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效率刻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原理,探索了最佳蚀刻条件,刻度了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效率,测量了信号膜厚度和蚀刻厚度变化的修正因子.两种修正因子的测量和效率的刻度使得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能够用于绝对裂变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固体径迹法测量水泥反射体中~(252)Cf中子源反射中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水泥反射体中~(252)Cf中子源反射中子测量实验原理。测量了无反射体、有反射体、本底三种状态下中子引发~(235)U产生的裂变率。并根据裂变率得到实验模型下水泥反射体对中子的反射系数。比较了不同中子源相同实验模型水泥反射体对中子的反射系数,对反射系数随角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固体径迹探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最佳蚀刻条件,得到火花放电计数随信号膜质量厚度及蚀刻厚度变化趋势。标定了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效率,发展了固体径迹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固体径迹火花计数器的研制,结合已有火花计数器的特点对火花计数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设计实验对火花计数器的部分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验得出了影响火花计数器性能因素,找到了该火花计数器能够较准确计数的最佳工作条件。使得本火花计数器能够较准确地读出聚酯膜固体径迹探测器上的径迹信息,更好地应用于氡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火花计数器     
本文描述了可对固体径迹探测器的径迹自动计数的火花计数器,并对火花计数器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对镀铝膜电极铝层厚度的影响作了研究,找出了获得较好的坪特性和最佳工作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5种固体径迹氡探测器的相对误差、探测下限和探测效率等性能作比较测试后,推荐出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探测器。改进了火花计数器的成形电路,并对计数器中心电极尺寸、重物等予以研究。改进后的火花计数器的径迹密度测量上限经“重孔”校正后,对直径为21、16和11mm的中心电极分别为4000、4600和5000/cm~2。  相似文献   

6.
火花计数器是一种自动计数的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这种方法计数快,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解脱繁重的目视测量。与垂直入射的裂片径迹相比,以2π立体角入射的裂片径迹火花计数技术有其自身特点。裂片以2π立体角射入薄膜,在一定蚀刻条件下,膜上蚀成的孔洞径迹,只是记录径迹的一部分。显然,膜越薄,灵敏度越高;蚀刻时间越长,孔洞径迹占的比例越大,火花计数也越多。我们取火花计数与膜上被蚀刻出的总径迹数之比为火花计数效率。同一片蚀刻过的膜,多次进行火花计数,其脉冲数不完全相同。若多  相似文献   

7.
陈凌  刘书田  廖海涛 《核技术》2002,25(7):568-572
介绍了固体径迹和火花计数器技术在热粒子定位中的应用,测定了6种滤膜的最大流量,流阻及流量变化,并在某工号进行了模拟粒子取样,火花放放电图像可以大面积,清晰地展现出热粒子在滤膜上的位置。利用固体径迹技术对放射源均匀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推荐流程制备的钚(α)标准源,其均匀性比前苏联制备的同类标准源优越(前者U在10%-18%,而后者在33%-47%)。  相似文献   

8.
固体核径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士伦 《核技术》1996,19(10):581-584
介绍最近几年固体核径迹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径迹形成机制和探测方法研究固体核径迹在核物理、高能和相对论重离子核反应,原子物理、空间科学、宇宙射线探测、地学、测氡和核孔膜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火花计数器是用于固体径迹探测器的一种自动计数装置。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计数迅速,因此,在中子剂量和通量测量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宏观放电现象,因而不适用于径迹密度很大的情况,同时计数的重复性较差,本文介绍一种实现了火花放电自锁控制的火花计数器。由于放电是在自锁线路控制下有秩序地进行,明显地减少了多次放电和杂散放电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火花计数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
聚酯膜固体径迹探测器的最佳蚀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超  过惠平  徐智林  张磊 《核技术》2011,(11):806-809
为研究12 μm厚聚酯膜固体径迹探测器的最佳蚀刻条件,方便固体径迹火化计数器的性能研究,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厚度为12μm的聚酯膜蚀刻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2 μm厚聚脂膜的最佳蚀刻条件;温度60C,浓度6mol/L的KOH溶液,蚀刻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1.
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用于中子学参数实验中裂变率的测量时,其关键部件转换靶是贫化铀和浓缩铀镀片,该镀片用电镀法制备.介绍了电镀片的制作工艺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描述了研制的裂变径迹火花自动计数与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应用该系统对某些天然水样的铀含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与显微镜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are described on spark counting of tracks directly induced by fast neutrons in the cellulose nitrate detector, LR-115 (Type H). The spark counting for the detector irradiated by neutrons from an Am-Be source was performed under different etching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sample setting in the spark counter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spark counts vs. neutron fluence was determined, and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or treated by the method was obtained to be 3 × 107 for the fluence between 1 × 107 and 2×109 n/cm2 in the most adequate condition.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is method was estimated to be 13%.  相似文献   

15.
CSR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掺杂剂选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德聆  马国才 《核技术》1991,14(7):391-393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5 MeV·u~(-1) ~(86)Kr~(26+)离子辐照厚度为12μm和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注量分别为1×10~6 ions·cm~(-2)和5×107 ions·cm~(-2)。将辐照后的PET薄膜浸入5 mol·L~(-1)、60oC的NaOH溶液蚀刻,制得不同孔径的核孔膜样品。分析了测厚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和泡点法三种孔径测量法的优劣,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孔径小于1μm的纳米孔径核孔膜,适合利用泡点分析法测量有效截留孔径,测量误差小于5%;对于孔径大于3μm的微米孔径或直筒孔核孔膜,优先选择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测量表面孔径,测量误差小于10%。制备孔径为2μm和450 nm的核孔膜样品,用其进行黄河水过滤,探究过滤效果。进一步证明微米孔径核孔膜去除水样中一般颗粒物有明显效果(微粒数目平均减少99.12%),450 nm孔径或更小孔径的核孔膜可绝大部分清除水样中的细菌(微粒数目减少99.90%)。实验结果对今后核孔膜孔径的测量和定标及水质净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核乳胶质子径迹人工判读的缺点,研究了一种计算机辅助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中,对由显微镜系统获取的核乳胶图像序列依次经组合式滤波器滤波、多阈值二值化、径迹点筛选、径迹点去冗余处理后识别出图像序列中的径迹点,经径迹重建从获取的径迹点中重建出反冲质子径迹。利用该方法从经14.9 MeV中子束辐照的核乳胶中提取出反冲质子径迹,并将提取的径迹与人工判读方法提取的径迹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将为核乳胶质子径迹自动判读系统的开发和核乳胶应用于脉冲中子束能谱测量实验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