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东 《化工时刊》1994,(9):16-19
一、前言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今后70~80年煤化工仍然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拓C_1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一项长期的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 开拓C_1化学,首先从合成气化学和甲醇化学突破,作为C_1化学一个分支的CO_2化学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科技界注意但尚未认真深入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解决能源紧张、  相似文献   

2.
Fuji.  K 高占笙 《煤炭转化》1991,14(3):90-98
前言已经报道了几种试图从合成气选择性生成 C_3和 C_4烃的方法。Kodama 等人用 Fe-Mn-Cu/硅藻土催化剂高选择性地制成气态烃“gazol”,道化学公司的研究人员声称负载钼的催化剂能够从合成气生成 C_2—C_5烃,但是在这些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严格遵循 Anderson-Schulz-Flory 分布规律,因为这些催化剂属于费一托催化剂。C_3和 C_4的选择性最大只有33%,而甲烷的选择性为18%.  相似文献   

3.
在以煤为原料生产烃类方面,合成气的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佳条件下操作的加压气化炉可生产成本低的合成气,H_2/CO比值为0.6—0.7。KOlbel认为这种合成气可以在弗—托悬浮反应器内直接转化(不经其它转化工艺)。根据所用催化剂即可以选择性地生产低碳烯烃,或者生产含氧化合物。按照莫别尔法,这些化合物可以转化为C_5—C_(11)芳烃,这类芳烃混合物可用作发动机燃料,或者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9):2388-2392
综述了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生成机理、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铑基催化剂具有适中的CO吸附和解离能力,独特的乙醇等C_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有望成为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铑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乙醇中的生成机理、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铑基催化剂具有适中的CO吸附和解离能力,独特的乙醇等C_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有望成为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美国德士古化学公司采用新型催化剂由合成气制取乙烯。这种催化剂为含有周期表5A族磷元素的季膦盐铑系可溶性络合物,其代表性的例子为RuO_2·H_2O-[(C_6H_5)_4PBr]。该公司开发的这项新工艺为两步法。第一步将合成气直接与脂肪酸反应制成脂肪酸乙  相似文献   

7.
现有工艺和技术对合成气原料要求较高,造成了下游产品的成本偏高。研究了低成本合成气尤其是含氮合成气的利用技术,并对合成气制二甲醚、F-T合成、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等新技术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利用含氮合成气等低成本合成气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李正清 《煤炭转化》1990,13(4):30-37
在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中迅速爱展起来的 C_1 化学化工,其目的在于寻求化工原料“多样化”和能源资源“非石油化”的战略转移。当时出现的“C_1 化学热”除一部分是不脱离工业开发领域外,其余大都是基础研究性的技术贮备。1985年后,尽管油价暴跌,也没能动摇发达国家的“非石油化”的战略目标,美国和日本尤其注重“能源安全保障”,但基础研究开发和工业应用发展速度放慢了。C_1 化学化工发生某些转折,其产品开发领域从早期注  相似文献   

9.
Lee  JS 张剑锋 《煤炭转化》1990,13(4):51-60,87
0 前言C_1 化学涉及一碳到多碳的转化,C_1 化学品可从煤及其它碳质材料来的合成气生产。近年因石油危机,C_1 化学普遍受到重视。合成气直接生产化学品虽好但选择性差、条件苛刻。所以一般认为先台成甲醇这种便于运输存贮的物质,再合成化学品更可取。因此,甲醇是 C_1化学的结构单元。甲酸甲酯也能起到这种结构单元作用,不但因其贮运便利,可大规模生产,而且由此可  相似文献   

10.
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对Fe_2O_3氧载体四氢呋喃(C_4H_8O)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进行热化学平衡计算,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n(Fe_2O_3):n(C_4H_8O)、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Fe_2O_3氧载体C_4H_8O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物摩尔比增大,合成气摩尔分数及氢碳比(H_2/CO)先增大后减小,在反应物摩尔比为1时,合成气摩尔分数及氢碳比最大;随温度升高,合成气摩尔分数及氢碳比明显增大,800—1 200℃时,合成气摩尔分数较高,氢碳摩尔比在1附近,有利于合成气的制备;随压力增加,合成气摩尔分数及氢碳比减小,低压有利于合成气的制备。在反应物摩尔比为1,800—1 200℃、常压条件下,合成气摩尔分数 95%、氢碳比 0. 94。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开发有着很好的前景,今后七、八十年应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但煤化工仍然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故积极开拓C_1化学,是我国发展化学工业一项长期的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开拓C_1化学,首先从合成气化学和甲醇化学进行突破,是完全正确的。怍为C_1化学的一个分支的CO_2化学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要不要现在就着手进行研究呢?这是在我国科技界已给以注意而没有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  相似文献   

12.
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聚酯行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兴高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雷对市场关注的合成气制乙二醇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合成气制乙二醇:相比石油法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乙二醇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之一,每生产1t聚酯产品,需消耗0.33t乙二醇。  相似文献   

13.
李庭忠  佟刚 《广州化工》2022,(22):146-149
对合成气的制造工艺和成本进行了分析,合成气的来源主要有4个,分别是煤、天然气、渣油(沥青)、生物质。各种来源对合成气的制造成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国内资源情况看来,煤、渣油(沥青)制合成气成本优势明显,而煤化工项目在国内限制严格,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资源型化工企业中,渣油(沥青)要依靠当地园区炼化企业的资源情况,相对灵活。天然气制合成气价格较高主要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较高,而生物质法制合成气是具有前景的,但目前国内未见大型工业化装置。  相似文献   

14.
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制合成气是化学利用甲烷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工艺有能耗低和反应速率较快等优点,而且所得的H2和CO的比例适于合成甲醇等工业化学品。在该工艺过程中,所需反应容器体积小,反应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制备合成气的成本。开发POM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是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途径,因此,是当前国际催化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POM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氢氰酸(HCN)化学逐渐成为C_1化学的重要分支。 C_1化学从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O、CH_4、CO_2、CH_3OH、HCN等)出发合成各种化工产品,当前主要指合成气(CO/H_2)化学,而HCN作为C_1化学的原料已经开始与合成气化学竞争。从HCN出发合成的许多化工产品(图1)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电镀、冶金、高分子、照相、矿业、橡胶、化妆品、  相似文献   

16.
煤基合成气合成低碳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气合成低碳醇是 C1 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石油资源日趋减少 ,煤基合成气合成低碳醇愈来愈受到关注。低碳醇可以作为燃料、燃料添加剂和化工产品的原料。本文就合成低碳醇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从合成气中除去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是转化天然气、重油馏份或煤为氨、甲醇,合成天然气或液体燃烧等工艺的主要步骤。净化特别脏的合成气混合物所花的成本高达整个装置成本的20%,而且要消耗大量的能。  相似文献   

18.
《化学试剂》2021,43(10):1369-1375
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经合成气转化为混合醇,作为合成气化学重要的研究领域,该技术的突破对于提高煤化工产品品味、实现煤炭清洁利用、降低醇类化学品石油依赖度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制约合成气制混合醇发展的瓶颈在于高效能催化剂的开发,合成气制混合醇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和钼基催化剂,对以上催化剂逐一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催化剂性能做出简要评价,为合成气制混合醇早日实现工业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前言鲁奇煤加压气化法生产城市煤气,早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近些年来,许多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设计的数据说明,用鲁奇法生产管道煤气(代用天然气SNG),到目前为止,仍然被认为是最现实、最可靠、最经济的工业方法。用鲁奇法生产F—T(Fischer—Tropsch)油品合成气的工厂,在南非已运转了近三十年,并且在经济上是过关的。本文着重讨论用鲁奇法生产氨合成气,甲醇合成气,媒基合成气和液态烃类燃料合成气的现实性及其前景。二、生产合成气的方法到目前为止用煤气化生产合成气的经济的工业化方法,仍然属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国发展起来的三种典型方法,即: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由于原料资源问题,C_1化学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共同研究开发的方向已广泛受到人们的注目,并寄予很大希望。所谓C_1化学,顾名思义就是从含有一个碳原子的一氧化碳、甲醇、甲烷等化合物出发,合成各种化学品的技术。在工业上,就是用空气或水蒸汽和重质油、煤、天然气、焦油砂、油(母)页岩等进行反应制造以一氧化碳、氢为主要成份的合成气,再从这些合成气中分离精制一氧化碳、氢,并以适当比例混合后直接或经过甲醇合成乙二醇、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