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杜巍  李剑 《人民长江》2007,38(5):49-51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南省辉县,地下洞室内主、副厂房等部位混凝土施工期为冬季12月至次年3月,施工期最低日平均温度为-5.7℃.为了防止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通过对混凝土骨料预热、混凝土拌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前基岩与表面加热、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拆模与表面养护等环节中采取保温加热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蒸气加热法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气加热法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种基本方法.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蒸气加热及其基本要求,包括混凝土在蒸气套中加热、结构内部埋管法加热混凝土、施工现场装配式结构件的蒸气加热.  相似文献   

3.
茅坪溪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温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新  胡贻涛  江华 《人民长江》2004,35(11):17-18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采用热工况施工,对原材料进行加热拌和.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摊铺、压实.若拌制时原材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易使沥青老化,降低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反之,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难以压实,导致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防渗性能降低.因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进行温度控制.主要介绍了沥青脱桶的温度控制;骨料干燥加热的温度控制;拌和时间的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摊铺的温度控制;碾压时的温度控制;冬、雨季施工的温度控制;质量检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凝土模贴技术来改善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进行了试验,包括控制混凝土表面气孔气泡和色差的产生、抑制混凝土表面微裂缝、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为寻找一种高效沥青混凝土远红外加热元件。经过多种远红外加热元件分析,选定微晶石英、碳化硅及半导体远红外加热元件、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加热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晶石英远红外沥青混凝土加热器是目前加热沥青混凝土效果最理想的一种加热器。  相似文献   

6.
渠道混凝土衬砌一体化设备施工工法可规范和指导北疆供水工程输水明渠排水改造施工,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本文总结了滑模衬砌机、多功能混凝土置缝机、多功能混凝土表面成型机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一体化设备的成功应用缩短了建设工期,节约了投资,提升了工程建设科技水平,保证了供水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硅粉混凝土表面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质量缺陷,介绍在硅粉混凝土表面覆膜和膜上进行收光,从而有效消除硅粉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同时也能确保硅粉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光洁度.  相似文献   

8.
寒冷地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时,需对基座表面和心墙层面作重点处理。采用牛皮纸作为钢模的隔层,既符合施工要求,又经济实用。使用加热油间接加热沥青,主要是防止明火对沥青造成老化。寒冷地区施工应尽可能减少施工中间环节所用的时间,减少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以新疆喀腊塑克水利工程为例,对北方寒冷地区进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水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人员素质、设备能力、施工方法、温度控制等多方面原因,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蜂窝、麻面、挂帘、裂缝等各类质量缺陷,其中裂缝对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危害极大。混凝土表面裂缝不仅影响外观质量,而且容易诱导深层裂缝,甚至贯穿裂缝,最终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到及早预防与控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备优化设计的原则 混凝土生产设备的选择需以招标文件作为总体设计指导性方案,依据工程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施工强度为基础,使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浇筑高峰期生产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选型方案,减少设备的浪费,保证正常的混凝土生产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