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肿瘤》2017,(3):213-213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2.
《中国肿瘤》2018,(2):85-85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5.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共同努力,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6.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共同努力,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摘录如下: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相似文献   

7.
《肿瘤学杂志》2016,(4):273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共同努力,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肿瘤》2018,(3):213-213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相似文献   

11.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相似文献   

12.
《肿瘤学杂志》2022,(5):F0003-F0003
为加强学术共同体自律,恪守学术出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保障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特郑重发表学术出版道德公约,倡议广大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出版人员共同遵循:一、遵守科研活动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有意夸大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不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科研成果发表后,要及时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经所在单位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  相似文献   

13.
为务实、创新奉献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维护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本刊重申科技工作者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抵制"第三方"代写、代投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违反论文署名规范等问题,加强学术道德弘扬求真自律,树立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4.
王琳辉  秦娟  倪明 《中国肿瘤》2014,23(5):443-446
许多医学工作者认为,医学学术不端行为仅包括抄袭、重复发表、一稿多投、造假等情况,即传统的医学学术不端行为,而将一些可能是学术不端行为(可能是违法或侵权行为)误认为是正当行为,如毕业论文的再发表,进修医生在进修阶段写作的文章发表等。全文通过对具体行为及法理学的分析,并指出对具体的情况如何处理,希望能够指导作者,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四川肿瘤防治》2014,(4):193-193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缩短出版周期,加快学术文献发表速度,提高作者学术成果的认可、传播和利用价值,我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16.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中国科协在2007年1月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规范,规范中将学术不端行为概括为以下7条:1.故意陈述错误,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2.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将他  相似文献   

17.
《肿瘤》2007,27(9):I0001-I0001
致力于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多学科治疗及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等方面尤有建树,先后撰写了3部专业学术论著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将中国的优秀论文推向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的基础上,从经过严格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价而产生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优秀学术论文。利用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单篇论文定量评估,对单篇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影响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价,建设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  相似文献   

19.
罗小宁  张羽  涂福平 《中国肿瘤》2020,29(12):976-984
摘 要:[目的] 了解外审专家对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完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方法] 以《预防医学》杂志外审专家为调查对象,基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和回收问卷,调查6类及其中常见的6种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7类及其中常见的7种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调查外审专家共225人,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38%。其中男性129人,女性53人;年龄以30~60岁为主,占96.63%;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为主,其中正高93人,占51.10%;副高75人,占41.21%;以硕士学历为主,73人,占40.11%;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10人,占60.44%;5年内人均发表论文9篇,最多发表30篇;最近1年审稿少于6篇96人,占52.75%,6~11篇46人,占25.27%,12篇及以上40人,占21.98%。6类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3.68%,6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3.61%;7类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2.31%,7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6.73%。[结论] 外审专家对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认知率较高,但对于具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辨识能力尚需提高;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外审专家辨识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陈钢  夏庆民  姜申 《中国肿瘤》2020,29(12):985-988
摘 要:[目的] 了解外审专家对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完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方法] 以《预防医学》杂志外审专家为调查对象,基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和回收问卷,调查6类及其中常见的6种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7类及其中常见的7种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调查外审专家共225人,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38%。其中男性129人,女性53人;年龄以30~60岁为主,占96.63%;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为主,其中正高93人,占51.10%;副高75人,占41.21%;以硕士学历为主,73人,占40.11%;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10人,占60.44%;5年内人均发表论文9篇,最多发表30篇;最近1年审稿少于6篇96人,占52.75%,6~11篇46人,占25.27%,12篇及以上40人,占21.98%。6类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3.68%,6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3.61%;7类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2.31%,7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6.73%。[结论] 外审专家对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认知率较高,但对于具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辨识能力尚需提高;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外审专家辨识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