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热平衡发泡原理,选择NaHCO3、偶氮二甲酰胺(AC)、偶氮二异丁腈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组成不同热平衡复合发泡剂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其发泡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吸热后放热的热平衡复合发泡剂发泡材料泡孔孔径小且分布均匀。AC与NaHCO3质量比为6∶4组成的热平衡发泡剂制得的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表观密度为0.546 g/cm3,压缩强度为13.73 MPa,比压缩强度达到25.15 MPa/(g.cm-3)。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发泡法,用热塑性聚氨酯(PUR–T)及偶氮二甲酰胺(AC)/Na HCO3,AC/尿素及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Na HCO3,OBSH/尿素复合发泡剂和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出交联型PUR–T发泡材料,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发泡倍数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比较了不同复合发泡剂的发泡效果,探讨了AC/Na HCO3用量配比和TDI用量对PUR–T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发泡倍数和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C/Na HCO3复合发泡剂对PUR–T的发泡效果最佳,泡孔均匀细密且结构最为稳定;当AC和Na HCO3用量均为0.2份、TDI用量为1.2份时,发泡剂的发泡速率和PUR–T的交联速率最匹配,发泡倍数为1.421倍,发泡效果最佳,制得的PUR–T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达11.23 MPa,断裂伸长率达311%。  相似文献   

3.
美国尤尼罗伊尔化学公司(Uniroyal Chemical)已推广一种聚酯树脂发泡剂,它无需加热,又能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这种酰肼砜发泡剂的名称是西朗琴XP-100(Celo-  相似文献   

4.
分别选用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碳酸氢钠(NaHCO_3)及复合发泡剂AC/NaHCO_3制备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分析了它们的泡孔结构,考察了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压缩性能、能量吸收性能及减震性能。结果表明,发泡材料的平均孔径从大到小依次为使用发泡剂AC、AC/NaHCO_3、NaHCO_3及OBSH所制备者。使用发泡剂AC时混炼胶的最大转矩最小,以OBSH为发泡剂时的密度最小而发泡倍率最大。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与孔径呈现正相关性,而扯断伸长率则相反,压缩过程中的线性弹性区域随平均孔径的增大呈现变窄的趋势。当应变一定时,发泡材料的吸能能力随孔径的增大而增强。以AC作发泡剂时发泡材料的动静刚度比最接近1,其减震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邹倩  湛露  蒋涛 《胶体与聚合物》2012,30(4):176-179
采用模压法制备丙烯酸酯橡胶(ACM)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剂品种和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发泡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或偶氮二甲酰胺(AC)制备ACM发泡材料时,最佳用量分别为ACM用量的6%和7%;以复合发泡剂AC/OBSH、AC/碳酸氢钠、OBSH/碳酸氢钠分别制备ACM发泡材料时,最佳使用量分别为ACM用量的7%、7%、6%;当三组复合发泡剂使用量相同时,复合发泡剂AC/OBSH制备的ACM发泡材料发泡倍率最大,微孔孔径较一致,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6.
以二氧化碳(CO2)/酒精/反式-1,3,3,3-四氟丙烷[HFO-1234ze(E)]为组合发泡剂采用二次发泡法制备聚苯乙烯挤出发泡板材。研究了二次发泡的温度和时间对发泡板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发泡可以降低发泡板材的密度10%左右,并且显著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但对其他性能影响不大;CO2/酒精组合发泡剂制备的发泡板材和CO2/酒精/HFO-1234ze(E)3组分组合发泡剂制备的发泡板材表现出类似的二次发泡行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合成树脂行业的发展,国内AC发泡剂的消费量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价格也有所上升,尤其是塑料发泡制品前景看好。AC发泡剂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有机热分解型发泡剂。其发气量大,价格便宜,用途极广,主要应用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饭天然橡胶、氯丁橡胶等化学品的常压或加压发泡,发泡制品无毒、无臭、无污染。现在,世界AC发泡剂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3万吨左右,年产量约为10万吨,主要生产国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韩国。目前,AC发泡剂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在美国,化学发泡剂的年…  相似文献   

8.
一、4B/2B破产t美国: Phthalchem/Cye加mZ,250吨/年 杜邦1,000吨/年(1)日本: 三茱2,500吨/年 Sugai 250吨/年甫朝鲜: Hannam 400吨/年 Choemesa 400吨/年印度:30。吨/年欧洲: Hi亡kson&Welch(英国)4,500吨/年 布国化学(法国)25。吨/年 山遭士(西班牙)2洲吨/年 总计12,1。。吨/年 注:(1)生产能力为1,400吨/年二、3,3,一二妞联笨破产t美国: LOMACZ,500吨/年 UPjohn,,o。心吨/年(1) 日本. Wak盯ama Selk.3,。。o吨/年南朝鲜: HyowPPal,000吨/年 Qloemes.300吨/年 Rifa 100吨/年印度:s0。吨/年歌洲: 游析特(联邦撼国》4,000吨/年 带国…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成本较低且性能优异的聚乳酸(PLA)泡沫材料,采用硬脂酸锌(ZnSt)对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进行改性,改性后AC发泡剂的起始发泡温度从223℃降到187℃,适应PLA的加工。同时采用三丙烯基异氰尿酸酯(TAIC)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PLA交联,得到交联PLA (C-PLA)。通过发泡密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动态流变测试、拉伸性能测试对比研究了C-PLA,C-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发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PLA/PBAT材料的发泡密度随着改性AC发泡剂的增加而减小,随着C-PLA交联度的提高而减小,但未添加PBAT的C-PLA发泡密度变化不大。当改性AC发泡剂质量分数为3%时,添加PBAT (PLA/PBAT=80/20)后,PLA的发泡密度从0.838 g/cm3下降到了0.746 g/cm3,下降了约11%,低交联PLA与高交联PLA的发泡密度分别从0.954 g/cm3,0.884 g/cm3降到了0.828 g/cm...  相似文献   

10.
<正> 肼(H_4N_2)为无色液体,比重1.013,沸点113.5℃。溶于水和乙醇。呈碱性,是一种强还原剂。主要衍生物包括一甲基肼、1,1-二甲基肼、水合肼、肼盐。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一、生产状况和技术 1979年美、英、德、法、日五国具有的肼生产能力为35,240吨/年(见表1)。该能力的1/3采用Raschig洼,其余的2/3是拜耳公司的甲酮连氮法和PCUK公司的过氧化合物法。估计1977~1985年间这几个国家骈的产量增加8~10%,美国可能增加15%。 1.Raschig法这是美国Olin公司的肼合成方法,基本流程见图1。用氢氧化钠稀溶液连续吸收液氯,生成次氯酸钠,吸收过程中,用外循环冷却,以避免次氯酸钠分解,以及生成氯酸盐。次氯酸钠中氢氧化钠过剩量维持很低(<1g/L),以防止结块,提高产率。次氯酸钠大约和过量10倍的氨水在氯氨反应器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偶氮二甲酰胺(AC)、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H)、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NaHCO34种发泡剂的分解特性。发现发泡剂AC与H的分解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发泡剂OBSH的突发性较弱,NaHCO3分解的突发性最弱。发泡助剂可以明显地降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但是对发泡剂分解的突发性影响不大。发泡剂单独使用时以OBSH为最佳;复配使用时,当AC和H以2∶1的质量比使用时,效果最佳。以添加质量比为2∶1的AC和H复配发泡剂A为研究对象时,丁腈橡胶(NBR)发泡制品密度随发泡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当其用量超过12质量份时,密度减小的幅度变小。  相似文献   

12.
(二)煤炭溶剂萃取液化法的研究溶剂萃取液化法是目前在世界上受重视和向工业化发展较快的煤炭液化方法。日本除参加美国6000吨/日SRC—Ⅱ法和250吨/日EDS法的投资外,1974年12月与美国海湾公司签订引进SRC—I工艺技术,于1977年12月在三井焦炭大牟田工厂内建成5吨/日的小型中试厂,并投入运转。日本还积极发展本国的溶剂萃取液化技术。基础研究主要由工业技术院公害资源研究所和东京大学进行,住友金属、电  相似文献   

13.
合成润滑剂     
美国、西欧和日本合成润滑剂的总需求量如下:类型 1977 1982 1987 1977~1987(千吨/年) 平均每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以偶联剂改性碳化硅(SiC)为磨料,环氧发泡树脂为黏结剂,再添加相应的填料以及助剂,制备出发泡树脂砂轮。采用偶联剂对SiC进行表面改性,合成了表面具有绒毛的包裹层的SiC,提高了SiC在树脂中的分散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发泡剂的环氧发泡砂轮的断面形貌,探究了发泡剂的种类以及用量对改性SiC基环氧发泡树脂砂轮的磨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发泡剂制备的发泡砂轮泡孔均匀分布且均为圆形,相邻泡孔间的韧带厚度适中;发泡剂用量对发泡砂轮的磨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使用OBSH为发泡剂时,用量为4%时和10%时,发泡砂轮的磨削性能都不佳。当用量为8%时,发泡砂轮的磨削比、磨耗率都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PP(聚丙烯)为基体材料,分别添加发泡剂母粒、发泡剂和助剂母粒及发泡剂、助剂、成核剂母粒,在二次开模条件下注塑制备微发泡PP复合材料,分析了发泡助剂及成核剂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发泡助剂以后,PP体系的发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助剂和成核剂同时添加,微发泡PP体系的发泡质量最好,泡孔平均直径为26.79μm,泡孔密度达到4.76×106个/cm3。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1981年日本塑料实际产量日本1981年塑料材料总计生产702万4千吨。和1980年的751万8千吨相比(占93.4%)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氯乙烯树脂,由1980年的143万吨降到去年的113万吨(为1980年的79%)、三聚氰胺树脂为12万5千吨(86%)、尿甲醛树脂为50万吨(88.1%)、聚乙烯167万吨(89.8%),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的组合发泡剂对聚苯乙烯(PS)在串联挤出发泡机组中进行连续挤出发泡,探讨了不同含量发泡剂和不同发泡温度对PS发泡行为的影响。通过真密度测定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发泡制品的密度、发泡倍率和泡孔形态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复合发泡剂后,PS发泡制品的泡孔密度明显提高,发泡倍率增加,泡体结构优于单独使用物理发泡剂或化学发泡剂的发泡制品。在发泡温度为120℃,CO2注气量为5 mL/min,化学发泡剂用量为3份,SiO2用量为1份时,样品具有最佳泡孔形态,发泡倍率为18.42,泡孔密度为3.53×106个/cm3。  相似文献   

18.
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发泡剂和增硬树脂对轻质天然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H)和增硬树脂(P1)用量变化对NR密度和拉伸强度等有显著影响。增大发泡剂H和增硬树脂P用量,发泡压力增大,硫化起步提前,最高硫化扭矩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强度和密度均呈线性变化。与单一发泡剂H胶料相比,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H并用胶料硬度、密度、撕裂强度和定伸应力均较高,发泡材料孔径较小;发泡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发泡剂H并用胶料密度最小,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自1963年报道了由一种苯二甲腈异构体与氯在催化剂层进行气相反应制得各种氯化苯二腈的方法以来,由于其生化特性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氯化苯二腈的各种异构体中,四氯间苯二腈的杀菌性能尤为优良。据报道,可适用于蔬菜、果树、茶叶等100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是一种较有希望的新杀菌剂。在日本,其原粉的产量由1969年18吨上升到1975年的4000吨,为日本杀菌剂产量发展最快的品种。美国Diamond Shamrook公司于1973年建成一套4000吨/年的百菌清工厂,1977年又建成了第二套能力为4000~4500吨/年的工厂。国内自1974年以来,先后有不少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活化剂氧化锌(ZnO)、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ABS微孔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C为2份、DCP为0.15份、ZnO为0.2份时,制得的ABS微孔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为1.31×108cells/cm3,平均泡孔尺寸为24μm,比强度达到44.7 N/tex,综合性能最佳,可以满足微孔发泡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