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列乳腺疾病之首,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笔者自1994年3月~1996年3月,运用自拟疏肝消癖汤治疗该病66例,获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5岁,其中25岁以下10例,25岁~36岁20例,36岁~47岁15例,47岁~58岁12例,58岁以上9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10年;乳房一侧增生者52例,两侧增生者14例。诊断主要依据为乳房疼痛,触诊时乳房内可触及肿块,形如梅、李、鸡卵或呈结书状,推之可移,并经乳腺仪及B超检查证实为乳…  相似文献   

2.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中的常见多发症。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黄体素的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有关。现代医学谓乳房纤维腺瘤。中医称为:“乳癖”。主要病因是由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我科从1988年5月至1990年6月,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2例中,25~34岁者12例;35~44岁者36例;44岁以上者4例。单侧患者31例,双侧患者21例,以中年妇女多见。52例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25~ 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主要症状以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为主,属中医的乳癖范畴.该病为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较为难治之症,中医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在治疗该病上有着独特的疗效,现将1例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好发于20~40岁妇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几年来,笔者自拟柴香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1例,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31例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1岁;已婚者29例,未婚者2例;病程最长的4年余,最短的10个月;患双侧乳房占13例,单侧乳房占18例。对照组13例中,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3岁;病程最长的5年余,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主、间质慢性增生的总称,又称乳腺结构不良,属中医乳癖范畴。临床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点。好发于30~40岁已婚妇女,在妇女乳房良性肿块中占首位,少见于男性。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据报道,其癌变率为12.9~21.9%,比一般妇女患乳腺癌机会高3倍左右,囊性增生者患癌机会高出正常妇女30倍。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现将近30年来报道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首位,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52岁;20岁以下4例,26~30岁62例,31~40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多发于30岁~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岁~40岁。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稳定的疗效。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乳块消贴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乳腺增生女性患者56例,年龄25岁~58岁;病程3个~36个月。1.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组于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评定。①临床上有乳腺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②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12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乳腺增生病患者129例,均由B超、红外线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包块、胀痛、刺痛,单侧发病33例,双侧发病9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导管上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乳腺小叶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本病是乳腺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中青年妇女多发病,常见于25~40岁的女性。中西医治疗方法颇多,我院2003~2007年应用自拟消乳汤合乳腺贴治疗乳腺增生症2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赐璋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302-1303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增生疾病,主要好发20~45岁妇女,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0%左右,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范畴[1]。临床常见自觉乳房胀痛、刺痛,兼有胸闷、嗳气等症状。一侧或两侧乳房常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推动,以乳房外上象限为多见,可有触痛。症状常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亦可因情志喜怒而消长。笔者自2005年2月~2011年5月应用行气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