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9种耐药相关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组织中9种多药耐药(MDR)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未经化疗的98例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gp、MRP3、LRP、GST-π、Cycfin D1、Cycfin E、p16^INK4a、p21^WAF1和p27^Kip1共9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除Cyclin D1外,其余8种耐药相关蛋白在HCC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在伴门静脉癌栓H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不伴癌栓组(P〈0.01)。结论HCC的天然耐药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CycfinD1的高表达可能与HCC的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Zhang G  Zhang SJ  Zhao YF  Wu Y  Li Z  Wang JX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7):499-50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phrin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rinA1的mRNA及蛋白在40例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均有EphrinA1 mRNA的表达。RT-PCR分析显示EphrinA1mRNA在肝癌组织(0.5413±0.1527)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0.3895±0.0549,P〈0.05)和正常肝组织(0.3770±0.1055,P〈0.05),而在癌旁肝组织(0.3895±0.0549)和正常肝组织(0.3770±0.1055)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到肝癌组织,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35%(14/40)和62%(25/40),呈递增趋势(x^2=14.762,P〈0.05)。EphrinA1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结论EphrinA1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门静脉癌栓有密切联系,提示其可能在肝癌的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的基因表达情况或变化。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半定量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对45例原发性肝癌(HCC)的癌旁组织进行了生长激素受体(GHR)的检测,以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并随机选择12例RT—PCR阳性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放射性配体法于正常肝组织与45例HCC癌旁组织中检测到单一的GH特异性结合位点(即GHR)。对照组肝组织GHR的RT值为40.2932±3。5667.fmol/mg;protein,Kd为0.6167±0.1007nmol/L。HCC癌旁组织GHR的RT为33.6283±3.6218fmol/mg。protein,Kd值为0.6319±0.1978nmol/L,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CC癌旁GHR的RT降低(P〈0.05).而Kd无显著性改变(P〉0.05)。半定量的RT—PCR法发现GHRmRNA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均为100%。GHRmRNA在正常肝组织与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的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部肝癌癌旁组织在蛋白与mRNA水平均表达GHR,在其受体功能未明的情况下,目前rhGH在肝癌患者中的使用应慎重,以免造成肿瘤的增殖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kip1)和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与人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肝癌组织中p27^kip1、skp2蛋白的表达,并与22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作对比。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肝癌中为46.77%,而癌旁肝组织中为95.45%(P〈0.01)。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肝癌中为32.26%,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为13.64%(P〈0.05)。p27^kip1、skp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27^kip1、skp2蛋白检测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skp2,C-myc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skp2和C—myc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skp2和C—myc蛋白在48例肝细胞肝癌、20例肝硬化患者和1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中skp2的阳性表达率(33.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均为阴性表达)(P=0.008)和正常肝组织(均为阴性表达)(P=0.020)。sk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P〈0.001及P=0.017),但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8),skp2在高分化肝细胞肝癌中无表达。肝细胞癌组织中C—myc蛋白的的阳性表达率为58.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的15%(P=0.001)和正常肝组织(阴性表达)(P〈0.001)。C—myc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组间差异依次为P〈0.001,=0.023及=0.007。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的表达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8,P〈0.001)。结论C—myc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kp2的表达提示预后不良。C—myc可能对skp2的表达起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HCC组织和癌周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3例HCC中PTEN蛋白阳性率(52.8%)和阳性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2.5%)(P〈0.01,P〈0.05);HCC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HCC分化愈差,PTEN蛋白表达愈弱;PTEN蛋白表达还与癌拴形成有关(P〈0.005)。结论:PTEN的异常表达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反映HCC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survivin和cyclin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关性。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HCC组)及20例正常肝组织(正常组)中survivi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示,HCC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6.0%(33/50),显著高于正常组(均为阴性表达)(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癌灶的多发性有关(P=0.019,P=0.030)。 cyclinD1蛋白在HCC组的阳性率为44.0%(22/50),显著高于正常组(均为阴性表达)(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35,P=0.036)。两种蛋白的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01)。两者的过表达均与患者术后<3年生存期有关(P=0.018,P=0.013)。提示survivin与cyclinD1在HC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两者的联合检测对判定原发性HCC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p27kipl和cyclin 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l(p27)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1例肾透明细胞癌及21例正常肾组织石蜡切片中p27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27在正常肾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2.4%、57.1%、20.0%,p27表达与肾癌的分级呈负相关(P<0.01)。Cyclin D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3%(P<0.01)。Cyclin D1在G1、G2、G3肾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8.2%、71.4%、30.0%,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的分级亦呈负相关(P<0.05)。p27和Cyclin D1间在肾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r=0.6。结论 p27和Cyclin D1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提示p27和Cyclin D1有可能作为判别肾癌分化 程度的标志物,并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SSX-1基因mRNA为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25例HCC患者及20例非肝癌患者的外周血进行SSX-1 mRNA检测。用同样方法检测HCC组织、癌旁组织、硬变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SSX1 mRNA的表达。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对RT-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SSX-1 mRNA在HCC组织及其外周血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15/25)和40%(10/25)。癌旁组织、硬变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均未发现该基因的表达。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到的cDNA确为SSX-1基因。SSX-1基因的表达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肝炎病毒感染及短期(半年)复发临床指标无相关性(P〉0.05)。33%(3/9)AFP正常(〈20μg/L)的HCC患者外周血中有SSX-1基因表达。结论SSX-1 mRNA在HCC外周血中高特异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用于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的肝癌细胞,具有辅助定性诊断价值;部分AFP正常(〈20μg/L)HCC患者的外周血中有SSX-1 mRNA的表达,提示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HC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细胞癌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yclin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0%(33/5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组(均为阳性表达)(P<0.001),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肝癌的多发性有关(P=0.019,P=0.030).CyclinD1蛋白在肝癌中的阳性率为44.0%(22/5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组(均为阴性表达)(P<0.001),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35,P=0.036).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01).Survivin和CyclinD1的过表达均与患者术后<3年生存期相关(P=0.018,P=0.013).结论:Survivin与CyclinD1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与CyclinD1对判定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极化调节蛋白aPKC-ι与Cyclin E在肝细胞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aPKC-ι基冈在9例正常肝、43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PKC-ι,Cyclin E蛋白的表达,对所得结果 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aPKC-ι在HCC中的基因表达值为0.844±0.315,明显高于癌旁0.530士0.217及正常肝组织0.372±0.130(P=0.009);aPKC-ι蛋白在HCC、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8.1%(25/43)、23.6%(10/43),分化程度越低、分级越晚表达越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E蛋白在HCC、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65.1%(28/43)、51.6%(22/43),分化程度越低、分级越晚表达越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aPKC-ι蛋白的表达与Cyclin E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KC-ι和Cyclin E在HCC的表达提示其在HCC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在HCC中共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肝癌侵袭转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周期蛋白A与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 A(Cyclin 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p27~(kip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肝细胞癌(HCC)和22例肝硬化(LC)组织中的周期蛋白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的表达。结果 35例HCC中23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2例低表达;22例肝硬化中4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8例低表达,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HCC中周期蛋白 A与p27~(kip1)呈正相关(P<0.05)。结论 周期蛋白A 高表达可能是肝硬化中肝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造成肝癌细胞不断增殖的原因。周期蛋白A高表达与p27~(kip1)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及Westem blot技术检测MIF和Cyclin D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化学合成MIF siRNA,将PLC细胞和HepG2细胞分成对照组、MIF siRNA 50 nmol/L干预组、MIF siRNA 1130 nmol/L干预组,脂质体法转染肝癌细胞PLC和HepG2,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F siRNA干扰后MIF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F和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5±0.13和0.843±0.104;MIF和Cyclin D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癌旁组织的(7.31±1.85)倍和(4.27±1.05)倍,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MIF=15.5,P<0.01;fCyclin D1=87.5,P<0.01).应用小RNA干扰技术转染PLC和HepG2肝癌细胞后MIF mRNA分别下调71.2%±7.2%、87.4%±2.9%、74.3%±8.9%、88.4%±4.6%(FPLC=315.5,P<0.01;FHHepG2=201.2,P<0.01);MIF蛋白分别下调为0.33±0.03、0.11±0.02、0.81±0.08、0.36±0.02,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PLC=43.9,P<0.01;FHepG2:133.4,P<0.01).伴随M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F调Cyclin D1 mRNA分别下调68.2%±3%、78.1%±1.4%、65.8%±4.7%、77.3%±2.6%(FPLC=1569,P<0.01;FHepG2=480.4,P<0.01);Cyclin D1蛋白下调0.28±0.06、0.15±0.03、0.44±0.04、0.13±0.02,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LC=35.5,P<0.01;FHepG2=114.7,P<0.01).结论 MIF和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MIF可能在转录水平调控Cyclin D1的表达,并促使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检测点,继续增值和分化,导致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RUNX3、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RUNX3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2469±0.0708;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7091±0.17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36,P<0.01).(2) RUNX3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3) 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7769±0.1456;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2860±0.1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58,P<0.01).(4) 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5)胰腺癌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与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呈明显相关(r=-0.320,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 表达抑制,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过表达,RUNX3表达抑制或缺失及Cyclin D1过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黄佳  李锟  沈世强  罗和生 《腹部外科》2007,20(2):118-119
目的 探讨p27和p-ERK1/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癌50例、肝硬化15例及正常肝组织10例中p27和p-ERK1/2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42%)明显低于肝硬化(78%)和正常肝组织(9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大小、是否广泛转移等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p-ERK1/2的阳性表达率(36%)显著高于肝硬化(21.5%)和正常肝组织(11.6%),表达与恶性程度、转移等有关;肝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与p-ERK1/2表达呈负相关(rs=-0.4812,P<0.01).结论 p-ERK1/2基因的激活可以影响p27的表达,二者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UCCB)组织中Cyclin D3、Cyelin D1和p27KIP1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0例UCCB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Cyelin D3、Cyelin DI和p27KIP1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yclinD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D3蛋白在UCCB、癌旁黏膜及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00%(16/50)、12.00%(6/50)和6.67%(1/15),在UCCB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黏膜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及1年内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5);Cyelin D3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 D1阳性率为80.00%(40/50),和病理分级及1年内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5);p27KIP1阳性率为46.00%(23/50),和病理分级及1年内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5).p27KIP1蛋白与Cyclin D3蛋白、Cyefin D1蛋白在UCCB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72,P<0.01:r=-0.5417,P<0.01).Cyelin D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30,P(0.05).结论 UCCB组织中Cyclin D3、Cyclin D1和p27KIP1表达明显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UCCB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其配体KiSS-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KiSS-1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CC、癌旁肝组织及远癌肝组织中KiSS-1、KiSS-1R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HCC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及彩色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KiSS-1、MMP-9蛋白在HCC芯片中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KiSS-1 mRNA在HCC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远癌肝组织(P<0.01).在转移组和临床Ⅲ期HCC中,KiSS-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转移及临床分期Ⅰ和Ⅱ期HCC(P<0.01);KiSS-1在肝内转移灶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原发灶(P<0.01).在转移组的HCC中,MMP-9表达量显著高于无转移的HCC(P<0.01).在HCC组织中,KiSS-1和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40,P<0.01).结论 KiSS-1和MMP-9的表达失衡与HCC侵袭转移有关,KiSS-1的缺失表达可作为预测HCC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KiSS-1, KiSS-1R and MMP-9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KiSS-1, KiSS-1R and MMP-9 expression wi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HCC, and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KiSS-1 , KiSS-1R mRNA in 33 HCC samples, 26 non-neoplastic adjacent liver tissue samples and 13 non-neoplastic distant liver tissu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Tissue chips were constructed by modified manual tools, which contained HCC, non-neoplastic adjacent liver tissues, non-neoplastic distant liver tissues, normal liver tissues and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lesions. The expression of KiSS-1 and MMP-9 protein was determined by tissue chip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emi-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in 150 HCC, 137 non-neoplastic adjacent liver tissue, 98 non-neoplastic distant liver tissues, 16 normal liver tissues and 37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lesion sample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RT-PCR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n-neoplastic adjacent liver tissues and the non-neoplastic distant liver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KiSS-1 mRNA in HC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1). The expression of KiSS-1R mRNA did not changed in HCC and non-neoplastic liver tissues (P>0.05). The expression of KiSS-1 protein was lower in HCC with metastasis and in clinical stage Ⅲ than that in those with non-metastasis, and in clinical stages Ⅰ and Ⅱ . It was also higher in the primary than in the metastasis lesions (P<0.01,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MMP-9 was higher in tumors having peplo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an in those with negative peplos invasion and non-metastasis. It was lower in the primary than the metastasis lesions (P<0. 01, respectively).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iSS-1 and MMP-9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HCC(r=- 0.340,P<0.01). Conclusions The imbalance between KiSS-1 and MMP-9 express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capacity of HCC. Loss of KiSS-1 expression might predict an aggressive clinical behavior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metastatic potential in HC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存素 (Surv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3例肝癌组织、2 0例癌旁组织和 11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情况。 结果 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率为 69.8% (3 0 /4 3 ) ,而除 1例癌旁组织外 ,其他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 ;Caspase 3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2 9.4% (18/4 3 )、75 .0 % (15 /2 0 )和 81.8% (9/11)。结论 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 ,并通过抑制Caspase 3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两者可能是肝癌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网络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eriod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HCC组织与其癌旁肝组织及5例正常肝组织中Period1 mRNA与蛋白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CC组织与癌旁肝组织中Period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检测67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石蜡切片中Period1蛋白的表达;分析Period1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HCC组织Perio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癌旁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明显降低(均P<0.05),而两者在癌旁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C组织Period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其癌旁肝组织明显增高(均P<0.05)。HCC组织石蜡切片中Period1阳性表达率为47.8%,而癌旁肝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iod1表达与HCC分化程度、结节数目、有无静脉浸润有关(均P<0.05);Period1阳性表达HCC患者中位复时间与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阳性者(均P<0.05)。 结论:Period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Period1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