法,连续治疗4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2例患者治愈显效率90.6%,总有效率100%。结论: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浮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电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简单、廉价和安全的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赵彪  彭旭明 《中医药导报》2019,25(23):74-76
目的:观察彭氏"松筋促通"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彭氏"松筋促通"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压痛点压痛程度、整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MEPS评分、压痛点压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彭氏"松筋促通"疗法较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浮针组37例,电针组35例。浮针组:给予浮针疗法,3次/d,3次为1个疗程。电针组:给予常规针刺,1次/d,6次为1个疗程。结果:浮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4.6%,电针对照组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方法:将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和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浮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5.3%;针灸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8.1%.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电针疗法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ME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良率40.0%,对照组优良率1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急性期患者中观察组优良率37.5%,对照组优良率1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慢性期患者中观察组优良率2.5%,对照组优良率0%,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穴贴压结合体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且急性期疗效优于慢性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血疗法对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放血疗法。结果:9例痊愈,占60%;5例显效,占33%;1例有效,占7%。结论:放血疗法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隔姜重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外上髁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口服止痛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采用隔姜重灸法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握力、压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量表分值、握力、压痛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量表分值、握力、压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1.08%,治疗组有效率为94.5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隔姜重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中药蜡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蜡疗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蜡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60例,对照组传统针灸治疗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经过2疗程治疗,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远期(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复发率5%,对照组2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李小军 《中医正骨》2010,22(2):14-15
目的:观察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Ⅰ组采用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Ⅱ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的降低程度及治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与Ⅱ组比较,Ⅰ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1,P=0.000);两组治愈率比较,Ⅰ组治愈率高于Ⅱ组(χ2=5.07,P=0.024)。结论: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温针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斑蝥雄黄膏天灸疗法治疗淋巴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自制斑蝥雄黄膏天灸结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自制斑蝥雄黄膏天灸疗法治疗淋巴结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弹拨过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3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弹拨过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疗效及VAS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VAS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14天对照组VAS积分显著优于治疗7天后(P〈0.05),但治疗组VAS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拨过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