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螺情,评价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统计报表,钉螺调查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灭螺采用工程治理和氯硝柳胺药物喷洒方法进行,数据采用11.0版软件处理。结果垸内钉螺面积、易感地带面积,坑塘类钉螺面积和水田类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72.75%、52.75%、99.76%和91.94%。结论垸内综合治理钉螺孳生地成效显著,重点打击易感地带成绩突出,水田改种旱作是控制水田类钉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岳麓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控工作效果,为进一步搞好血吸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人群感染情况、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和防病知识知晓率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粪检阳性率、钉螺检出率明显低于1997年,2007年未检出阳性钉螺,人群2007年临床表现知晓率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均高于1997年. 结论积极实施环境改造、药物灭螺工程以及采取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能大幅度地杀灭钉螺,阻断传播途径,降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安乡县应用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消灭垸内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西北部,全县23个乡(镇、场),血吸虫病流行区占20个。1990年垸内钉螺面积1081.9m2,占全省垸内有螺面积的四分之一。该县垸内农田已形成田园化,灌溉自流化,化肥替代了传统肥料,沟渠的生态环境很适合钉螺孳生与繁殖,钉螺分布形成水...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体中钉螺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水,动水竹片置螺定床,动床置螺和光照之下床置螺试验,观察不同流速,不同深度水体中钉螺的运动(活动)规律。结果表明,钉螺的运动以爬行为主要方式,无论在静水或动水中,钉螺必须依会物体爬行。在静水中有的钉螺爬至水面翻身悬浮,且可借助厣的开合微微摆动,每小时移动距离为1cm;其悬浮水面的时间长短与钉螺级别有关,钉螺在静水和低流速水体中的活动,表现出方无方向选择性,随着流速增加,其方向选择性渐趋明显。  相似文献   

5.
6.
常山县2004年螺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山县地处浙江西部山丘地区,历史钉螺面积3599.13万m^2。全县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防治标准,血防工作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2003年,全县残存钉螺面积分别为4.18万m^2、4.39万m^2、6.94万m^2、12.74万m^2、18.92万m^2、32.12万m^2、22.06万m^2、10.87万m^2。为探讨山丘地区残存钉螺的分布特征及防制对策,现将2004年钉螺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石门湖系安庆皖河水系终端一个小湖泊,面积28km2,(16m高程内)有3条小河自北向南注入湖内,湖下游与皖河末端相汇后与长江相通,湖水直接受长江水位涨落影响和支配,实际是长江自然蓄洪的一片湿地,沿湖区域系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目前仍是血吸虫病防控重点地区。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对策,我们对石门湖钉螺分布资料进行纵向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滩防浪林地带汛期前中后钉螺分布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江陵县李埠镇江滩防浪林带的调查,汛期前,中,后三期的钉螺分布变化较大,在汛期中,在江滩钉螺能运动到防浪林上栖身,分布高度随水升高而增高,解剖发现还有阳性钉螺,阳性率高达6.1%,提示汛期中防浪林带是易感血吸虫病严重区域,时逢汛期应做好当地的宣教和防护工作,预防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在夏水冬陆的季节,适时开展防浪林地带灭螺灭蚴,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衣江中下游血吸虫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分析比较青衣江水系洪雅、丹棱、夹江3县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用解剖压片法镜检钉螺血吸虫尾蚴,用ELISA初筛阳性者再粪检检查疫区人群、用斑点酶标株联快诊法查疫区家属,粪孵查毛蚴。[结果]青衣江水系水质pH6.82~6.90之间,枯水期流速≥0.6~1.2m/s,沿岸土壤pH3.35~6.6。钉螺分布在海拔380~500m,钉螺密度在1.33~11.04只/框之间。感染人群血阳率0.50%~19.45%,粪阳率0.11%~2.36%。耕牛感染血阳率0.48%~3.68%,粪阳率0.88%~15.56%。[结论]青衣江中下游钉螺和病人、病畜分布,主要在支流水库灌溉区,或相邻的岷江水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英德市钉螺复现区域实施综合灭螺后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 收集2019-2020年英德市有螺环境各阶段灭螺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英德市23个有螺环境累计开展药物灭螺189环境次,灭螺面积714340m2,沟渠硬底化14906m,新建沉螺池1座、排水涵洞31座、节制闸5座,土地覆泥平整14001m2,重建塘下陂头l座.累计监测372环境次,三个阶段灭螺后累计查获活钉螺1326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活螺框出现率从灭螺前的16.78%,经第一阶段药物灭螺,第二阶段环境预处理、药物灭螺,第三阶段环境综合整治、药物灭螺后下降至0%;活螺平均密度由灭螺前的3.54只/0.1 m2下降至第三阶段综合整治灭螺后的0.00只/0.1 m2.结论 英德市灭螺效果明显,药物灭螺可以快速降低活螺平均密度,但以环境改造等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钉螺孳生和扩散.由于各有螺环境条件不同、复杂程度各异,环境改造工程维护和药物灭螺等措施仍需持续,以巩固钉螺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宋氏r拟钉螺等位基因酶谱的研究及探讨其传病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宋氏r拟钉螺在传病上的意义,采用微量平面淀粉胶电脉法检测了采自浙江、四川两省的宋氏r拟钉螺、拟钉螺及钉螺共5个螺群的21种等位基因酶谱,并进行数值分类学处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3螺类的亲缘关系。结果共得到24个位点,67个等位基因;宋氏r拟钉螺与钉螺的Nei氏遗传距离(Nei′sD)为0.78;宋氏r拟钉螺与拟钉螺的Nei′sD为1.05;钉螺与拟钉螺的Nei′sD为1.40。显示三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宋氏r拟钉螺与钉螺的关系更密切,提示宋氏r拟钉螺有可能为血吸虫(包括动物血吸虫)的螺类宿主,且不排除有传播并殖吸虫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灭螺前的1977年4月,等距离设查1634框,查出85框456只活螺,最高密度44只/0.11m^2,钉螺面积155465m^2。秋、冬季实施围滩养鱼灭螺工程后,1978 ̄1980年,每年4月调查,未发现活螺。以后转入监测,间隔普查4次,亦未见活螺。灭螺后17年,1995年4月,对现有20万m^2鱼场区域调查1116框,发现21框101只活螺,最高密度32只/0.11m^2。查出钉螺面积179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铜陵县钉螺分布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县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钉螺孳生可疑环境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查螺面积 6743. 9413万m2,有螺面积 3217. 7741万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 13. 43万m2,残存回升 347. 51万m2,占历史累计钉螺面积的 47. 81%。解剖钉螺 161 842只,其中感染性钉螺 437只,活螺平均密度 0. 396只 /框,钉螺感染率 0. 27%,感染螺平均密度 0. 00107只 /框。结论 全县有螺面积与防治初期相比大为下降,但“九五”以后大幅度增加。97%以上的有螺面积分布在江洲湖滩地区,这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宁乡县西冲山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宜昌城区血吸虫病10年监测结果分析湖北省宜昌市卫生防疫站秦长梅宜昌市城区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积33km2,常住人口约60万。从1963年开始,共发现血吸虫病疫区2处。历史有螺面积5.90×105m2,血吸虫病人284人,病牛185头。钉螺分布属...  相似文献   

17.
1987年福建省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以后,每年仅靠卫生厅拨出有限的经费维持监测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血防经费不足尤为突出。为克服困难,巩固血防成果,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监测方案,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把血防监测工作同三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四聚乙醛现场杀灭钉螺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聚乙醛为一种杀灭蜗牛、蛞蝓的新农药。秋季在河滩按10g/m~2药量撒纯粉灭螺,经用药后1、3、5、7、9天观察,死亡率呈直线上升,直至第9天的死亡率达到99.63%,校正死亡率为95.65%,同期实验的五氯酚钠组死亡率为95.65%和校正死亡率为94.20%。与五氯酚钠相比,四聚乙醛具有性能稳定,持效时间长、毒性低,对杂草生长无影响,使用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1990年5~6月进行了一次沮漳河外滩钉螺分布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沮漳河外滩不同环境的分布面积及钉螺分布不同;活螺框出现率及感染螺框出现率以近堤坡的防浪林及草滩为高;易感地带集中分布在距堤坡180m范围内;感染螺框出现率以离堤坡距离愈近愈高。开展沮漳河外滩灭螺,应以垦种改造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20.
放线菌132和218杀钉螺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