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河南省农村居民常见病首诊机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农村居民就诊行为的因素,为完善基层首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进行简单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居民在患常见病时首诊机构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在患"感冒发烧"与"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的就医行为方面存在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不同对"感冒发烧"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5);文化水平不同对"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01)。结论:常见病类型影响了居民的首诊行为,对于"感冒发烧",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对于"感冒发烧以外"的常见病,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倾向于大医院首诊,收入水平并未成为农村居民常见病就医的障碍,首诊制的认知情况并未对农村居民首诊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农村村民患菌痢选择首诊就医医疗机构地理位置的可及性。方法:以调查表的形式入户询问村民患菌痢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原因、距离与交通工具。结果:村民患菌痢80.5%选择首诊医疗机构是“村卫生所”,13.3%选择“乡卫生院”,2.8%选择“县医院”,选择村卫生所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距离近”,选择乡与县医院主要是“有专家”。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首诊机构选择为视角,探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效果评价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潍坊市城乡居民195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居民城乡分组间的倾向指数,按照倾向指数进行组间卡钳匹配,对匹配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倾向指数匹配后,年龄、文化程度、保险类型等协变量达到了均衡;城乡居民对首诊机构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潍坊市城乡居民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意愿相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分析江苏省医院就诊患者的社区首诊及双向转诊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内38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就诊患者的转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疾病较轻时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社区医疗机构的占54.3%,选择省、市级医院的占26.8%,选择区(县)级医院的占17.6%;有过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经历的患者占54.6%,对社区基层医院的满意度为57.6%;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间的上转率和下转率分别为22.6%和6.8%。[结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利用率低,居住地离医疗机构的距离影响着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患者对社区基层医院的满意度不高,上转和下转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趋势变化。方法对2007、2009年两次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2009年为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科室及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变化,分别以综合ICU和铜绿假单胞菌最高;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由2007年的0.35%下降至2009年的0.25%(P=0.011);其他部位感染现患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9.22%降至38.28%(P=0.006),其中预防用药比例由41.14%下降至40.79%,治疗用药比例则相应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联用药比例由63.82%提高至67.38%,多联用药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35.77%提高至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患者角度分析山西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政策的推进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三县为例,利用初级卫生保健质量评价工具成人简短版(PCAT-AE)对患者进行调查,定量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结果:三县中一体化改革进展最久、落实程度最高的A县在核心维度中首诊(利用)(3.21)、连续性(3.02)、协调性(转诊)(3.08)得分最高,同时PCAT-AE总分最高(21.65);一体化改革进展次之的B县在核心维度首诊(利用)(3.02)得分上高于C县(2.52),且总分(20.74)高于C县(2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县中,面向社区这一维度与其他维度相比,得分最低。结论:一体化改革进展越久,落实程度越高,其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越好,应持续深入推进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为推广社区首诊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从长沙市所辖的五个行政区抽取65岁以上老年人6 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医意向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6.34%。其中,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糖尿病是本地区老年人较为常见的慢性病。调查对象中有4 322人(75.3%)患病时首选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1 021人(17.79%)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397人(6.91%)选择私人诊所或自我医疗。不同行政区域、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同住人员的老年人,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沙市老年人社区首诊的就医观念尚未普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转变就医观念、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化的卫生服务是推行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患病时的就诊方式及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广东省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龄在10岁以上的就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医院1000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4份,有效回收率为97.6%。54.4%的医院患者和66.9%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愿意选择社区首诊方式;67.6%的医院患者和6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认为有必要实行社区首诊制度;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常住地区、收入水平和参保形式是影响患者社区首诊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广东省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仍有部分居民对此持反对或观望态度;推广社区首诊制度,仍需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加快培养全科医生人才、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及制度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9例Ⅳ期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探讨如何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方法:对39例Ⅳ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首诊确诊率64.1%(25/39),误诊率35.9%(14/39)。首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和其他科室及外院的误诊率分别为0(0/16)、76.47%(13/17)、16.67%(1/6);首诊时合并生殖系统症状的误诊率11.11%,无合并者误诊率91.67%;首诊距末次妊娠时间1年者误诊率53.33%(8/15),6月~1年者误诊率8.18%(2/11),6月者误诊率0。39例患者总完全缓解率为76.92%(30/39),首诊确诊者完全缓解率88%(22/25),首诊误诊者完全缓解率57.14%(8/14);确诊时血β-HCG值≤105 mIU/ml者的完全缓解率为100%,105 mlU/ml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5.38%(17/26);以上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滋养细胞肿瘤的首诊误诊率高与其症状无特异性和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有关且影响预后,应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9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人群特征、异物特征和首诊诊断正确率,为预防儿童支气管异物的发生,提高支气管异物的早期诊治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9月在湖北省某医院就诊的209例应用支气管镜术明确诊断并治疗的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人群特征、异物种类、异物嵌顿位置、首次手术成功率及首诊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异物患儿中以1~2岁患儿占比最多(61.72%),其次是2~3岁患儿(15.79%)。男性患儿138例,女性患儿71例,男女比例1.94∶1.00。儿童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波动,春季(3~5月)和冬季(12~2月)要明显多于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其中发生在春季65例(31.10%),冬季61例(29.19%)。支气管异物共有6种,其中花生所占比例最高(62.20%)。嵌顿于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的患儿首次支气管镜术成功率分别为94.6%和9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首诊诊断正确率为69.0%,高于外院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支气管异物的好发年龄和常见异物种类,制定出预防支气管异物发生的干预策略,进而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以降低支气管异物发生率;对于怀疑为支气管异物的患儿,相关医院可考虑转诊至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术的医院进行早期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珠海市非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患者的基层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珠海三个行政区共抽取3 212例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对纳入的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居民的基本情况,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医保类型、慢性病情况等。(2)居民首诊意愿,不接受首诊的原因;对其中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314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非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率和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珠海市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的基层首诊意愿达76.43%;慢性病病种顺序前五名主要是骨质增生、慢性消化道疾病、痛风病、高血脂及鼻炎;愿意进行基层首诊的患者共240人,愿意基层首诊的原因主要有:医疗机构就近及方便、价格不贵、病情轻、医保报销比例较大,人较少。而不愿到基层首诊患者的原因有医疗条件差、诊疗水平低、没有所需要的药物、习惯到大医院就诊等;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为离家最近医疗机构、是否知晓家附近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满足患者基层诊疗需求、对整体服务水平是否满意、诊疗费用与上级医院差别的群体之间的基层首诊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是否知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满足基本诊疗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诊疗费用差别是影响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不知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机构(OR=0.043,95%CI:0.008~0.220,P=0.000)、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满足基本诊疗需求(OR=0.157,95%CI:0.086~0.286,P=0.006)、基层卫生机构费用与上级医院无差别(OR=0.418,95%CI:0.225~0.774,P=0.000)导致患者基层首诊意愿下降。结论珠海市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的首诊意愿较高。是否知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满足基本诊疗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诊疗费用差别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该地区存在的问题,应多管齐下,从政府、医保、基层机构三方面出发,通过合理政策的引导,推进基层首诊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5岁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及易感因素。方法抽取张家港市23所幼儿园的872名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张家港市5岁儿童龋患率为70.53%,龋均为3.11,龋失补充填率为2.92%;男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其次为下颌的乳磨牙,不同牙位乳牙龋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父母口腔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张家港市5岁儿童的龋患率较高,需早期开展预防工作;加强对父母口腔知识的宣传、刷牙指导,限制糖的摄入频率及避免不当进食方式对预防乳牙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服务能力和需求情况,探究其共有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样本地区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获得妇产科服务能力和需求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县两级机构妇产科在年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手术人次数、实有床位数、人员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级机构妇产科在人员职称、学历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实有床位数与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9;两级机构妇产科床位数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预算需增设比例分别为34.3%和5.0%。结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区域妇幼卫生规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无锡地区婴幼儿患龋情况,为无锡地区保健机构进行低龄儿童龋预防干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12月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口腔保健科体检的1114名12~36月龄婴幼儿患龋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14名12~36月龄婴幼儿的患龋率为11.5%,平均龋均为0.4063。最小患龋年龄为12月龄,患龋情况与年龄相关,24月龄后幼儿的患龋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龋程度更为严重,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累计牙位存在差异,乳前牙患龋率明显高于乳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61患龋率最高,分别为22.11%和21.78%。结论婴幼儿龋齿预防需将窗口期提前,预防乳前牙龋齿发生是降低婴幼儿患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已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家庭健康调查表中数据,采用2周患病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其他慢性病患病率反映卫生服务需求情况,采用2周就诊率、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医疗费用及就诊和住院机构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签约居民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签约居民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在首诊机构和住院机构的选择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签约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更高,同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也更高;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去基层就诊;签约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尚未体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制定甘肃省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选取甘肃省60所医疗机构对其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专职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配备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床位配比不足各占92.16%和100%、70.59%和100%、47.06%和66.67%;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年龄构成、专业及学历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级医疗机构无出省培训机会占72.56%,三级医疗机构只有科室负责人有出省培训机会占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分别占3.92%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监测分别为76.47%和100%,采用信息化监控手段分别为19.61%和11.11%;基础感控措施落实方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三级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组织相关机构设置较合理,二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需要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仍不足,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中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医师严重不足,医院感染监测基本停留于手工阶段,信息化管理滞后,难以将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深层次拓展的循证感控和精准感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女性血栓前状态、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黄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ERS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于妊娠前3个月使用中药保胎方,用药至妊娠12周后停用。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妊娠后继续服药至临产或流产、早产。首诊时和妊娠12周,采集患者静脉血5ml,检测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清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 CG)水平,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首诊时,两组TT和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12周,两组TT水平均显著上升,D-D水平显著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时,两组血清孕酮和β-h 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2周,两组血清孕酮和β-h CG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89.74%和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明有助于缓解ERSA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提高血清激素水平,从而提高活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VSD用于骨科创伤感染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患染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VSD对骨科创伤感染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使患者愈合以及住院的时间得以缩短,换药次数也得以减少,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感染后出现并发症情况也显著减少,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湖市城乡12岁儿童恒牙患龋相关因素及患龋状况,为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口腔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在全市城乡抽取1 030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1 030名儿童患龋率为56.02%,龋均为1.30。男女患龋率分别为47.67%和64.5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P0.05)。龋病充填率为7.47%,残冠残根率为7.77%。爱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分别为59.05%和59.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嗜好的患龋率为45.63%,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湖市12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喜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某院2011年与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6月20-23日、2012年5月21-23日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两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与2012年共调查住院患者987例,实查率分别为99.60%(495/497)、100.00%(492/492);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42%、 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41%和2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1)。2011年以治疗为目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05%,2012年升至83.33%(χ2=29.108,P<0.01);病原学送检率明显增加,2011年为56.49%,2012年为7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1)。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控制效果;减少预防用药,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