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番泻叶治疗损伤后腹胀、便秘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损伤后腹胀、便秘,又称为“伤后肠胃功能紊乱症”是骨伤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以胸、腹、脊柱损伤患者表现更为突出,轻者为腹胀,纳呆,大便秘结;甚者为恶心呕吐,常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也会给治疗骨伤疾病造成一定影响。笔者采用番泻叶治疗观察48例,疗效满意。治法是: 症状轻者以番泻叶3~6克,重者以番泻叶20~30克,用开水浸泡15分钟,当茶饮,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时停药。治后显效(腹胀、便秘症状消失,大便如常者)32例,好转(腹胀明显减轻,大便通畅,但偶有反复者)15例,无效(症状无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俊红 《中医研究》2011,24(3):19-20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现代医学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该病常由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  相似文献   

3.
马照寰 《中医研究》2014,(11):45-47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往往不一致.举病案2则,阐释了脾胃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治疗慢性胃炎有效方药的临床实践心得,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1760例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以门诊为基础的非随机、大样本病例现场抽样调查方法,采集符合西医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出症状分布情况。结果: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者有38项,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下者有81项。结论:症状出现率大于20%的症状近似认为是高血压病的经典临床表现,其以头面部及精神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赵百孝  余明哲 《中国针灸》1998,18(10):581-583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观察以清心醒神开窍为主针刺治疗 ,对中风失语症患者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 4项基本言语功能及言语相关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刺明显改善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 ,同时可以纠正言语相关症状 ,是中风失语症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滕青玫 《国医论坛》2009,24(3):18-19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DeQaervain甲状腺炎。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症状轻微者不经治疗亦能自愈,但对全身症状重、伴高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应采用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目前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治疗有效,但治疗时间长,且因激素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不愿接受而寻求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昌炳如  于峥 《光明中医》2005,20(5):17-18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各种身体的不适的症状可以间断出现,也可持续存在。这些症状通常不能有现代医学做出疾病诊断,却往往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中医没有亚健康之名。中医临床重视患者自我感觉的各种症状,也以自觉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的主要依据。这与亚健康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表现为功能的异常,临床上以自觉身体不适为主,临床医学检查没有明显异…  相似文献   

8.
马玉红  王燕  王磊 《光明中医》2005,20(5):24-25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反复感冒是指一部分人群在秋冬季节,感冒症状反复发生,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是体虚,现代医学认为是免疫力低下所致。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反复感冒的症状:广泛鼻部、咽喉、眼睛发痒,但是主要表现为频繁打喷嚏和流清鼻涕,有时也出现咽喉发干、发痒、流泪等症状。除以上症状外,易感病人还有全身无力,说话声音小,手脚发凉,气短等症状,这些都是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片类毒品对人体自由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与紧虚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酶标仪及851光电色计测定自由基含量。并参考昆明药物依赖性康复中心《阿片类药物断症状量表》(OWS)进行戒断肾虚症状积分评定。结果:17例吸毒者外用血CD_4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戒断症状肾虚症状积分评定,17例都有典型肾虚症状。结论:吸毒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低下,NO、NOS降低,SOD、MDA升高,肾虚明显,认为吸毒人员的中医证型是以肾虚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04例。其中,急性扁桃体炎9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6例;男58例,女46例;年龄21~35岁。急性扁桃体炎,以咽赤肿痛、扁桃体或隐窝内有脓点、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头身疼痛等全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扁桃体周围脓肿,是继上述症状后,以咽痛掣耳、患侧上腭呈蛙腹状、语音重浊不清等  相似文献   

11.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症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荣华 《国医论坛》2004,19(5):21-21
经前期综合症又称经前期紧张症,是妇科常见病,系指周期性的在经前14天内发生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腹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等)和心理症状(如烦躁、紧张、瞌睡、失眠、焦虑等)的总称,一般经前发生,经后消失,以青壮年妇女最为常见,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近年来,笔者以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治疗该症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嘉瑾 《中国针灸》1998,18(10):629-630
链霉素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由于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用药,其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对67例因使用链霉素而出现毒副反应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7例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在19~57岁之间。均为临床确诊结核病例,抗痨治疗方案中都有链霉素,毒副反应出现时间为用药后1~18周不等,其中2例是在链霉素停药后才出现症状。毒副反应以口面发麻、头痛眩晕、运动失调、耳鸣、听力下降为多见。2 治疗方法21 选穴 第一组:耳门、风池、下关、曲池、外关、三阴交;第二组:听宫、听会、翳风…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评定标准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有显著的疗效,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标准不统一、不规范,没有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定.用现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针灸治疗的疗效是不全面的,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着手,建立患者报告的临床症状结局评价体系,以完善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胃轻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退缓为主症的胃无力症,是以饱胀、痞满、空腹胃潴留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病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收治资料完整的47例作一总结,并与15例口服吗叮啉患者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是常见而难治的疾病。其常见症状为关节肿痛,晚期可有关节强直、畸形。控制本病活动是缓解症状、阻止病变发展、杜绝致残的关键。马钱子为临床常用剧毒药物之一,经严格炮制,合理运用,对多种疑难病疗效显著,具有通经络、强筋骨、祛风湿、散结肿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马钱子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马钱子为主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笔者将近年来以马钱子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瘫为特征,并常伴有关节症状、胃肠道症状和肾脏损害等,多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部分病例有复发倾向。笔者辨证治疗本病3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岁5例,6~10岁16例,11~14岁9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2周。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出现3个月.笔者自2008年7月~2009年2月采用健脾益气、行气降逆法,以六君子汤合五磨饮子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9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小红  贾文智  李建华  闫肃 《陕西中医》2011,32(10):1355-1356
目的:总结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类辨证,并引经举典予以论证。结果:本病是一种以脾胃虚弱为基础,肝胆湿热内蕴、疏泄失常、脾胃功能紊乱的一组消化系统疾病,属本虚标实症。结论:治疗以疏理肝胆,调补脾胃为主。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8):1053-1055
目的:介绍李世平老师辨治胃脘痛的治疗经验。方法:以胃脘痛的性质和规律为辨证要点,结合伴随症状、舌脉等因素分型论治,列举临床常见痞痛、暴痛、坠痛、隐痛四个证型为例选择方药,所选经验方分别为紫苏二陈汤,自拟寒痛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结论:胃脘痛是各种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高,疼痛的性质以"痞痛、暴痛、坠痛、隐痛"为常见,紫苏二陈汤,自拟寒痛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为治疗常见胃脘痛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20.
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杨利生  李嫒 《陕西中医》2005,26(2):138-139
通腑法在中风病治疗中 ,适时适当使用往往能迅速改善症状 ,加速康复。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就该法的应用作以探讨。结论 :腑实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大便秘结是临床常见症状 ;通腑逐秽是截毒防变的重要措施 ;脱水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与通腑法机理相通 ,其施治 ,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