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前中成药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临床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基于药品研究及专家知识经验制订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可以指导临床更为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其制订工作。针对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工作,根据国内外现有经验,结合中成药自身的特点,从专家共识小组的组建、共识内容的确定、共识的一般流程及共识形成的方法几个方面对共识制订工作进行了介绍,同时例举了某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工作作为实例,结合应用实例对专家共识的研究制订流程与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但临床中存在辨析病证不明确、配伍不当、剂量不合理、忽视中成药毒副作用、滥用滋补性中成药、剂型不合适等现象.应加强目标人群的针对性培训,走出认识误区;提高药师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药师作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教育,规范临床使用等措施,提高中成药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中成药、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的情况从品种、使用量、销售额等方面进行统计,并与西成药使用状况对照分析。结果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药饮片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中成药使用量占全院药品销售的23.01%,中药饮片使用量仅占全院药品销售的2.8%左右。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加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韦企平 《北京中医》2008,(3):175-177
近日,北京中医管理局编写了“西医执业医师合理、规范使用中成药”的继续教育讲义。同仁医院眼科邀请我为该院西医眼科医师讲授了相关内容。我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中成药的使用虽较普及。但是忽视使用、误用甚至滥用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此,我将跟随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韦玉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三年中。韦老活用、巧用中成药治疗眼病经验总结归纳成文。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中成药使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使用呈不断增多的趋势;中成药使用的人群以西医医生为主;中成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是以针对西医疾病为主、缺乏中医辨证支持。针对中成药使用的现状,为确保其正确使用,我们提出:中成药的使用应重视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基础,这是因为中医证候分类理论不仅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也是中成药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嘉兴地区居民中成药用药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50例应用中成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一般临床资料,统计中成药应用情况,并通过中成药用药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患者中成药用药知识风险、中成药用药态度风险及中成药用药行为风险进行评分,对影响其中成药用药风险KAP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使用热淋清颗粒的57例(38.00%),使用排石颗粒的42例(28.00%),使用龙金通淋胶囊的31例(20.67%),使用八正胶囊的20例(13.33%)。患者中成药用药知识风险评分平均(75.64±10.19)分,中成药用药态度风险评分平均(41.33±4.06)分,中成药用药行为风险评分平均(64.10±8.23)分。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疾病分类及病程方面的中成药用药知识风险评分、中成药用药态度风险评分、中成药用药行为风险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工作状况、月收入及文化水平方面的中成药用药知识风险评分、中成药用药态度风险评分、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提出管理对策,为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2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中成药处方1 200张,分析中成药用药结构分布、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中成药使用频次为2 671次,其中清热解毒类占21.40%,活血化瘀类占20.30%,理气止痛类占17.90%,健脾消食类占15.10%,调气止咳类占12.20%,其他占13.10%;常见中成药包括五酯胶囊、脑心通胶囊、妇乐片、乌灵胶囊、银杏叶片、复方鱼腥草颗粒、复方丹参滴丸、香菊胶囊、百令胶囊、护肝片;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4.10%。结论:中成药在门诊的使用以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最常见,如五酯胶囊、脑心通胶囊等;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相关培训,建立中成药使用规范制度,进一步提高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耳鼻喉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探讨中成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药物联用和门诊销售情况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中成药在耳鼻喉科的使用比较广泛,各个年龄段均有患者使用中成药,其中含一种中成药和五种中成药的处方占91.4%。结论:中成药在耳鼻喉科的疗效较好,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必须辨证治疗,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三甲中医院口腔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中成药在口腔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中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8~2019年口腔科诊治的患者信息,分析中成药处方中患者疾病构成、中成药使用情况、中成药剂型使用情况等。结果:中成药处方中患者人数为26413例,疾病构成前3位为牙周炎、牙髓炎和口腔溃疡。中成药用药频率前10名为口炎清颗粒、清热解毒胶囊、口咽康颗粒、口腔溃疡散、蒲地蓝消炎片、蓝芩口服液、裸花紫珠分散片、滋阴清热颗粒、冰硼散、肿痛安胶囊。中成药的剂型有颗粒、胶囊、口服液、片剂、散剂、丸剂等。结论:中医院口腔科中成药的使用以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为主,颗粒、胶囊、口服液等剂型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中成药处方7300张,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4.1%。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使用疗程不当、配伍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加强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培训,提高中医药知识水平,规范合理地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1.
于华  沈羽 《北京中医》2007,26(10):693-695
目的调查我院2004—2006年中药房现有8种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对安神类中成药的处方数进行统计,分析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2004—2006年我院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总金额、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清脑复神液2006年的销售金额及DDDs值增长较快。安神类中成药处方数的统计显示,中医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心理健康咨询科是主要使用安神类中成药的科室。结论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上,传统中成药逐渐被新药替代;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的中成药应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华  沈羽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93-695
目的 调查我院2000-2006年中药房现有8种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对安神类中成药的处方数进行统计,分析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 2004-2006年我院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总金额、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清脑复神液2006年的销售金额及DDDs值增长较快.安神类中成药处方数的统计显示,中医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心理健康咨询科是主要使用安神类中成药的科室.结论 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上,传统中成药逐渐被新药替代;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的中成药应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是按照中医临床治病的需要,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运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中药配伍、方剂组合、炮制技术、制剂工艺等理论来配制和生产的。中成药制剂是按中医辨证论治使用的。因此,中成药剂型改革工作离不开中医临床用药的实践,中医临床用药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故中成药剂型改革工作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与管理措施分析,为促进中成药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医科2021年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使用情况,对药物剂型、药物功效、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抽取的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率为1 734次,使用药物剂型最高的为丸剂,占34.2%(593/1 734),其次分别为胶囊、片剂、口服液、其他剂型,分别占23.7%、23.2%、10.8%、8.1%。不同功效中成药使用情况中,理血剂使用频率最高,占24.3%,其次分别为理气剂、清热剂、解表剂、补益剂、温里剂,分别占22.9%、21.8%、12.6%、11.0%、7.4%。常见7种中成药使用情况如下逍遥丸占12.0%,乌灵胶囊占11.3%,六味地黄丸占10.5%,黄芪生脉饮占10.1%,归脾丸占9.5%,桂枝茯苓丸占9.4%,血脂康胶囊占9.0%。结论:逍遥丸等中成药在医院中医科的使用较为常见,中成药总体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需提高中成药在中医科使用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因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病情单纯的,仅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但对于复杂病情,数病相兼,就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合使用,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几年对于服用一种中成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中成药组方复杂,在临床使用中逐步发现,并非所有中成药都能联合使用,几种中成药联用时同样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临床常用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 《北京中医药》2010,29(2):130-131
中成药因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病情单纯的,仅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但对于复杂病情,数病相兼,就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合使用,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几年对于服用一种中成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中成药组方复杂,在临床使用中逐步发现,并非所有中成药都能联合使用,几种中成药联用时同样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因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病情单纯的,仅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但对于复杂病情,数病相兼,就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配合使用,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几年对于服用一种中成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中成药组方复杂,在临床使用中逐步发现,并非所有中成药都能联合使用,几种中成药联用时同样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骨科中成药使用情况及用药通则规律及其管理对策。方法:将医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接诊的80例骨科使用中成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中成药使用类型、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特点予以分析,为骨科中成药使用与管理提供依据。结果:80例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的中成药包括:接骨丸、七厘散、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其中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较其他药物使用率较高(P<0.05);男与女不良反应发生差异较小(P>0.05);60岁以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11~19岁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口服、外敷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成药注射剂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以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系统、累及神经系统、累及消化系统的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骨科中成药注射剂药物在使用期间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骨科中成药使用期间需重视用药通则规律,并加强中成药使用管理,兼顾用药疗效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环宇 《中医药导报》2009,15(10):65-66
总结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常见问题有:使用辨病而不辨证,联合用药的不合理,忽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提出应从病证结合、对"证"下药,药证相符、提高疗效,掌握中成药的剂量与服用方法,掌握中药禁忌、严格控制有毒中药的使用等方面使用中成药;只有全面注重中成药的质量,严格执行中成药与西药分开制度,加强药品的安全性监测,才能规范其应用,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分析某专科医院肺结核疾病患者使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状况,以期了解肺结核的中成药利用研究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我院2015年结核科的用药数据,对我院结核科中成药的用药种类、用药金额、使用频度以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用药规律,并结合病例点评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结果使用中成药的结核患者共3725例,中成药使用率为84%。使用频次前20位中成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um,DDDs)排序显示,多数中成药的用药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好,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DDDs与结核病人机体状况和伴发的疾病成正相关。结论虽然中成药的用药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好,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情况,如部分存在临床使用中成药的时候未按照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