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初步了解孤独症患儿的就诊经历及目前患儿的养护现状,为更好地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对孤独症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哈医大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和训练的、明确诊断的孤独症患儿365例,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项目包括:1)患儿及家庭的一般情况;2)患儿针对孤独症的就诊经历;3)家长由于孤独症患儿养护所造成的影响;4)目前患儿养护及疗育情况。【结果】在所调查样本中,孤独症患儿从发现行为异常到第一次就诊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0.05个月,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间隔平均为6.76个月;就诊机构主要集中在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和精神专科,确诊地点在省会城市的占39.7%,在外省其他城市的占22.9%。由于养护患儿,54.6%的母亲工作发生变动,其中27.7%的母亲辞职;26.0%的父亲工作发生变动,12.7%的父亲辞职。45.5%的患儿在家中抚养或寄养在祖父母家;仅19.3%的患儿全天在康复训练机构或特殊教育机构接受训练。【结论】孤独症儿童存在多次、多机构、多地区就诊情况,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明显受到延误。为了养护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间关系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应关注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困境,更好地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对孤独症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的就诊及康复现况,为建立和完善孤独症患儿有效的康复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孤独症患儿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并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236例,采用自拟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患儿针对孤独症的就诊经历、康复资源利用现况以及家长对孤独症知识、康复信息了解情况等。结果患儿首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04±1.16)岁,有29.5%的家长在发现孩子行为异常1 a以后才开始有就诊行为;就诊时去过2家以上机构的患者占62.6%;确诊机构中比例最高的是在家庭所在地的省会城市(40.7%);59.5%的患儿家长对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及康复方法均缺乏了解;知识来源以熟人介绍最多,占42.8%;有27.5%的患儿在确诊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康复治疗;回答有长期合作的医疗机构或者特殊训练机构帮助家长进行康复治疗及指导者仅占20.8%。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孤独症的知识及相关信息了解严重不足,就诊机构的医疗诊断水平有待提高,针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机构和人才资源也不能满足大部分患儿需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稳定且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在就诊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卫生服务费用支出情况,掌握孤独症患儿的家庭疾病负担,为更好地开展孤独症患儿康复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并接受康复训练的患儿236例,采用自拟"孤独症儿童康复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调查问卷及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进行调查,包括患儿及家庭的一般情况、家庭的年经济收入及就诊及康复治疗的总费用支出情况、疾病导致的家庭负担情况。结果孤独症患儿家庭平均年治疗费用支出为1.48万元;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家庭中,平均年治疗消费支出超过2万以上的城镇占36.6%,农村占48.4%,农村高于城镇。患儿就诊及康复治疗总费用支出占其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76.2%,占其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比例为52.2%。全部调查对象的康复治疗费用均为自费支出。83.5%的患儿家庭认为就诊及治疗对家庭经济有很大影响。家庭疾病负担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负担、日常活动和娱乐活动3个维度平均因子分都大于1。家庭疾病负担总分、经济负担、娱乐活动和成员躯体健康4个维度的阳性回答率均高于50%。结论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的开支使其家庭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利用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扶助,完善孤独症康复服务体系,是缓解患儿家庭负担、改善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敬彩  衣明纪  冉霓  付芃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40-1942
目的:探讨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孤独症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72例孤独症患儿作为孤独症组,同时随机抽取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参加系统保健的正常儿童111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构成一致。参照国外同类调查问卷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设计自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婴儿期喂养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孤独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孤独症组儿童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0.97%,对照组儿童4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1.08%,对照组明显高于孤独症组(χ2=102.874,P<0.01)。在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3.82±0.46)月,对照组为(6.61±0.49)月,两组儿童的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同(t=2.74,P<0.01);孤独症组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和3~6个月的比例分别是26.34%和15.32%,对照组分别是9.23%和10.66%,孤独症组高于对照组(P<0.01,0.05);孤独症组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9个月的比例为35.22%,而对照组为55.02%,孤独症组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喂养类型是孤独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29),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是孤独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8)。结论: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孤独症的发生有关;4个月内母乳喂养比例越高,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5.
了解黑龙江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就诊、康复和养护现状,为完善ASD康复教育体系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黑龙江省8所孤独症康复教育机构,采用自拟的"ASD儿童康复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357名ASD儿童主要照顾者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ASD儿童发现行为异常的平均年龄为(31.08±12.96)月,首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5.88±13.20)月,确诊为ASD的平均年龄为(38.64±13.20)月,开始康复的平均年龄为(43.56±16.08)月.3岁前被确诊以及3岁前到康复机构接受训练的儿童分别占39.0%和32.0%.非户口所在地(异地)康复儿童比例为47.3%,每周康复时间20 h及以上的ASD儿童占73.4%.因儿童的康复问题,父、母工作受影响的比例分别为34.5%,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32,P<0.01).调查对象享受政府惠民项目资金支持的ASD家庭占41.2%.结论 黑龙江省ASD儿童确诊时间有延迟,早期康复的患者占比较低,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政府惠民救助项目支持的覆盖率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儿童30例早期智能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早期智能特征。 【方法】  3 0例孤独症儿童与 13例非孤独症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2 1例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对照 ,年龄均在 18~ 3 6月龄 ,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测评 ,对孤独症儿童发育商进行分析 ,并分别与两组儿童进行比较。 【结果】 孤独症患儿的平均发育商动作能为85 .5 7± 9.82 ,应物能为 71.90± 12 .44 ,言语能为 47.2 3± 10 .5 9,应人能为 5 8.73± 7.16。其发育商与非孤独症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比较 ,动作能显著高于该组 (P <0 .0 1) ,应物能也高于该组 (P <0 .0 5 ) ,言语能和应人能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儿童比较 ,各能区均显著低于该组。 【结论】 孤独症儿童早期智能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语言和社交能力上的损害 ,早期鉴别和干预对促进孤独症患儿语言和交往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训练中应用结构化教育模式,将视觉线索应用到各个活动场所,强调作息时间和教学环境的结构化,强调工作组织的结构化。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6个月。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及C-PEP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儿孤独症儿童量表平均总分由训练前的(96.09±18.95)分下降到(54.91±14.10)分(P<0.001),量表中言语、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显著下降(P<0.001)。C-PEP评估功能发展平均分值由训练前(28.00±11.08)提高到(48.00±11.27),年龄当量提高(9.00±5.32)个月,扣除生理增长6个月,实际年龄当量增长(3.00±5.32)个月。【结论】结构化教育治疗对孤独症是一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36-4238
目的:在进行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为早期干预做准备,并总结早期识别患儿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以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内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8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P<0.05)。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意义重大;总结出的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方法,为婴幼儿父母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早期筛查孤独症患儿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25-4727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的早期诊断及识别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进一步应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7例,女孩2例。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做到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 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80例3~6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觉统合训练1个治疗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儿均进行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评估, 该量表中的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自理均单独作为一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具有好转趋势。2)试验组患儿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1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及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儿在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语言及社会交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明显影响, 孤独症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注意加强听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孤独症临床特征,从而探索孤独症早期征象。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儿童行为发育调查表"对天津市9个区1.5~3岁儿童进行孤独症相关行为调查。结果:7439例儿童中,检出孤独症可疑患儿424例,男孩检出率高于女孩。可疑孤独症儿童与初步筛查正常的儿童在"无假扮游戏"、"不向他人显示所感兴趣东西"、"开始微笑月龄>6"等26项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假扮游戏"、"不向他人显示所感兴趣东西"、"开始微笑月龄>6"等26项症状可能是孤独症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儿童及家长有关情况问卷,对武汉市8 695名3~7岁幼儿园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孤独症筛查阳性率为5.26%,男童(6.52%)检出率高于女童(3.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高、教育态度一致、说服教育、母亲孕期情绪良好是儿童孤独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5、0.71、0.61、0.49、0.70),男童、胎膜早破、贫血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7、1.47、1.35)。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春市区所属十个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方法抽查长春市所属的十个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10000人,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筛查。筛查阳性者进一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CCMD-3进行评定、确诊。结果筛查阳性者223人,确诊为儿童孤独症者15人,男性12人,女性3人。患病率为15.44/万。结论长春市区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接近国内报道的患病率,探索建立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utism is a complex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at usually presents in early childhood and that is thought to be influenc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lthough abnormal metabolism of methionine and homocystein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other neurologic diseases, these pathways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in persons with autism.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 in the methionine transmethylation and transsulfuration pathways in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utism. DESIG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ethionine, S-adenosylmethionine (SAM), S-adenosylhomocysteine (SAH), adenosine, homocysteine, cystathionine, cysteine, and oxidized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were measured in 20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in 33 control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the abnormal metabolic profile, a targete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trial with folinic acid, betaine, and methylcobalamin was initiated in a subset of the autistic children. RESULT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children,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baselin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ethionine, SAM, homocysteine, cystathionine, cysteine, and total glutathione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SAH, adenosine, and oxidized glutathione. This metabolic profile is consistent with impaired capacity for methylation (significantly lower ratio of SAM to SAH)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significantly lower redox ratio of reduced glutathione to oxidized glutathion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intervention trial was effective in normalizing the metabolic imbalance in the autistic children. CONCLUSIONS: An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a decreased capacity for methylat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utism.  相似文献   

15.
渝中区4057例托幼园所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霖  何甦  林敏  陈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60-5361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托幼园所儿童视力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论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选仪对渝中区33所托幼园所4 057例2~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4 057例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14.8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有显著差异;视力异常各类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视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在托幼园所儿童中进行视力筛查非常必要,对视力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②做好托幼园所儿童眼保健需要保健机构、托幼园所及家长共同重视及努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阳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铜陵市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3559名3-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559名儿童中89名为儿童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2.5%,年龄、胎龄、喂养方式、新生儿期住院天数不同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阳性率间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阳性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年龄、喂养方式,胎龄,新生儿期住院等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茂名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情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茂名市17所幼儿园3~6岁在园的儿童,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自拟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共调查2 485例儿童,查出孤独症35例,患病率1.41%,病例男女比为6∶1。不同性别儿童患病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儿童行为表现在克氏量表中出现率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不愿与别人一起玩;听而不闻;避免视线的接触;对周围漠不关心;活动量过大。结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患病现状不可忽视,建议加强儿童孤独症的宣传工作,做好孕产期保健,开展儿童孤独症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0~14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其异常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及纠正方法。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2 963例正常儿童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镉)含量,比较年龄、性别对微量元素异常的影响。结果:成都地区正常体检儿童血锌、钙、铁和铅的异常率相对较高,血铅有随年龄增加异常率增加的趋势,血铁及血钙5岁以下组与5岁以上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无性别差异。结论:儿童微量元素含量与生理周期及喂养习惯有密切关系,婴儿期应注意补铁,幼儿期侧重补钙,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标作者先前已经描述过,自闭症成人在听到语言类似的声音时,左边语言相关的颞区域表现出比正常成人少的活化作用。这里,他们研究这种反常的皮层处理是否也出现在基本自闭症的孩子中。方法区域性大脑血流是通过术前用药后的正电子放射的X线断层摄影术测量的,对象是11个自闭症孩子和6个不自闭但智力迟钝的孩子,在他们休息时或当他们听语言类似的声音时进行测量。结果与自闭症成人的研究一样,这两组人的直接比较显示出,自闭症小孩左边的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化作用明显比智力迟钝小孩的少。结论他们第一次在自闭症孩子中进行活化作用研究,研究所成还证实了早先在成年人中获得的成果。在自闭症孩子和成人中观察到的反常听觉皮层处理将关系到对声音的行为反应不足和自闭症的语言损伤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