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吹风     
《领导文萃》2007,(12):6-7
肖扬:健全法官行为的监督体制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坚持把完善法官行为监督机制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坚决清除法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维护司法廉洁,逐步健全完善“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所在的山西代表团对"两高"报告的审议.会议间隙,肖扬院长对一些重要的司法审判原则及理念进行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民事审判工作,指导全市法院通过公正审理重点案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对全市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做了很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曾三次视察重庆高院,称赞重庆法院“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司法为民有新成绩,法院改革有新进展,司法规范化有新成效,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要求,是我们党对国家新的历史性贡献。同时,报告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这表明在进行政治文明建设中,离不开司法文明建设。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5.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其他法实施的“保障法”、“后盾法”,是保障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代社会,随着立法文明的不断发展,司法文明的不断进步,刑法谦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引发了学者们的积极探讨。刑罚并非越重越好,在注重人权保障的今天,刑法的谦抑性无疑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证据排除规则是围绕证据能力问题对证据的取舍做出判断的重要制度。证据排除规则应该追求公正、效率、加强人权保护与实现司法文明等价值。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对司法层面的要求在于市民对于司法的认同,而司法认同则需要司法裁判具有可接受性,就此而言,顺应民意的司法应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受制于诸多因素,民意对于个案的关注可能是失真的,此时的民意诉求与司法取向难免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加以思考和建立必要的制度性保障,以便在维护司法尊严的背景下,使得司法裁判能与民意相吻合;进而和谐司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8,(10):26-27
5年审结贪腐案件12万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人大代表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9.
<正>大国的崛起首先要通过海洋,正确处理海洋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洋大国也不是一天成就的。考诸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基本伴随着几点:一、强权;二、国际司法规则;三、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有海洋文明或称蓝色文明的基因。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导的黄色文明已渗透到我们的骨骼和血液,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煜彦 《经营管理者》2013,(19):245-245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诉讼中任何被怀疑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指控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定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推定或假定其无罪,或者说不得认定为有罪之人。无罪推定原则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所推崇,是因为无罪推定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人权的基本体现,是一种进步,合理的思想。在司法诉讼方面,摒弃封建法制的有罪推定,实行无罪推定原则,使司法文明代替司法专政、刑事诉讼走向民主。  相似文献   

11.
强迫卖淫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社会文明进程的罪恶行为。我国现行刑法虽然对强迫卖淫罪规定了严峻刑罚,但是,法律规定的概括性及犯罪形态的多样性,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强迫卖淫犯罪诸多方面的认识及处理不一,造成了司法的不统一,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统一认识,均衡司法。  相似文献   

12.
司法行政目的意在表明司法行政政策努力的方向性,按照系统论框架,可将其分为服务于司法的直接目的,服务于社会的一般目的和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根本目的这三个紧密联系的层次,只有充分认识到司法行政目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才能更好地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领导者》2008,(8):59-59
强调严格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维护法律尊严。但不能与群众冷眼相对。不要搞神秘化。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增进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已悄然展开。司法改革既要立足国情、审时度势,保持与政治改革相适应的速度,又要博采众长、融汇中西,保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司法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纳入国家政权的视野予以考量。在国家建设的视野下,我国司法改革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实质法治建设为主兼顾形式法治建设,切实提升司法权的地位,将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改革视野,让渡部分司法权于社会,进而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南省“时建锋诈骗368万元高速公路通行费被判处无期徒刑”案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司法过程中存在的“轻程序”引起的弊端也暴漏无疑,正确理解程序正义的内涵,认识其在实现实体正义,树立司法公信力,保障司法独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通过加强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贯彻司法自治,提高司法主体的素质以及有效的法律保障来实现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其种种弊端日益突出。从法理学的角度看,诉讼调解制度不符合司法审判的本体要求和目的,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取消诉讼调解制度,还司法审判以本来面目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司法的独立审判与网络舆论的冲突与互动越发频繁,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司法监督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属性,冲突产生的原因,寻找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理想的衡平状态。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社会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导致了纠纷的多样性,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司法救济和非司法救济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权当然具备其独特的功能,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局限性与不足,所以从司法功能的局限为视角探讨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多元性纠纷解决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作为一个司法实践当中不常用的罪名,其主体要件的司法适用亦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行政执法人员的含义、政执法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的比较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首要要求,是保证司法不受其他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干扰和影响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